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现代化城市构建路径
  新华网 ( 2021-07-12 14:08:21 ) 来源: 《环球》杂志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保洁人员进行日常河道护理巡查

    中国城市现代化正经历增长方式、空间形态、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

张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要义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化城市六大标志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的说法,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综合而言,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城市应当具备六大标志。

  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明,是城市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城市经济要达到具备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发达的现代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居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以上的发达水平。先进生产力和高度物质文明,不仅反映在产品数量与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与吸引力上。

  完善配套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标志。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必须骨架强壮,才能肌肉丰满(经济发展)和血气充沛(精神文明)。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便捷的交通、通讯,水、电、气的充足供应,完善的住宅、医疗、文体设施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

  优美的、适于人居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现代化的形象标志。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前者的现代化要求有周全的环卫设施和优美的园林绿化,无污染、无公害,保持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后者的现代化主要指城市建筑设计做到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性。

  丰富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深层标志。随着城市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文化功能日益发展,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城市气质的表现,文化使城市成为信息传播中心,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水平的城市科学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的政府标志。城市现代化不可缺少高水平的科学管理,要求城市政府拥有高效率的行政机构、高水平的管理手段、高层次的公众参与,以及科学决策系统和民主监督方式。

  精神文明和高素质的城市人口,是城市现代化的市民标志。市民素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灵魂。新世纪城市现代化发展和竞争,实质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竞争。没有高水平、廉洁奉公的管理者,没有高质量的城市人口和文明的城市风尚,不可能有良好的现代化城市。

中国现代化城市转型路径

  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城市,首先需明晰其特征。中国社科院城市所研究员杨重光等学者认为,中国城市现代化正经历增长方式、空间形态、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

  一是城市增长方式从单纯规模扩张向规模和质量并举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环境、资源,特别是土地等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城市开始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进入到规模与质量同时增长的新发展时期。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大城市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大城市从原来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转向以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了城市对资源的依赖,创造了更自由发展的空间,形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促使城市性质的变化或转型。一些城市由传统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变成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

  二是城市空间形态从城市单体发展向城市群体发展转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国际普遍现象和共同发展规律。中国城市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发展,也逐步迈入到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的发展时期。这既是大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如某些工业向外转移、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住宅建设的需要等,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要求大城市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予以支持和相互合作,求得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和共同发展。

  三是城市发展目标从单一经济指标向“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功能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加强城市社会文化功能,注重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和谐的城市。

  四是城市发展模式从只注重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向注重城市特色和品牌转变。城市是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代表,只有充分发掘和发扬城市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使城市得到更好发展,技术和生产力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近年来,中国城市越来越注重自身特色和品牌。

未来形态

  按照党中央的发展擘画,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49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日,正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建成之时。

  那么,多年以后的现代化城市,具体将呈何样貌?在具体规划建设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可以从八大维度具体解析。

  一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定位,主要有绿色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发展引领、开放发展先行四大表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完善生态功能,统筹绿色廊道和景观建设,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家园。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指积极吸纳和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城市。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二是现代化城市优美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细致彰显中华风范、山水风光、创新风尚。城市空间格局秩序规整、灵动自然,体现中华风范;环境景观城景应和、蓝绿交织,凸显山水风光;建筑设计融合古今、中西合璧、多元包容,展示创新风尚。

  打造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传承中华建筑文化基因,吸收世界优秀建筑设计理念和手法,坚持开放、包容、创新、面向未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严谨细致做好建筑设计,塑造既体现中国建筑特色又汲取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气的优秀建筑,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为此,因地制宜设计丰富多样的环境景观,营造优美、安全、舒适、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等。

  三是现代化城市传承文化保护。

  保护与合理利用文物古迹。严格保护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文化以及其他重要文物遗存,重点保护和利用代表性历史遗存,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陈列馆。

  保护与发展历史古城、传统村镇。将对标志性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有机结合,保护传统村镇内历史空间格局清晰、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核心地段,传承与展示乡村生产习俗和民俗文化活动。

  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掘与保护老地名、老字号、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口述史、民俗、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阐释和普及,引导公众自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四是现代化城市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建设数字城市,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业;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强重大疾病新药创制;聚焦人工智能、宽带通信、新型显示、高端医疗、高效储能等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技术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培育新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接轨国际,发展金融服务、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数字规划、数字创意、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推动苗木、花卉的育种和栽培研发,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园区。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是现代化城市优质公共服务。

  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现代化教育;高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提升社会保障基本服务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现代化城市便捷交通体系。包括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打造集约智能共享的物流体系;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建立服务优质、形式多样的新型公交系统;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等等。

  七是现代化城市智慧治理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尊重自然本底,构建河湖水系生态缓冲带,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开展节能住宅建设和改造;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系统;完善雨污分流的雨水排除工程系统;建设循环再生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先进专业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等等。

  八是现代化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构筑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在水源保障、流域及城市防洪、能源供应、交通运营等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各领域,运用区域协同、层级设防、智慧防灾、立体防护等防灾策略,抓住规划建设运营关键环节,超前布局、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构建安全韧性的保障体系,为规划建设提供可靠支撑。此外,健全灾害预防体系,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综合应急体系,提升综合防灾水平等,都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问题。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2021年7月1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