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3/ 10 13:32: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评:一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

字体:

  “新征程 再出发”系列网评之十八:

  宋 燕

  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两高”报告,交出了过去一年“两高”工作的“成绩单”。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反腐败斗争,从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到护航金融安全……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字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亮点。

  每年“两高”报告都会“点名”一些备受社会关注、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今年也不例外。这些案件或标记了我国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或彰显了我们党对腐败犯罪严惩不贷的决心,或反映了司法机关对人格权保护的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的不断加码,等等。它们是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窗口,传递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理念,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

  以案明法、以案示法。“两高”报告中提到的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生动的明法、示法教材。孙小果再审案、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案、张玉环故意杀人案再审、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网民“辣笔小球”诋毁5名戍边英雄官兵案,等等,用这些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具体可感、体现法治精神的案件说话,能够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切身感受到法律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不断推进的法治建设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鲜活生动的案件可以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树立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更加清晰地界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明确自身行为界限,从而起到预防违法犯罪、减少矛盾纠纷的效果,彰显司法力量与法律温度。

  法治建设为人人,也离不开人人参与。面对摆在眼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各级司法部门要坚守司法为民初心,真正做到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创新普法手段、善于用案件说话上好“法治课”,倡导人人争做法治中国好公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力量捍卫国家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延伸阅读:

  【专家漫评】刘元春解读为什么是“6%以上”

  新华网评:别让分数蒙蔽了教育的真谛

  【专家漫评】辛鸣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个鲜明特点

  学习网评:“高”出好山好水好生活

  【100秒漫谈斯理】如期!如期!如期!

  学习网评:捧着一颗“心”投身教育事业

  新华网评:生命定格 精神永驻

  新华网评:以高质量发展“开好头”

  学习网评: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发展繁荣

  新华网评:读懂“如期”背后的中国之治

  新华网评: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

  新华网评:读懂“小目标”中的“大期待”!

  新华网评:了不起的中国 了不起的中国人

  新华网评:新征程上书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新华网评:“救命神器”有了,你会用吗?

  新华网评:护“你”更有力

  新华网评:在历史交汇点上凝聚奋进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1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