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国际信任”多棱镜
  新华网 ( 2021-05-18 07:15:51 ) 来源: 《环球》杂志
 

2002年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右)和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在克里姆林宫签署

俄美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俄美新战略关系宣言

  信任是国际社会有序生活的必备要素,它的产生既有理性的计算,也受到其他“非理性”要素的制约,“国际信任指数”是衡量国家间关系好坏的重要标准。

尹继武 林晨希

  不顾周边国家和地区、环保团体、本国渔业人士警告和反对,日本政府终究还是决定将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这一决定引发全球舆论轩然大波。

  有分析认为,除了考虑核污染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广泛质疑和不信任,以及背后的国际伦理才是舆论发酵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连本国民众都说服不了,让外国信服就更难了。”日本中央学院大学专门研究地方治理问题的教授福岛广彦说。

  核污染水事件只是诸多类似现象中的一例。从古至今,“信任”都是国际关系、国际社会的关键词之一。当前,国际关系领域的“信任指数”如何?主要症结何在?面对问题,又该如何综合应对?

国际信任测评三要素

  信任是影响国家间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较高的信任程度能够促进国家的友好交往,而信任缺乏不利于各国展开合作,并牵涉到一国的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信任是国际社会有序生活的必备要素,它的产生既有理性的计算,也受到其他“非理性”要素的制约,“国际信任指数”是衡量国家间关系好坏的重要标准。

  一是成本和利益计算。正如银行会将企业的过往信誉记录作为是否给予贷款的参考,当一国想要评估另一国是否值得信任时,也会优先考虑对方过往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信誉。又如,在结成同盟的时候,为了让对方不背叛,一国就需要保证对方也因结盟而得到足够利益,并尽量提高背叛的成本。所以松散同盟中的国家互信程度会低于紧密同盟,比如欧洲煤钢共同体阶段的欧洲国家间合作和互信程度,或许要低于当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互信水平。

  二是意图的认知。当一个国家难以揣摩他国的意图,对他国存在误解或偏见时,信任程度就会下降。制度的设立可以产生或加强信任,比如签订军控协议能够缓解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原因是协议让两国对对方未来的武器数量及种类变化有了一个基本的预期,从而能够提升双方的互信程度。

  三是文化差异。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相似度越高的国家之间越容易产生信任,也越容易进行合作或结成同盟。以土耳其为例,土耳其迄今未能如愿加入欧盟,部分原因在于其文化背景与西欧各国差距过大。自奥斯曼帝国时期直到现在,土耳其长期被欧洲视为不同于自己的“他者”,被排除在欧洲文化圈之外。虽然土耳其也曾尝试过欧洲化的改革,但其国内根深蒂固的伊斯兰文化传统阻碍着欧盟对它的信任和接纳。

不信任的根源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阵营对立消解,全球化进程使不同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的国家在经贸、气候、能源、卫生等议题上紧密相连。命运休戚相关,使得国家间的信任成为了影响上述领域重要事件走向的因素。尽管如此,国家间信任的建立和强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国家间的文化与认同隔阂。文化差异与认同对国家间建立信任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些文化因素不仅包括国家的历史背景,还包括各国采取的不同政治制度。比如在美俄关系中,美国总是对俄罗斯抱有极大的警惕,今年4月中旬,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白宫在发表的声明中称,俄罗斯一直在“试图破坏美国和盟国自由、公正、民主的选举的进行”。虽然两国关系早已不再如半个世纪前那般剑拔弩张,但美苏曾经迥异的政治制度和长期对立的历史,以及美国对普京时代俄罗斯政治的批判,仍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布下一道隔膜,因此,信任对于美俄而言格外不易。

  第二大挑战是一国在他国眼中的形象及信誉。一个行为体的过往行为表现,是其他行为体决定是否信任它的重要参考因素,“黑历史”不利于相互取得信任,而形象的改变又往往滞后于具体行为的变化。

  比如,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中,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各国政府及民众之所以不信任日本会按承诺标准完成核污染水处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者东京电力公司向来较低的信誉。2011年核泄漏事故后,东电并没有完整公开核污染水情况,直到2018年才指出核污染水中还含有大量除氚之外的某些放射性物质。民众推测东电此次是否会按承诺行事时,自然会考虑它身上欺骗和不守信用的前科。蓄意隐瞒“黑历史”,成了导致东电信誉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越是涉及核心利益的事务,一国对他者的信任程度通常也就越低,因为盲目信任的代价过高。在当下的国际关系领域,带来的风险较大的议题包括领土主权、军备问题等。

  以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为例,2017年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了长达73天的对峙,2020年两国边界再次发生对峙,并在加勒万河谷爆发激烈冲突。两次冲突的起因都和修路有关。边界和领土问题对中印两国来说都是重大敏感问题,意义重大,因此两国在边界问题的交涉和来往中,都倾向于高度警惕,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激烈反应。

  互为竞争对手或敌对关系的国家之间,更加缺乏信任。当两国在某些领域处于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攻击关系中时,通常更倾向于认为对方在撒谎或伪装。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间多半会选择以签订协议和条约的方式达到休战或解决纷争的目的。

  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中国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中国随后同样以加征关税的方式予以回击。2019年5月摩擦一度再升级,后经领导人的会面交流,以及更为激烈的经贸摩擦博弈,到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战略竞争中,领导人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防止误判、建立信任,但无法消除根本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国家如何建立信任

  面对当下信任仍是“珍稀品”、部分国家之间战略竞争与博弈仍十分激烈的国际社会,一国如何取信于他者,维护自身可靠的良好形象呢?

  首先,通过政策公开、积极回应质疑、加强国家间交流等方式,让自身的意图在他国眼中变得容易理解和预测。比如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通过发布白皮书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白皮书的内容是政府的权威声音,能够让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方对该问题的基本认知及观点。

  在两国都有意解决争端、化解矛盾的前提下,公开宣示自己的立场能够让对方打消部分疑虑,进而有助于推进交流及磋商。不过,宣示立场和加强交流并不意味着国家在外交中要毫无保留,而在于面对问题时展现坦诚和开放的姿态。

  其次,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能够促进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培育国家间信任。当面交流产生的感觉某些时候会极大地影响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树立,甚至让人直接作出对方是否值得信任的判断。比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忘情表白”:“我看着这个男人的眼睛。我发现他非常直率和值得信赖……我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

  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信任也有助于合作的推进与协议的达成。2018年美国与朝鲜在新加坡举行的首脑峰会中,特朗普与金正恩在镜头前握手、面带微笑相互寒暄,让外界看到了罕见的亲和场景,发出了一定的信任信号,最终双方成功签署了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协议。

  最后,建立制度或签订协议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因为规则和契约能够让各国的行为变得相对确定。各国在商讨协议条款的过程中也能够相互试探底线,增进对彼此的认知,从而建立互信基础。

  对遵守同一套规则或制度的共识,也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信任。比如欧盟成员国在长期的盟友关系中增进了相互认知,加上相似的文化背景,近些年虽然受到了内外较多的挑战,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但是盟友间的共识和互信程度始终高于成员国与联盟外国家的互信程度。

  (尹继武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晨希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