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体现得最为直观。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陈克龙说,2023年,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14%;实现工业增加值9.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3%。178家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连日来,记者走进多地开发区、高新区,感受涌动着“新”潮澎湃的生产活力。
图为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
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一排排机柜上的服务器,指示灯飞速闪烁,正在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华为问界汽车、比亚迪等智能驾驶机构提供AI模型数据训练支持。
算力产业是一项高耗能产业。乌兰察布绿能充沛,绿电占比达到67%,为绿色算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乌兰察布已签约落地华为、阿里巴巴、苹果、快手、优刻得等34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签约机架规模约超100万架,现累计完成投资约182.3亿元,算力规模约16000P,其中智能算力占比50%以上,处于八大枢纽、十大集群前列。
图为乌兰察布“草原云谷”大数据中心。
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兵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算力进北京,深化新时期京蒙绿色算力协作。过去是北京给我们提供帮助,现在我们把算力输送到北京,进一步加强了京蒙协作。”
这是2023年5月18日拍摄的天开高教科创园。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引进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建立创业导师队伍、吸引社会资本等政策举措,帮助初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天开园服务基地揭牌成立。
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杨说,让企业能更规范更合理地使用、挖掘、分析这些数据,从数据里去挖掘新的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5月18日,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的创业者在调试设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作为天津市重要的科技创新载体,天开园成立近一年来,集聚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各类创新资源,已孵化和引入了超过1000家优秀科创型企业。
贾勇哲,天大智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15年,他留学归国创业,研发的产品从知识图谱做到了图数据库,大家在信心倍增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产品是和大语言模型,是形成一个强强互补的(方式)。所以,数据的安全和数据的产权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的工具产品能够通过大模型这种机动模型的治理,帮着产业界提炼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库,或者是互相来作用,来服务于本地。”贾勇哲说。
2023年9月13日拍摄的辽宁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山东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开工两年来,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实现多项行业技术突破,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逐渐完整。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刘凤伟告诉记者,公司整个项目采用精密铸造、数控机械加工还有机器人喷涂,来提高产品整体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是入驻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凭借临近港口等优势,该产业园自开工以来已吸引二十多个项目落地,涵盖主机到叶片、桩基、塔筒、主轴等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初步成形。
加快向“数智”化转型,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走进新疆昌吉高新区,在一家新材料有限公司叶片生产车间里,一个长99米、重28吨的巨大风电叶片经过一道道紧密衔接的工序逐渐成型。
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工程师包树森说,“我们的93叶型和99叶型目前已经达到了稳定的28小时周期。我们预计将会在五六月份迎合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做到112的叶型。112叶型在下线之后,能为我们的发电效率至少能翻上20%,也是能够为加大风能在清洁能源中的一个占比。”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无限风光”的新疆加快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一批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提升科技装备“智”造水平,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太阳能光伏支架连接件及各种主梁、斜梁等产品的企业。目前,企业的四条光伏支架智能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日产能达400吨。该公司副总经理许佳斌说,“我们的年产值能达到15万吨。我们的这套全智能生产平台属于全疆首创,全国领先。我们的成型机的速度每分钟能达到45米,冲孔速度每分钟可以充120次。”
近年来,新疆昌吉加速布局并形成了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风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发改委副主任郑喆文说,昌吉州正致力于打造全疆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通过实施一批光伏组件、风电叶片、塔筒、储能电池等装备制造项目,不断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逐步形成风电光伏装备制造的规模效应,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产业的竞争力,还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硬科技、把准新需求、立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地因地制宜,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向“新”求“质”,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记者:蔡博腾、杨子春、郝杰、胡震泽
王欢、袁敏、周昊瑾、丁磊、关俏俏
编辑:吴炜玲、刘在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