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1/ 16 17:33: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群众“指尖问政”,为民“线下构图”

字体:

  “只要动动手指,用手机在网上提出诉求、上传图片,事情很快就得到解决。”10月26日,当看到自己发出的问政帖很快得到回应,村民杨元布由衷点赞。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通过网络问政融媒体平台,直面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人民网)

  民有所呼,政之所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作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服务员”,只有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干部“烹饪”之后,才能上好群众想要的“菜肴”。群众的呼声在哪里,政务服务活动就要“送上门”,构建“群众说事,干部解题”的机制,才能让办事针对性强,精准度高,从而能够实现高质量政务服务的期待。

  送上“一图清”,群众“少跑路”。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探索最多“跑一次”的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新时代政务服务,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办什么、怎么办,将服务事项梳理成“清单”,通过一个个的“行程图”,让群众清楚办事情的程序和手续,给群众宣传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群众自然就少跑一些“冤枉路”,少吃一些“闭门羹”。

  群众“动动手”,组织来“接单”。从群众“少跑腿”,到数据“多跑路”,让群众能够享受到大数据的红利;构建网络民意“直通车”平台,让群众结合送上门的“一图清”,将想办的事情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等平台将事情办好,“不用出门跑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而对于一些咨询、问政、建议等,要通过网络问政“聚宝盆”,将群众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梳理清楚,通过组织的“中转站”交办给“大后方”的部门,然后向干部“派单”落实。

  梳理“民生账”,织出“幸福图”。群众点了“菜”,干部就要“下厨”,带着政策“工具库”,依托组织“大后方”,下沉到群众身边去。设置便民“帮办代办点”,建起民生志愿“服务队”,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办事难的民生堵点,与群众一起“鞍前马后”找一找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带着产业政策、贴息贷款、创业培训等,与群众一起建起“后花园”,进而发展“果盘子”“菜篮子”“米袋子”,织密民生“幸福线”。(白平)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806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