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5/ 10 17:31: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评:“4点半妈妈”做的是好事,面对的却是糟心事

字体:

海报设计:王晨曦

  马若虎

  这两天,关于“4点半妈妈”的报道感动着许多网友,引起了热烈讨论。这些“4点半妈妈”,是沈阳某社区的志愿者。她们自发组成服务团队,负责替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接孩子,当地小学大多4点半放学,她们也因此得名。

  “致敬”“用实际行动传递爱”“这样的‘妈妈’谁不喜欢”……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纷纷表达对“4点半妈妈”的赞美之情。舆论为何好评如潮?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热心赢得同理心。由于孩子放学早,家长无法接孩子成了一个社会性难题,“4点半妈妈”帮部分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自然引发广泛共鸣。二是坚持的力量。“4点半妈妈”11年如一日,接孩子放学从未间断,当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入学、毕业,她们总是有满满的成就感。这份坚持和朴实的心愿让人敬佩。三是爱心的接力。11年来,服务团队从一开始的4人发展到了45人,周边很多学校的老师也加入进来,还免费办起了围棋班、书法班等第二课堂。这些凡人善举、无私奉献,汇聚成了一股股爱心暖流,帮助着人也感染着人。

  当然,“4点半妈妈”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感动,感动背后的问题更是击中了社会的痛点。在很多地方,幼儿园、小学的放学时间都要比孩子家长的下班时间早,有的是4点半,有的是3点半。因为时间不一致而接不了孩子成了大多数家长的困扰。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呼吁推动解决这一问题,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举措、做出了努力,但问题依然棘手。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必须进一步盘活社会资源,厘清各方的责任权利边界,加大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的力度,让上班族不再为接娃发愁。

  “4点半妈妈”做的是好事,面对的却是糟心事。人们关注这件好事,更希望背后的糟心事早点解决。

【纠错】 【责任编辑:董璐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42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