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3/ 07 19:03:28
来源:新华网

迅速反应、专业处置 中国医生守护冬残奥赛场

字体: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邰思聪)在5日进行的一场残奥冰球项目比赛中发生了令人揪心的一幕:捷克队员拉德克·泽林卡在撞击中伤到左手,手套被割破,出血严重,急需救治。当这名队员下场接受队医检查后,立即被送到场边医疗站接受检查和处理。

  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捷克选手。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相比于冬奥会冰球项目,残奥冰球项目运动员滑行和击球都需要用到双手和手臂,手部也更容易受伤。”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医疗经理支德源告诉记者,由于运动员都坐在冰橇上,依靠双手双臂滑动和击球,手部属于外展在冰橇之外的身体部位,容易在冲撞时造成损伤。同时,由于手部神经和肌腱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专业,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手指功能,缩短运动生命。

  在场地旁边的医疗站进行紧急包扎处理后,拉德克·泽林卡在队医以及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国家体育馆内的运动员医疗站,进行进一步处理。“当时这名运动员创伤面积非常大,在虎口和大拇指附近有一条接近4厘米的撕裂伤,而且大拇指在五个手指中是手部功能最重要的一个,所以捷克队医也表现得非常谨慎。”当时处理该运动员伤情的备勤医生、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白晓冬回忆说,因为考虑到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对运动员的手造成不可逆的二次损伤,所以同捷克队医商议后,最终决定由他负责缝合伤口,捷克队医进行辅助。

  白晓冬医生(右二)为捷克运动员缝合伤口。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经过20分钟的初步缝合治疗后,该名队员被送往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初步显示其大拇指功能未受显著影响。支德源表示,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伤情,达到恢复效果,这与在冬奥会向冬残奥会转换期时医疗团队提前针对残奥冰球项目特点做好的预案关系密切。

  “我们根据分析残奥冰球项目运动员受伤特点,‘量身定制’了我们医疗团队专业医师的配比,配备了更多的急诊外科以及创伤外科医生。”支德源告诉记者,派驻国家体育馆医疗团队的医护人员共计103人,比冬奥会赛时人数还要多。这些医生经验丰富,有近一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为场馆医疗服务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在场馆内守候的医护人员。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同时,在运动员训练赛、正式比赛期间,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在场馆内守候,以防出现紧急状况需要处理。作为观众、志愿者们口中的“大白”,医生们不但要长时间穿戴防护服,还要在身着防护服的情况下精准操作设备,处置伤情,这也再次考验了医生们的技术和意志,但能亲身参与家门口的盛会,他们大都忘记了辛苦。

  “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救治伤员是我们的天职,能够在家门口为中外运动员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不仅让我们心生自豪,也向各国运动员展示了我们中国医生的能力。”白晓冬说。

  编辑:刘阳、吴博文、周欣、张镛琦(实习)

【纠错】 【责任编辑:朱旭彤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59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