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行记|昔日“沙窝窝” 今朝“金窝窝”-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5 18:43:28
来源:新华网

“三北”行记|昔日“沙窝窝” 今朝“金窝窝”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5日电 “我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路,漫漫黄沙,反射的阳光非常刺眼。”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站在刘拐沙头的高地上,向记者回忆道。如今,这里不仅通上了公路,还生长着连片的梭梭树、柠条和花棒。

  磴口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西部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占县域总面积的77%,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刘拐沙头是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握手”的风沙口,过去这里植被稀少,大量黄沙直接倾入黄河,造成河床逐年抬高。

  5月30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刘拐沙头,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握手”。新华社记者 任彦逸 摄

  2008年,磴口县开始实施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种植梭梭树等耐寒灌木,打造了长约7公里、宽约3公里的灌木防风固沙林3.1万亩。

  沙漠治理是件久久为功的事。何文强介绍,沙漠中种植的树苗常被旋风连根拔起,所以需要补种。对于退化林,则需要进行修复,剪除老化的枝叶并为“伤口”涂上修复剂或油漆,帮助其“愈合”。

  “这一片草方格是今年3月份新铺的,有些方格里的树苗已经发了芽。”何文强边说边用手指向梭梭树苗,“今年我们与阿拉善盟一同开展刘拐沙头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生态治理,治理区面积达10.35万亩。”据测算,目前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已从过去的7700万吨减少至370万吨左右。

  多年来,磴口县各族干部群众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路径新举措,因地制宜让沙漠焕发新活力。

  深入沙漠腹地,记者来到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各色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或运送光伏立柱,或将立柱打入沙漠之中。在施工现场隔壁,是已于去年年底并网发电的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

  这是5月28日拍摄的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一角。新华社记者 任彦逸 摄

  施工现场负责人张文正介绍,项目按照“光伏+生态治理”的模式,除了搭建光伏设备外,还在光伏板下铺设草方格、种植梭梭树苗,努力提升项目的生态效益。“我们还扩大了光伏板的间距和高度,为板下植被生长留足空间。”张文正说。

  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全容量并网投运后,年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6.5亿千瓦时,年均产值可达4.67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72.1万吨,节约标准煤67.27万吨,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建设期内带动4000多人就业。

  张文正介绍,待树苗栽植成活后,板下将会进行肉苁蓉接种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发电量更大,占地面积也更大,效益也会更加显著。

  肉苁蓉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当地已经有例可循。记者来到磴口县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平坦的沙漠一望无际,上面生长着连片的梭梭树,下面埋着肉苁蓉。

  5月27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工人在挖掘肉苁蓉。新华社记者 任彦逸 摄

  肉苁蓉也被称为“沙漠人参”,是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等,适宜生长在沙漠环境,既是中药材,也可以食用。

  起初,基地在种植梭梭时发现维护成本很高,如果能找到一种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方法,那么防沙固沙工作的可持续性就能大大提高。

  肉苁蓉便是基地找到的答案。“经过多年发展,基地不仅形成了从种植、加工、研发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还探索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一种治沙模式。”基地负责人魏均说。目前,基地通过产业治沙的方式,治理沙漠面积近2.58万亩,年产值近1亿元,带动了许多当地老百姓参与其中,实现共同富裕。

  “我现在一个月能挣7000多元。”工人杨女士说,她退休后来这里工作,收入增加了,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现在我们还种上了四翅滨藜,也能防风固沙,肉苁蓉的品质也会更好。”魏均说,基地治沙富民的实践将继续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助力。(记者:任彦逸、刘岚涛、王雪冰、赵泽辉)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