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中国古典舞“世界说”
  新华网 ( 2021-10-10 06:36:52 ) 来源: 《环球》杂志
 

 

苏海陆在《共此时》中表演剑舞

  “有时候,身体的沟通能够超越语言,比语言的表达更准确。”

《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

  绿林青石间,亭台楼阁处,在柔缓的乐声中,一群剑客侠女轻轻舞动着剑与水袖,仿佛从古画中穿越而来。突然间,音乐变得急促而欢快,剑客侠女的身韵以及他们的剑与水袖也随之变得灵动而富有节奏感……

  这是9月25日在中国和巴西同时上线的《驻巴西使领馆国庆线上招待会暨“心相近 情相融”中巴舞蹈演出》中的第一支舞蹈,名为《共此时》。这一中国国庆特别节目由中国驻巴西使领馆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创意策划,中方表演团队为北京舞蹈学院,巴方表演团队为来自圣保罗贫民社区的帕拉伊索波利斯芭蕾舞团。两国的年轻人用舞蹈这一世界性语汇,将中国与巴西文化于舞姿与韵律之间融合互通,诉说跨越大洋的友好情谊。

  《共此时》的配乐来自电影《贝利:传奇的诞生》,热情洋溢的巴西音乐,与代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特征的雅致袖舞、潇洒剑舞交相辉映,碰撞出的火花令观者耳目一新。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两名演员王念慈和苏海陆与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生们在北京颐和园、紫竹院共同完成了《共此时》的拍摄。这支跨文化舞蹈作品的创作,对于两位舞者来说都是一种有趣也有意义的体验。

  王念慈告诉《环球》杂志记者,一提到巴西,她就想到黄绿这两个颜色,“我喜欢女排,巴西姑娘们的队服就是黄色和绿色的。巴西人就像《共此时》后半段的音乐那样热情。”

  “一开始,觉得中国古典舞和巴西的音乐配起来还是有点‘违和’的,但后来就觉得其实挺有意思,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苏海陆说,“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身法与韵律配上巴西的音乐,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据北京舞蹈学院介绍,中国古典舞其实是一个“年轻”的舞种,因为中国古代的舞蹈未能不间断地传承至今,中国古典舞是上世纪50年代北京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前身)在继承戏曲、武术的基础上,按照舞蹈艺术自身的规律,通过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的因素加以发展,创造出的具有鲜明民族性、舞蹈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古典舞训练体系。

  “正是因为中国古典舞源于多种艺术形式,它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它训练出来的演员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两位舞者对记者说。

  对于巴西观众会否喜爱这支舞蹈,王念慈和苏海陆都很有信心,“他们肯定会喜欢的,古色古香的环境,再加上他们没见过的袖舞和剑舞。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除了太极和武术,原来中国古典舞也那么美。”

  让世界更多人认识和喜欢上中国古典舞及中国文化,是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者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疫情之前,北京舞蹈学院连续多年都会派出巡演团,参与文旅部牵头组织的“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赴欧洲多国进行表演。

  对于其中一次在波兰华沙的演出,苏海陆念念不忘。“当时我们演最经典的《秦王点兵》,技术性特别强,也非常有文化感,演员是兵马俑的形象,音乐是绛州大鼓,演到最后感觉台下都炸场了,锅都要掀了。本来只是演了很多次的一段普通舞蹈,没想到让外国观众感到如此震撼,很多观众都泪流满面。那一刻我自己也被感动了。”

  艺术无国界,中国与巴西的云端共舞以及《秦王点兵》赢得的bravo(叫好声),都体现了舞蹈这一无需语言的艺术形式在文化沟通中所起到的非凡作用。“有时候,身体的沟通能够超越语言,比语言的表达更准确。”王念慈说。

来源:2021年10月0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