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疫情检验美国“创新学校”
  新华网 ( 2021-08-18 06:34:41 ) 来源: 《环球》杂志
 

 

在美国犹他州的一所学校,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学习

    也许,在教育界,真正的创新都是一种回归: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和家庭的全人需求,助力学习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马鸣燕

  不迎合竞争思潮,花更多精力打造正式课程外的隐性课程,重视学生的体验、玩耍、冒险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材施教,激发孩子潜能……这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创新学校追求的目标,也符合许多家长的教育期待。

  然而创新学校的探索和发展仍在经历百转千回,而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创新者有了更多反思。

一个创新学校的存在和消亡

  2013年,AltSchool横空出世。创始人马克斯·温蒂拉是谷歌前高管,他大胆宣称:个性化学习将让所有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因材施教的模式将让孩子学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他要把硅谷的先进模式引进教育,运用大数据和算法,把这样的学习方式变成可能,走向教育的未来。

  AltSchool吸引了超过1.7亿美元的资本注入,包括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1亿美元投资,并在纽约、旧金山和帕罗奥图开办了6所微型实验学校。当时的AltSchool志存高远:虽然初始阶段它的学校还只能服务富裕家庭的孩子,但随着技术平台开发的推进,它将在美国各地开办更多的微型学校。

  不仅如此,AltSchool还要把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推广到全美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在更好地教书育人的同时,给公司带来不菲的利润。这番宏图愿景吸引了《纽约时报》、福布斯、《连线》杂志等的竞相报道,甚至连大洋彼岸的中国都有若干篇微信阅读量10万+的文章描述着AltSchool的创新模式。一时间,这种“硅谷+”教育模式成为了美国教育创新的象征。

  走进AltSchool的校园,你会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同一个房间里分散地坐着,人手一个iPad或Chromebook,各自独立地完成动态课表中的学习活动。有些活动在网络上进行,有的在现实中展开,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量身定制。学校自行开发的学习管理系统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既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也供技术开发人员改进软件设计。

  2019年6月,AltSchool宣布关闭实验校,并更名为Altitude Learning,专注开发学习管理系统。公司解释说,其从未打算长期经营学校,重组后将在平台层面和更多学校合作,产生更大的影响。然后,2021年2月,Altitude Learning低调地将技术平台出售给High Ground,进一步缩小业务范围,变成了一家教育咨询服务公司。至此,AltSchool这一备受资本追捧、雄心勃勃想要用科技颠覆教育的创新教育机构,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公众视线。

教育创新走过半个世纪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教育创新尝试在美国层出不穷。这种对教育创新的追逐,离不开美国人对本国教育质量的担忧。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企图用教育创新来缓解人们对国家整体发展的不安。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号”,美国人视其为本国的耻辱。于是,美国政府在1958年迅速出台了《国防教育法案(NDEA)》,提供经费支持科学、地理、地区研究、图书馆等教育工作,教育担负起了国防工作的重任。1983年《危机中的国家》报告首次提出国家共同核心课程的概念,以期提高公办教育质量。1985年,非营利机构经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投资我们的孩子:商业和公共教育》强调,“教育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教育领域对创新和改革的讨论,大多围绕这样的逻辑:教育需要让个体、让整个国家和民族,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作好准备。

  这种竞争和比较在21世纪更是变本加厉:自2000年起,每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会组织成员国14岁的青少年参加PISA测试,来评估他们的学术能力,进行世界各地教育程度的比较。美国学生的阅读和科学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数学则接近垫底,因而每次结果发布,都会引发美国教育界新一轮的反省,以及对排名最高的成功国家——芬兰、新加坡、韩国、中国——的学习和模仿。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教育创新在各领域百花齐放。有的创新发生在教育理论层面,例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性思维”。她指出,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无论自己现在能力如何,只要努力就可以成长进步。这种相信能力和智商是通过培养锻炼来获得的人,更喜欢应对挑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而成年人和孩子的互动可以强化成长性思维,避免固定性思维。

  有的创新在制度层面,例如2002年开始的《不要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通过每年政府集中组织的标准化考试来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达标的学校被要求整改,甚至闭校。在这项法案之前,美国教育由地方政府主导,很少有全国范围内统筹的政策。

  有的发生在社会文化层面,例如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教育领域从要求家长(通常是新移民)严格在家维持全英文环境来支持学生的英语学习,转变到开设双语项目,帮助学生把母语中已经具备的读写能力转化为英语能力,鼓励学生熟练掌握两种或更多语言。

  还有的发生在教学模式层面,例如随着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概念的时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额外课程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数理工程能力。美国政府和商界也投入巨资,设立实验室、创客空间,升级学校软硬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验、制作和实践中锻炼STEM能力。

不断试错的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需要经受实践的验证,那些符合教育本质的创新,会自然有机地传播开来,久而久之就不再是创新,而成为教育的常态。最好的例子之一便是通用学习设计——UDL框架。

  这个框架最早提出时是模仿建筑设计行业的无障碍设计,而在教育的其他产品和服务设计中,考虑到残疾学生或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普通电子设备中设计朗读文本功能来辅助视障者学习。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中若能在设计层面提供足够灵活的学习环境,给学习者丰富而多元的选择,所有的学生都可从中获益。从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落地成为普适的设计框架,成功促进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创新成果,UDL可谓影响力深远。

  而炒作创新的教育项目,为了颠覆而颠覆的“教育创新”,甚至更糟糕的为了赚快钱、“割韭菜”而发起的“教育创新”,最好的结果是自己销声匿迹,最坏的结果则是破而不立。哪怕实现了既定目标,那些大张旗鼓的“教育创新”也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不要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行后,小部分不负责任的学校被查验清退,家长得到了更公开透明的教育信息,高要求的国家课标之下,整体教育质量也确实有所提升,但是高压力的标准化考试让学校、老师、学生不堪重负,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也变得越发狭隘,几乎与“考试成绩”等同,美国公办教育陷入了“应试指挥棒”的困境。此外,美国社会对STEM教育的追捧,也给很多学校和地区带来麻烦:教育总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学校只能缩减音乐、美术项目,美育和个性发展少了施展的空间。

疫情“试金石”

  教育创新的本质目的是什么?这个创新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也许可以把目光看向近年来教育最大的颠覆者:新冠肺炎疫情。自从2020年3月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段、所有类型的教育机构都被迫围绕疫情的现实去开展教育工作。对许多教育者和家庭来说,这一年半令人精疲力竭。扰乱之余,疫情的洗礼也逼迫全社会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而疫情催生的教育创新也许在时过境迁之后仍会在教育界留下痕迹。

  2020年3月转网课后,老师们很快发现7岁的孩子少了在校吃的那顿午饭无法专心上课;15岁的少年作业交不上来,因为家里拥挤嘈杂没有地方学习;20岁的大学生每次登录网课都在车里,因为离开了校园很多大学生只能到麦当劳的停车场蹭网。

  学校为此想出了各种创新的点子: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郡教育局在75辆校车上装了移动Wi-Fi,开到有需要的社区停留;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教育工作者每周给学生打电话,帮助有需要的家庭申请社会补助或追踪新冠病毒救助支票的去向。其实早在疫情前,学校为家庭提供的就不仅是教育,更是信息渠道、社会服务和人际关系网络,而疫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事实。

  一年半的远程学习告诉人们,技术不能取代教学,但技术可以为教学服务。疫情期间,教育科技公司纷纷开放免费版的产品,哪怕对技术无感的老师们也赶鸭子上架,利用各种产品救急。许多科技公司因此找到了产品设计的缺陷:比如发现对于有读写障碍的孩子来说,很难使用语言教育产品;学习编程的产品,孩子必须在有知识基础的家长手把手的辅导下,才能发挥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实践、反思和改良,许多科技公司越发尊重教育者的视角和建议。而老师也看到了好的产品不仅能为自己减负,更让一些原本无法开展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教育和技术之间难以言说的竞争关系弱化了,合力正在形成。

  社交隔离期间的孤独感让人们明白,没有心理健康,就不可能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很多老师这一年都遇见过学生的家庭成员或是感染新冠住院,或是失去工作,学生们因此忧虑不安,无心学习。

  有老师在反思这一学年的时候表示,“这一年教我记住,学生在教室之外的生活对他们的状态有很大影响。”疫情让生活闯进了教室,也让教育者看到,社会情感健康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不是可有可无。

  归根结底,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创新都无法脱离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深刻思考。也许,在教育界,真正的创新都是一种回归: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和家庭的全人需求,助力学习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回归教育本质的创新,自然能在危机的扰乱中、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方向,站稳脚跟。

  (作者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现任教于美国旧金山创新学校)

来源:2021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