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英国王室的未来“权力游戏”
  新华网 ( 2021-05-20 07:32:07 ) 来源: 《环球》杂志
 

 

2019年6月8日,在英国伦敦,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中)出席皇家阅兵仪式

  自由保守主义哲学下传统与变革的弹性结合,一直是“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王室的生存之道,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韧性所在。

陈琦

  英国菲利普亲王去世吸引了全球目光。据英国媒体4月18日报道,“由于现在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对未来几十年产生影响,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将主持会谈……女王、威尔士亲王和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里讨论王室该如何演变。”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配偶,有人指出,菲利普亲王的逝世,将引发关于英国王室乃至英国政体未来走向的更多猜测。

合法性:血脉与制度双重加持

  现年9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是温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考虑到英国民众的反德情绪,英王乔治五世将王室原来的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一德国姓氏,改为具有英国风格的“温莎”,由此开启了温莎王朝时代。

  向前追溯谱系,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英国王室历经安茹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直至当今的温莎王朝,各王朝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在血脉上有延续性。这近千年的王室继承关系与英国历史的演进融为一体,构成了英国国家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部分,见证并参与塑造了英国颇具特色的政体。

  作为遵行习惯法的国家,英国的不成文宪法体系庞杂,包括历史文献、议会通过的法案、签署的条约,以及约定俗成的传统和惯例。其中,君主立宪、议会主权、代议制民主这三条基本原则,构成了近现代英国政体的框架。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公共舆论在数百年间从未把王室的存废变成一个热门话题。

  虽然在20世纪工党执政期间,曾有批评质疑王室的存在是否妨碍了民主和平等,黛安娜王妃事件也曾一度激发公众对王室的反感,但经历过这些风波后,王室存在的合法性迄今并没有遇到颠覆性的挑战。这固然与伊丽莎白二世成熟稳重的个人处事风格和及时有效的危机公关措施有关,但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英国的政治传统、政体结构具有的韧性,为王室未来存续提供了基础。

  18世纪末,英国政论家埃德蒙·伯克在其代表作《反思法国大革命》(1790年)中提出自由保守主义思想,他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口号虽然听起来崇高,但过于抽象,低估了社会改革和人性的复杂性,法国最终的结果将是国内陷入混乱或被置于军事独裁者的强力控制之下,与法国革命的激进主义相比,英国代表了一条尊重传统的渐进式改良主义的道路,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的一系列历史文献构成英国自由主义宪政的发展线索,保护着王室、贵族、议会下院、自由民通过历史沿袭而拥有的权利。

  伯克的自由保守主义思想对英国政治的影响甚大,其既坚持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同时保留传统、反对激进变革的主张成为社会主流意见。这种政治倾向落实在王室地位的界定上,就是近现代英国议会主权下的虚位君主制。

象征意义与现实价值

  当代英国王室的地位和功能,是历史上各方力量博弈之后达成均衡的结果。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司法系统的最高仲裁者、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英格兰国教教会的最高宗教领袖;有权任命首相、批准内阁人选;享有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对议会法案上升为国家法律的最终批准权(御准),以及宣战、媾和、缔约、代表国家开展国事访问的权力。

  然而,君主的上述权力都只是名义上的,不涉足具体事务;君主宣布组建新一届“陛下的政府”,唯一的根据是选举的结果,议会开幕时君主宣读的稿子,是执政党内阁一手拟定的施政纲领;议会是英国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自1707年起英国君主从未否决过议会的立法。既然如此,英国王室还有什么必要保留呢?

  支持保留王室的人士认为,王室在文化上提供了一种真实的、可触摸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从政治上讲,君主作为国家的象征,使得英国人在心理上区分出抽象的国家和具体的政府,意味着执政党轮替不会影响到国家认同,并且存在这样一个超脱的第三方,有助于降低政党政治的内斗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可以防止实际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过于膨胀。

  这种认识可以追溯至启蒙思想的先驱约翰·洛克,他在坚持议会主权的同时,并不排斥王室的存在。相反,他认为保留王权的混合君主制有诸多好处——可以利用立宪君主去制约民选政府,防止某个政府在特定情况下滥用职权,确保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衡。这种君主对议会的监督和纠偏功能,即便是英国政治家弥尔顿这样的清教徒革命派知识分子也是认可的。

  自由保守主义者甚至认为,王室的存在非但没有减损反而有益于政治自由主义,因为立宪君主塑造了整体上偏温和的政治氛围,有助于防范激进政治强人的出现。此外,君主实际承担了很多虽是礼仪性但必要的政治职能,以及对文学、艺术、科学、慈善事业等进行赞助的责任。

  从经济角度,王室是英国重要的旅游、娱乐、文化、品牌资源,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本身也缴纳大笔税收。虽然英国政府每年向王室支付一笔名为“主权拨款”的资金,但这笔款项其实是来自于皇冠地产公司所经营的王室领地收入,并非直接来自于英国纳税人。在数额上,政府拨给王室的钱款低于这些王室土地实际产出的地租,王室领地收入多出的部分是收归国库的,所以也可以说,王室在补贴政府。

  此外,王室在全球配置资产,这些收入主要用于公务开支、人员工资和物业维护。在不触动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保留王室对英国经济总体上是有益的。考虑到民众心理、政治传统、现实利益,在可预见的将来,作为立宪君主的英国王室会在英国宪政的框架里继续存在。

存?废?调整?

  然而,正如英国政体的发展是传统与变革的混合体,王室作为一个政治机关存在并发挥职能,并不意味着它在将来不会作出调整和变动。英国王室当前面临的最直接的考验是,如果有一天,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驾崩怎么办?

  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国公众开始对王室生活感兴趣,并对王室成员有了很高的道德要求。伊丽莎白二世一生谨言慎行,兢兢业业,努力平衡各方关系,力图打造模范家庭的形象。然而,尽管她本人享有民众的尊敬和喜爱,但其他王室成员屡屡爆出丑闻,确已对君主制造成损伤。从查尔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婚变,到安德鲁王子与爱泼斯坦厮混的性丑闻,再到哈里王子和梅根激起的风波,这些负面新闻都无形中削弱了王室权力的合法性。

  人们可以想见,未来当不那么受欢迎的查尔斯王子登基成为新的君主,来自共和主义者,特别是英联邦国家共和派的质疑就可能出现。

  目前,英国君主同时还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另外15个国家的元首,这些国家届时是否会继续保持与英国王室的关系,尊英国新君主为本国元首,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其中一些国家选择共和制、摒弃英国王室,或者印度等大国挑战英国君主作为英联邦元首的地位,尽管只是象征性的地位,对英国的软实力也仍然是一种打击。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当前英国正承受着国家分裂的暗流。苏格兰民族党的独立主张、因英国“脱欧”问题而加剧的北爱尔兰边界问题,都威胁着英国国家的统一。苏格兰独立势力声称他们并不反感英国王室,如果苏格兰独立,那也只是意味着回到1707年《联合法案》之前共享君主的状态。然而,北爱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是否支持英国王室是共和派和统一派的分水岭之一,王室的圣公会宗教领袖身份,也在无形中疏远了历史上备受压迫的北爱尔兰天主教徒。

  有媒体分析,英国王室在维护君主立宪和议会主权的前提下,随着今后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可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通。比如,主动削减“主权拨款”、加强王室文化中的苏格兰因素、拉近与天主教徒及其他宗教团体的关系、开展在英联邦国家的文化外交等,甚至不排除由公众形象较好的威廉王子直接继位,如确有必要的话。

  这种自由保守主义哲学下传统与变革的弹性结合,一直是“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王室的生存之道,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韧性所在。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来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