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行走·国缘|心香花环代代传
  新华网 ( 2021-05-17 14:31:43 ) 来源: 《环球》杂志
 

 

 

 

2019年9月18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一名观众参观中巴联合书画展

  我对中巴友谊充满信心,也为耄耋之年仍能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巴友谊贡献余热,而感到无限欣慰。

陆树林

  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热烈隆重地欢庆两国建交70周年之际,我的诗文选集《心香花环》出版了。承蒙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和中巴友协会长沙祖康大使的美意和厚爱,这本书的首发式在巴驻华使馆举行。

  我从留学生到担任驻外大使,在巴基斯坦学习、工作了21年,其间深深感受到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许多动人的故事常使我禁不住拿起笔来写诗、作文,几十年积累下来数量已不少,我把这些诗文编成一书,作为我的心香花环,献给我的祖国中国,献给我的第二故乡巴基斯坦,献给无限美好的中巴友谊,希望这本书能为记载、传承中巴友谊,使中巴友谊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发挥我希冀的作用。

友谊自古传到今

  巴基斯坦是1947年独立的新生国家,但巴基斯坦这块土地,则是孕育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印度河文明的古老土地。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由东向西流进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之后,自北向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流入阿拉伯海。我曾参观过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的印度河文明主要遗址之一——莫罕焦达罗,早在3000年前,那里就出现了经济社会相当发达、人口近10万的城市。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很早就与华夏人民互通音信,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言,中巴友谊可以追溯到人类的黎明时期。

  佛教从南亚传入中国,而从南亚到中国传教的许多著名高僧,包括支娄迦谶、支曜、支谦、竺法护、阇那崛多、般若三藏、鸠摩罗什、莲花生等,都来自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到南亚取经的中国高僧,如法显、玄奘、义净和使节宋云、王玄策等,也在今巴基斯坦的不少地方逗留了很长时间。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有一个古城叫塔克西拉,我称它为中巴友谊之城,因为在古代它是中巴两国交流的重要枢纽,在现代又是中巴合作的重要场所。回望历史,这座古城早已埋入地下,无人知晓,正是考古学家根据法显《佛国记》和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把它从地下发掘了出来。

  中巴的许多重要合作项目,如塔克西拉重机厂、塔克西拉铸锻件厂以及飞机大修厂、坦克修理厂等都在塔克西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泽民同志曾在塔克西拉工作过一个月,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朋友,1996年他访问巴基斯坦时还专门宴请了他的老朋友们,其中他同塔克西拉铸锻件厂总经理阿克拉姆·谢赫博士直到退休之后还保持着友谊。谢赫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感慨,同江主席的交往让他感到“中国从国家主席到全体人民都珍视友谊”。

  在近代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中巴两国人民也一贯相互支持、相互声援。首先提出巴基斯坦立国思想,倍受巴基斯坦人民尊崇的诗哲伊克巴尔,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进行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斗争时高声唱道:

  过去了,资本主义时代过去了,

  像耍猴戏的,耍玩把戏已经走了。

  沉睡的中国人啊,已经觉醒,

  喜马拉雅山的源泉,正在沸腾!

  这几句诗在巴基斯坦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我在巴工作、生活期间,不知有多少人对我朗诵过这几句诗,有耄耋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说,他们为这诗句感到骄傲,因为这诗句表明,他们的先哲很早就预见到中国人民很快将站立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巴基斯坦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更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通航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交后,中巴友好关系一直向前向上发展。从1996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到2006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14年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巴关系内涵演变可见一斑。

务实合作走向未来

  2013年和2014年间,中巴两国总理互访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得以确定。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巴时,两国确定“1+4”(经济走廊+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的合作布局。6年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瓜达尔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但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瓜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海岸,距石油大通道霍尔木兹海峡400公里,离富油国伊朗边界仅72公里。在瓜达尔建设深水港是巴基斯坦的夙愿。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卡拉奇大学留学时就听巴学生说过,巴有700多公里的海岸线,但只有卡拉奇一个港口,这对巴基斯坦而言很不够,也极不利。从1960年开始,巴就有意建设一个新的深水港,最佳建港地点就是瓜达尔。

  1965年和1971年两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派军舰封锁卡拉奇港,给巴造成严重困难,更坚定了其在瓜达尔建新港的决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巴加快在瓜达尔建港,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1999年我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后,巴交通部秘书(相当于常务副部长)两次约见我,向我介绍瓜达尔的情况和巴方到那时在瓜达尔所做的工作,希望中国参加瓜港建设。

  2001年朱镕基总理访巴前,巴交通部长约见我说,中国总理的这次访问是巴中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的最重要节目,巴希望访问期间两国能就一个像喀喇昆仑公路那样里程碑式的大项目达成协议。朱镕基总理访巴期间的正式会谈中,时任巴总统穆沙拉夫直接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巴在瓜达尔建设深水港的要求,总理表示会积极考虑。会后巴财政部长找到我说,穆沙拉夫总统希望朱镕基总理能就瓜达尔港建设问题讲一句能够公开报道的话,请我向总理报告。在接着举行的巴工商联为总理举行的午餐会上,朱镕基总理在讲话中即席加了这样的话:“巴朋友希望中国参加瓜达尔深水港的建设,为此我将派交通部长来巴,就建港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考察。”

  话音刚落,现场随即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第二天巴主要报纸均以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朱镕基总理回国后大约过了两星期,中国时任交通部部长黄振东率考察团抵巴。黄部长告诉我,总理回国第二天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向他交代了考察任务。我后来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穆沙拉夫总统,他听后感动地说:“朱总理说到做到,雷厉风行,我要向朱总理学习。”

  在陪同黄部长考察瓜港期间,我曾问他:“就现在的考察情况看,在这里建深水港是否合适?”黄部长指向右前方深蓝色的海水说:“你看,这里的海水颜色很深,说明这里的海是深的,我们站立的地方较高,能够挡住这里常刮的西南季风,看起来在这里建深水港是可行的。”

  不久后,中国政府就决定投资参加瓜港建设,到2007年瓜港第一期工程竣工,3个两万吨级泊位的多用途码头建成。同年,巴方就港口经营权进行招标,新加坡一家公司取得经营权,但在该公司经营的5年多时间里瓜港并未取得多少进展,引起巴方强烈不满,决定收回管理权,另行授予中国公司。

  中国公司接手后,对港口本身及其配套项目都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港口建设进展很快。2016年,随着100辆载满集装箱的大卡车浩浩荡荡沿中巴公路从中国新疆喀什开到瓜达尔港,停泊在瓜港的中国货轮载上这些集装箱后立即启航,标志着瓜港正式开始运营。巴总理、陆军参谋长和中国大使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中巴经济走廊的其他方面进展也很快,如大部分能源项目已竣工投产或接近竣工,有效缓解了巴能源短缺问题。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也正加速进行,不少已经完成,如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已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拉合尔的城市交通。有些公路改造项目也已竣工。

  现在两国正大力推进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取得的进展,对巴基斯坦的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到巴人民普遍好评。巴前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说,中巴经济走廊具有改变巴命运的潜力;前总理谢里夫说,中巴经济走廊将使本地区30亿人口受益。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将使中国获得便捷的贸易和能源通道,将有力地推进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

中巴从此不分家

  一日,有感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顺利开展,我不禁引吭高唱:

  素馨枝挽牡丹花,

  长城手拉独立塔。

  瓜达尔港通喀什,

  经济走廊连中巴。

  互联互通消距离,

  合作共赢同繁华。

  建设命运共同体,

  中巴从此不分家。

  (注:素馨花为巴国花)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也大大加强了两国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意识和感情,这在两国人民携手抗疫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巴方立即倾全力送来中国急需的医疗物资,巴总统不顾疫情严重到访中国,表达对中国人民英勇抗疫的坚决支持,而在巴基斯坦暴发疫情时,中国第一时间派去医疗队,送去医疗物资。中巴人民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不正是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诠释吗?

  中巴互称“铁杆兄弟”,我相信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巴关系将会愈来愈“铁”。我对中巴友谊充满信心,也为耄耋之年仍能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巴友谊贡献余热,而感到无限欣慰。

  (作者曾先后出任中国驻特多、巴基斯坦大使,获巴基斯坦总统“巴基斯坦新月勋章”,巴基斯坦亚州文明协会“外交官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证书”;现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外交学院亚非学院顾问、中巴友协执行理事)

来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