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2 07/ 13 17:26:43
来源:新华网

7年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守护祖国绿水青山

字体:

  董 璐

  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完成督察反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引起广泛关注。

  我国自2015年建立实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并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第二轮督察从2019年启动,至2022年6月督察任务全面完成。

  通过7年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这把督察“利剑”不仅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推动一批影响重大、久拖不决的难题得到破解,也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守护祖国绿水青山。

  游客在山东邹平县韩店镇禾和湿地公园内赏花游玩,该湿地公园是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水源建设而成的(2016年7月26日摄)。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就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

  督察“第一剑”,就剑指河北。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大约两年时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分四批,陆续进驻相关省份,“环保风暴”推向全国。2018年起,又对其中20个省份进行了督察“回头看”。2019年7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首次对国务院2个部门开展督察试点。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奔着问题去,着力啃“硬骨头”、消除“老大难”,释放出敢于较真碰硬的信号,在推进具体环境问题整改的同时,也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第一轮督察在边督边改中问责1.8万人。以第一批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的情况为例,移交案件的问责情况显示,130名厅级领导干部被问责,其中有24名正厅级干部。

  这是2019年7月26日拍摄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对到目前为止已公开的262个典型案例分析显示,涉及环境污染、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的占48.5%;涉及生态破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占33.2%;涉及弄虚作假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占18.3%。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一场场对各地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检查中,逐步找到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的“病根”,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推动不少地方快步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比如,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直接推动解决8万余个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涉及垃圾、恶臭、油烟、噪声、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污染等。

  市民在福州市一处水域景观旁休闲(2019年3月30日摄)

  7年来,两轮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件28.7万件,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5万件。环保督察不断见证着各地的变化,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改善,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不少人表示,督察组入驻后,家周边脏乱差情况少了,出行不再尘土飞扬,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群众为环保督察点赞,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督察范围和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首次把中央企业纳入督察范围。第二轮第二批督察,首次把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范围。遥感卫星、无人机、天眼监控、无人船、大数据分析等,都在分析、梳理、发现问题线索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2021年4月25日拍摄的漓江广西阳朔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也引领中国朝着绿色发展转型。随着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开展中央环保督察等一系列举措的不断推进、走深走实,我们的美好生活将在绿水青山之间延伸,“行路青山外,游走绿水间”不再是梦想。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2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