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博弈
  新华网 ( 2021-08-12 06:28:37 ) 来源: 《环球》杂志
 

 

在刚果(金)的一座钴矿中,工人们正在工作

    碳中和时代将永久改变油气时代各国围绕油气资源、油气贸易通道、油气贸易市场展开的能源博弈方式,深刻影响未来国际权力结构变化。

赵文博 关照宇 相均泳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在能源供给侧实现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在终端用能侧加速推动电气化,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节能减排,创造碳中和时代经济生产方式新业态。

  进入碳中和时代,人类将完成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历史性替代,从油气时代迈入电能时代,从而永久改变油气时代各国围绕油气资源、油气贸易通道、油气贸易市场展开的能源博弈方式,深刻影响未来国际权力结构变化。

能源博弈领域之变

  人类经历了前煤炭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能源结构转型,每次能源转型都深刻影响着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权力分配。二战后,在大多数国家,石油、天然气地位日益重要,成为一次能源重要来源,人类迈入“油气时代”。在油气时代,控制油气产区和重要油气贸易海上与陆上通道的霸权国家享有得天独厚的权力优势。而碳中和将带来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历史性替代,能源博弈的方式也将发生转变。

  首先改变的,将是能源博弈领域。不同于化石能源分布较为集中,清洁能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过去油气时代围绕油气运输通道和油气资源产区的争夺将逐渐淡去,能源博弈将从能源资源本身向能源全产业链扩张。能源消费大国寻求进口能源类型与渠道的多元化,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创新研发优势的国家(如中国、美国、欧洲多国),拥有风、光等可再生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挪威、不丹),拥有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如玻利维亚、蒙古国、刚果)等,将逐渐确立能源博弈中的优势地位。

  天然气虽然属于化石能源,但鉴于其低排放属性,多国都将其作为必要的“过渡燃料”,在这一领域的博弈将对地缘政治带来深刻影响。以欧盟对天然气进口的布局为例,据非政府组织“全球观察”的研究,2013~2020年间,欧盟投入50亿欧元资助了41个天然气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其中多数为跨国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终端。在天然气管道方面,欧盟正着力打造4条跨国线路,分别是西欧区域的天然气走廊、连接中东欧和南欧的天然气走廊、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运输网络,以及连接欧盟与中东和中亚天然气产地但避开俄罗斯的南部天然气走廊。

  前三个走廊旨在增强欧盟内部的资源调配能力,使目前单一依赖俄罗斯供气的北欧、中东欧和南欧国家加入欧盟庞大的天然气网络。而南部天然气走廊已进入建设筹备阶段,将把以色列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或满足欧盟10%的天然气需求。这一项目为以色列、埃及和塞浦路斯等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形成以管道经济为动能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但同时也加剧了该地区固有的地缘政治矛盾(尤其是塞浦路斯、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及美欧俄三方的战略博弈。

  氢能是另一个重要博弈领域。目前,氢能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用途灵活、适应大规模储能、可远距离输送、能量密度大等优势,在交通部门的脱碳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占全球GDP 75%以上的18个经济体正在制定或已推出氢能战略。

  欧盟将氢能合作作为支持拉美经济复苏的重要内容,设立绿色债券基金支持项目开发,帮助有开发兴趣的国家评估产能潜力和搭建产业监管机制等。日本2020年6月开始从文莱进口氢气,当年12月又决定启动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态氢。俄罗斯的《2035年联邦能源战略》指出,要发展氢能经济,计划到2035年成为全球重要氢能供应国,并尝试通过在现有天然气管网中掺氢或将现有管道改造为氢气管道的方式,深化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智利、刚果(金)等国也启动“绿氢外交”,加强招商引资和技术引进,希望成为区域新的能源出口中心。

  这些进展显示,氢能有可能重塑全球能源贸易,在国家间建立新的依赖性联系。但由于氢能生产具有地域分布广泛性,也可以储存,出口国难以垄断,因此氢能贸易政治化、引发油气时代的不平衡关系或地缘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改变能源地缘政治规则

  各国进口油气的减少乃至退出,意味着油气贸易网络将逐渐衰落,同时区域电网的作用将日渐显著。如此一来,过去单一霸权国家通过优势军事力量控制全球油气贸易枢纽(如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构建自身霸权的企图将受到制约,从而改变能源地缘政治的规则。

  同时,太阳能光伏组件、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各种清洁能源设备的制造,将催生对关键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这不仅会引发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更有可能增加相关资源贸易冲突的风险。

  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的场景中,仅电动汽车的电池一项,就会导致对钴、锂、锰和相关稀土资源的需求增长超过10倍。按照欧盟的低碳经济目标,2030年欧盟对锂和钴的需求分别是2019年的18倍和5倍。但稀土、镍、钴等材料分布相对集中,刚果(金)的钴储量占了全球储量的一半,智利、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三国的锂资源储量占全球总量近八成。

  主要经济体对矿产资源安全高度关注。欧盟2020年9月组建了欧洲原材料联盟,加强成员国间的政府与产业沟通,将挪威、乌克兰和西巴尔干国家(如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纳入供应链,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欧美日关键原材料三边会议,并邀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等观察员代表与会,就矿产的供应风险、贸易壁垒和国际标准开展跨国治理。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政府虽然抵制能源转型,压制光伏、风电的发展,但在矿产资源安全上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2019年开始,美国国务院就派遣使团前往加拿大、蒙古国和非洲多国,寻求共建稀土开采加工项目。这一年的9月,美国提出“战略矿产倡议”,推动刚果(金)、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0国加入这一倡议。特朗普曾提出“购买格陵兰岛”,英国《金融时报》就认为,其一大动机就是想获取当地的稀土资源。2021年2月,现任总统拜登要求美国政府针对稀土资源、大容量锂电池涉及的产业链进行审查,称相关供应链被“已经或可能不友好、不稳定的国家把持”,“应与理念相近的盟友与伙伴共同在具有韧性的供应链上紧密合作。”

电力或成新战略性资产

  在碳中和时代,电网正在成为新的战略性资产,连接生产国、输送国和消费国的区域电网将塑造地缘政治意义上的相互依赖,从而催生区域电力共同体,而电力基础设施可能成为大国竞争的又一领域。

  拜登在其竞选纲领中就提出,将建设从墨西哥、中美洲到哥伦比亚更加一体化和清洁化的电力网络。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的电网一直与俄罗斯电网相连,从俄罗斯进口电力,但三国于2018年决定切断与俄罗斯电网的连接,利用欧盟10亿欧元的拨款加入了欧洲互联电网。

  近年来,美国、日本和印度正在推动其“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计划投资1135亿美元提升区域内的技术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七国集团也推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旨在提供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对外投资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各国电力基础设施竞争尚在早期阶段,未来开展方式仍不明确,但电力基础设施作为大国竞争影响力的重要领域这一趋势已经日渐明朗。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碳中和背景下,大国能源竞争并非零和博弈。目前,绝大多数影响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尚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在这一领域,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投融资方面的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降低技术成本的优势可以相结合,早日使相关技术具备商业可行性。同时,包括电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各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并不存在根本冲突,而是有可能形成良性竞争,从而促进全球低碳转型进程。

  (赵文博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相均泳系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来源:2021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