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1/ 08 09:07:58
来源:新华网

强晓玲:七一盛典 我在天安门偶遇一个人

字体:

  2021年7月1日凌晨在参加天安门广场百年庆典报道中

  7月1日清晨6点30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潮中,我竟然对视到一个熟悉的眼神。

  “路老师!”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一位鬓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她翻看我胸前的记者证,激动地看着我——“强,小强,是你呀!”

  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她晃着我的胳膊说:“是你们的报道,让我来到天安门,来参加党的百年庆典,太幸福了!”

  眼前这位一口京腔又夹杂着陕北口音的长者,是77岁的路生梅。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她光荣成为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

  53年前,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只身来到陕北佳县从医。那时的佳县落后、荒僻。看到这里的百姓缺医少药,年轻的路生梅医生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3年来,这位来自北京的大夫,扎根黄土地,巡诊走遍佳县的每一个角落,为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建起了第一个正规儿科。退休后又自愿“超期服役”,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健康。

  路生梅守望初心从青丝到白头,深深打动了我。

  今年春节前,我们来到佳县,来到这个最早唱响“东方红太阳升”的地方。

  在路生梅生活的窑洞里,墙上是24岁离开北京时的路生梅,梳着大辫子,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扑闪着青春。

  采访中,我们得知,在首都医科大学63级173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毕业生中,路生梅是唯一坚守到底的。

  我们问她,“难道就不想回北京,去大医院发展吗?”

  路生梅叹气之后又咯咯的笑了。其实,多次返京的机会也曾让她动心。但面对“离开”与“留下”,她总是选择了后者。

  路生梅说,“佳县实在太缺医生了!佳县百姓对我太好了!我怎能离得开、抛得下?”

  采访中,她说,“真的不愿意接受采访了,太耽误我看病。”她退休后义务接诊患者已经超过10万人次,怎不惜时如金!

  同行的老摄影记者逗她说,“我们新华社的报道总书记会看到,会邀请你上北京!”或许,这句话打动了路生梅。在广场上,我俩拥抱的那一刻,她连着说了好几遍“你们说的是真的!”

  今年2月28日,我们采写的报道《黄土梅香半世芳》播发后,路生梅的“三牛”精神感动中国。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自称“佳县人”的路生梅说,天安门广场是她儿时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时候家住后海的她,曾在这里参加过多次大型庆典活动。在党的百年庆典,路生梅重返广场,脸上虽写满皱纹,心中却涌动风华。

  说实话,在当天的天安门广场,在7万人中,居然能偶遇自己的采访对象,仿佛梦境一般。来到天安门受表彰,路生梅是幸福的;在广场见证、报道盛世盛典的新华人,我也是幸福的。幸福之外,我更有一种感觉:这次小概率偶遇,仿佛在对自己说: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要真正践行“四力”,为党站岗放哨,付出再多辛劳,收获的也必定是幸福。

采访“国家形象设计师”周令钊

  这些年,我参与采写了不少人物报道,其中有临近退休之年辞京官重返西藏创办“牦牛博物馆”的“老牦牛”吴雨初,有被誉为新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百岁老人周令钊,有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到职业翻译家的戴大洪,有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河南大学“三不教师”常萍,有武汉疫情期间,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感动亿万观众的医生胡明……每一次讲述他们的故事,如同把他们共有的光芒传递出去,来照亮更多的人,汇聚起“成风化人”的强光。

  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幸运地从事着幸福的职业,幸福的职业也常带着“泪水”。

  2018年4月,我采写《柳青扎根皇甫村的14年》,就“写到哭”。

  在报道中,病重的柳青对来看望他的皇甫村老乡说:“假如我死了,你们一定想办法跟皇甫村的乡亲们把我拉回皇甫,埋在神禾原上。有办法了,就给我买个枋(棺木);没办法了,就用我盖的这条被子把我卷了埋了。”敲下那个句号,我泪流满面……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情地谈到了柳青,赞扬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创作精神。写柳青,也让自己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因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永远的座右铭。

  2021年7月1日凌晨在参加天安门广场百年庆典报道中

  7月1日的那个早晨,与路生梅匆匆一别。但广场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与路生梅苍老却幸福的表情,交织在一起,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尽管一夜无眠,从广场回到总社,我们没有睡意只有激情,继续补充采访,一气呵成,写成了现场报道《放歌天安门,颂唱共产党》。这篇报道,写出了广场内外,每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从心底飞出的歌——

  他们,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是观礼台上“优秀共产党员”路生梅,是躺在病床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是“重走长征路的新闻记者”罗开富,是贵州石阡的“新华社驻村干部”李本源……

  这些共产党员,都来自新华社、来自我们的报道。因为他们,让我们遇见美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所以,我深深地感恩伟大的党,感恩新时代,深深地感恩新华,感恩我的工作。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等原创内容的主力编辑之一。 她长期扎根一线,撰写长篇特稿上百篇,其中《人生第一次,我不在热爱海》《保家卫国笔为枪——抗美援朝中的新华社记者》《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新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师”百岁老人周令钊》《“半条被子”的故事和一名记者的“重走长征路”》等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及其他省部级奖励奖。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宙超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66121143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