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墨西哥政府告了美国军火商
  新华网 ( 2021-09-13 06:49:11 ) 来源: 《环球》杂志
 

 

2020年2月,墨西哥警方在前往乌鲁阿潘市的道路上设防,该市贩毒组织为

争夺地盘而多次发生枪战,造成多名平民伤亡

    这是首次有外国政府起诉在美武器制造商并向其索赔。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枪支管控松懈不仅伤害本国民众,也令邻国深受其害。

《环球》杂志记者/朱雨博 吴昊(发自墨西哥城)

  巴雷特M82狙击步枪重约14千克,长约1.4米,能轻松击穿大部分防弹衣和墙壁,因其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而被数十个国家军警选用。

  这种获取难度极高的“军用级别”高威力枪支,却出现在2020年一起针对墨西哥安全部门官员的刺杀行动中,其持有者,是墨西哥的一个犯罪集团。

  据墨政府统计,2009年至2020年间,墨西哥共缴获358把巴雷特M82狙击步枪。

  今年8月初,墨西哥政府起诉美国史密斯-韦森公司、意大利枪械制造商贝雷塔公司、美国科尔特专利军火制造公司、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等多家在美枪支制造商,指控它们在知晓所售武器被用于墨境内大规模袭击和暴力事件的情况下,仍继续大量出售武器,且未对购买者身份等开展必要审查。

  墨西哥外长马塞洛·埃布拉德日前通过社交网络表示,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联邦法院已同意受理这一诉讼。

  这是首次有外国政府起诉在美武器制造商并向其索赔。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枪支管控松懈不仅伤害本国民众,也令邻国深受其害。美墨两国枪支管控法规的松紧差异、美武器产业监管漏洞等因素,催生跨国武器走私产业链,美方应采取更加负责的枪支管控政策。

每天超560件武器非法流入

  近20年来,非法枪支引发的暴力犯罪已成为墨西哥社会发展最棘手问题之一,多项数据证明,这些武器主要来源于美国。

  墨西哥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超20万件武器从美国非法流入墨西哥,相当于每天超560件,墨暴力犯罪涉案枪支至少70%来自美国。

  枪支大量流入甚至影响了墨西哥凶杀案类型结构。1997年,该国所有凶杀案中与枪支有关的不到15%。2019年,墨西哥报告涉枪凶杀案中64.9%,即超2.4万起与枪支有关,其中至少1.7万起是非法走私枪支造成。

  墨西哥学院法律及犯罪学专家罗德里戈·培尼亚·冈萨雷斯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墨西哥暴力犯罪增加与非法武器流入存在联系。

  “美国于2004年放开攻击性武器禁售令,几年后,墨西哥出现暴力犯罪浪潮,且愈演愈烈。大量高威力武器流入使犯罪集团火力不断升级,墨军警也被迫升级武器装备,陷入恶性循环。”冈萨雷斯说。

  埃布拉德说,被起诉的枪支制造商为吸引犯罪集团购买,甚至会为他们定制武器外观和用途。据当地媒体报道,部分缴获的非法枪支上甚至刻有墨西哥革命英雄形象。

  针对这一指控,美国武器贸易行业组织全国体育射击基金会发文反驳,称墨政府行为“冒犯美国主权且威胁美公民合法持枪权利”。

  该组织认为,美国武器交易在联邦及各州法律规定下进行,联邦调查局履行职责对买家进行背景调查。而毒品交易、人口走私和有组织犯罪才是墨境内暴力事件高发的原因。这些团伙参与武器走私或从墨军方警方偷取武器,墨方应着重打击犯罪集团并加强相关法规作为应对。

  墨总统洛佩斯随后回应称,墨方起诉无意干涉美国法律,而是针对在美武器制造商生产销售环节的不规范行为。洛佩斯谴责它们迎合犯罪集团需求定制武器,且疏于管控武器交易,放任武器最终流向墨西哥犯罪团伙并造成伤亡。

跨国走私链

  专家指出,较为宽松的武器政策、与墨西哥相邻的地理位置及售卖环节监管不足,使美国成为墨犯罪集团购买武器首选地。

  在墨西哥,合法购买武器并非易事。该国法律规定,所有枪支都需要在国防部登记,仅少数获得特定许可者才能随身携带枪支,一般民众不得购买高威力武器。据墨国防部数据,2013年至2018年间,超5.5万份个人持枪申请中,仅218份被批准通过。

  而按照美国现行法律,仅持有营业执照的枪支经销商需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无照经销商和私人转让枪支则无须遵守。全美武器商店超过5万家,在一些州,民众甚至能在沃尔玛超市买到枪支。

  美国武器交易监管漏洞为犯罪集团获取武器提供了便利。据《今日美国》报道,该国存在大量以住宅代替店面,且持有合法执照的“家庭作坊”式武器商,其不少经营者疏于背景调查和武器防盗,导致武器流入犯罪团伙手中。

  墨西哥外交部法律顾问亚历杭德罗·赛洛里奥8月14日在《华盛顿邮报》刊文称,武器制造商理应能通过销售数据监测到非正常交易迹象,但它们出于利益考虑,只顾供货而不考虑经销商行为是否合规。

  “蚂蚁式走私”是美墨间枪支走私集团常见的一种策略,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单次购买量小。在购买环节,大量没有犯罪记录的“影子买家”会替犯罪集团购入枪支。在运输环节,这些枪支再由大量过境者分散带入墨西哥,或在美国一侧藏在特殊定制的卡车中,通过贿赂或威胁手段躲过海关检查。

  种种漏洞使美国成为枪支走私源头,而墨西哥并非唯一受害者。联合国2020年发布的世界武器走私调查报告显示,美国还是中美洲、南美洲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走私武器的主要来源国。

挑战背后的巨大利益集团

  墨西哥新拉雷多市人权委员会主席雷蒙多·拉莫斯·巴斯克斯多年来一直持续关注武器走私。新拉雷多市所在的塔毛利帕斯州北部与美国得克萨斯州接壤,连接两州的是美墨枪支走私最主要路线之一,当地犯罪集团为掌控这条“黑钱之路”时常发生冲突。

  巴斯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海关曾放任满载走私武器的卡车从美国驶入该州,部分武器最终被墨方海关收缴。

  “美方理应知道卡车所载何物,他们要求墨西哥打击暴力事件和犯罪集团,却几乎不提这些从美国运来的走私武器。”巴斯克斯说,“只要武器走私仍在继续,就无法彻底解决暴力犯罪问题。如果美国真正在乎墨西哥及美墨边境的安全稳定,那就从武器问题开始处理。”

  美国的枪支制造、买卖和使用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为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提供大量政治捐款。美国党派政治、选票政治、金钱政治的诸多弊端相互交织,使得立法和行政机构难以在枪支管控问题上有所作为,任由事态持续恶化。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8月12日刊文称,墨政府此次上诉,直接挑战了美国武器产业固有观念——武器制造商、进口商和经销商无需为所造所售武器引发的后果负责。美国2005年通过的一项法案也保护它们免受这些指责。

  不过,尽管美国现行法律对武器行业存在庇护,美国仍存在成功起诉武器制造商的先例,表明墨政府胜诉仍具可能性。

  2012年12月,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包括枪手在内共28人丧生,其中20人是儿童。据调查,凶手使用了雷明顿公司制造的AR-15步枪——美国枪击案中的“常客”。多年来,受害者亲属对该公司的起诉受庇护法案阻碍难以推进,直到2019年,该州最高法院以法律未赋予武器制造商进行不道德营销权利为由,最终批准亲属起诉雷明顿公司。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律专家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表示,墨方这起诉讼将会是“艰难一役”,墨方需让法院认同这一观点,即武器制造商生产销售过程的不规范行为与墨西哥暴力事件存在关联,同时对抗美国现行法律对武器行业的庇护。

  在费尔南德斯看来,美国法律并未赋予武器制造商与犯罪集团进行交易的权利,美国海关在控制武器流出上也应负有责任,这两点是有利于墨方的。但最终无论能否胜诉,墨政府此诉引发的讨论,都将为美国控枪法规改革创造舆论优势。

  就在今年3月,民主党掌控的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两项法案,试图加强对枪支销售和转让的背景调查,以减少枪支暴力发生。这两项法案目前正等待参议院审议。

  专家指出,墨西哥境内暴力事件高发仅凭墨西哥一方努力还不够,需要美方进一步规范武器生产销售环节,为武器走私问题承担起监管责任。而且,控枪政策不仅能缓解墨西哥境内非法枪支引发的犯罪问题,同时也能减少美国枪支暴力的发生率,对墨美双方都有好处。

来源:2021年9月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