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他们,准备把美国政府告上法庭
  新华网 ( 2021-10-11 06:38:14 ) 来源: 《环球》杂志
 

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在图书馆自习

    “当我在6月去申请第二次签证时,美国驻华大使馆正在庆祝同性恋自豪月。我真的无法将这种包容性与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协调起来。自由学术交流是国家间互信的基础。而国际学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权利是应该被保护的。”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我明年就35岁了,所以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有勇气回到学校了。此外,我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所以这14万美元的奖学金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面对美国签证官,俞亮说出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但他接下来听到的,还是那句无情的“对不起,你的签证申请不能被批准”。

  这位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录取的MBA新生,因为“10043号总统令”,两次被签证官拒绝,尽管他的教育和专业背景是金融,攻读的也是商业课程。

  2020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10043号总统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F/J(留学和访问学者)签证。拜登上台后,延续10043号总统令,美方使领馆有权“暂停和限制”所谓“与中国军方有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进入美国学习或开展研究。

  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至少500名中国留学生因为该行政令被拒签,还有更多学生因为一纸禁令望而却步。

  美国驻华大使馆称,10043号总统令仅针对和影响约2%的F/J签证申请者。但据美国乔治城大学估计,每年约有3000至5000名学生受到影响,占美国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中国留学生的16%~27%。

  受10043号总统令影响的赴美学子为此自发建立网站,发起了名为“ANB学术无国界”的行动,并准备对美国政府提起集体诉讼。

  在这一网站上,有一个“拒签故事”专区,俞亮就是在这里写下了他的故事。在谈完拒签过程后,他愤怒地写道:“拜登总统曾经说过,个人不应该成为政治冲突中的谈判筹码,但这正是我的感受。其他受10043影响的有才华、有灵感的中国学生也是如此。当我在6月去申请第二次签证时,美国驻华大使馆正在庆祝同性恋自豪月。我真的无法将这种包容性与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协调起来。自由学术交流是国家间互信的基础。而国际学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权利是应该被保护的。”

翻版“禁穆令”

  10043号总统令的法律根源是212(f),是美国《移民和国籍法》赋予美国总统的一项非常广泛的权力,即可以通过总统公告暂停或限制外国人或某一类外国人进入美国。它确保行政部门面对“对美国构成危险但根据当时法律规定不可排除的外国人”时不必束缚手脚。

  这一法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所谓的“禁穆令”。2017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份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的行政命令,要求未来90天内,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等七国公民入境美国,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入境。这之后,特朗普又签署了第二版和第三版入境限制令。

  特朗普的限制令在美国多个法院受到挑战。2018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以5票支持、4票反对做出裁决,支持了特朗普颁发的第三版“禁穆令”。大法官约翰·罗伯特在裁决书中称,特朗普的总统令完全在总统权力范围之内。特朗普发表声明称,最高法院支持总统有明确权力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最高法院对“禁穆令”的裁决令许多维权人士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这等于支持特朗普可以自由决定谁能进入美国,他有可能会增加更多受限国家。

  10043号总统令被许多人认为是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禁穆令”。被拒签学生团体公布的几百个案例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但还有20%左右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受影响的专业不仅限于理工学科,也包括文科和商科。很多拒签案例甚至没有进入审核环节,申请者在报上院校名称后就被直接出示拒签单,单子上注明的原因就是212(f),并附有10043号总统令的解释文件。

  不仅在美国驻华使领馆,这些院校的申请者即使在周边国家申请,结局同样是拒签。2020年,因为疫情,赵文生在柬埔寨申请美签,去纽约一所大学读金融专业。他现场过签,三天后却得知要行政审查。审查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就读本科院校的名字。一周后,他收到了拒签单,拒签原因是10043号总统令。

  即使以F2和 J2签证申请探亲,来自这些学校的学生也会被拒绝。今年5月,李益兵面签进行不到两分钟,就因曾就读于上面所提到的8所院校之一的敏感专业而被拒签,而他当时的申请理由,是到加州探望已经分居一年多、做访问学者的妻子。

  “10043号总统令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只要你在某校读过书,就直接拒签,这与历史上那些种族、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区别。”有学生在“ANB学术无国界”网站上这样留言。

准备诉讼

  签证无望的学生们最开始在一个名为“积极乐观面对pp10043”的微信群中,讨论关于签证的一切消息。这个微信群的组织者吴优被加州某知名公立大学计算机系博士项目录取,但他不打算申请签证,本科就读于8所院校之一的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拿到签证。

  5月,吴优与20多名中国学生发起“ANB学术无国界”行动,他们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注册同名账号,并开设了中英文网站https://10043.org,希望获得各方的注意。同时,他们准备像反对“禁穆令”的人们一样,发起诉讼挑战这个不公的政策。

  在筹集诉讼经费的海报上,他们这样写道:“今天限制的是来自北航等8个学校和CSC(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同学,谁能保证这个禁令范围不会扩大?今天是STEM学生,谁能保证以后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今日的沉默,是容许无端歧视的开始。”

  在接触了几位美国律师之后,吴优和团队初步暂定美国著名民权和移民律师艾拉·科兹本为代理律师。科兹本曾对50多起有关外国人权利的联邦案件提起诉讼,可能是出于同情,他在咨询阶段并没有收取相关的费用,但表示如果要启动诉讼案,至少需要30万美元。

  目前,“ANB学术无国界”网站公布的筹款数额,略超过10万美元,与30万美元还有很大一截差距。不过,他们仍在积极联系大额捐款和备选律师。

  除了留学梦被中断的学生,关注该事件的还有一些美国大学。康奈尔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教务长温迪·沃尔福德就以大学名义致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出“领事官员正在以一种不平衡和不可预测的态度来解释政策,对国际学生及其就读的美国大学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困惑”。她强调,除非国务院能缩小10043号总统令中所包含的实体范围,领事官员可以用随意、模糊和过度的方式执行特朗普政府的指导政策。

  尽管如此,除了表示可以延期就读或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美国大学所能提供给被拒签留学生的帮助极为有限。

艰难前行

  准备起诉的留学生所要面临的,远不止资金不足和帮助有限。在美国从业多年的几位华人律师向记者表示,通过诉讼来推翻10043号总统令的“难度非常大”。

  朱可亮律师指出,一般来说,只有在美国境内签证被撤销的中国学生才有诉讼资格,在美国境外被拒签的人,不具备诉讼资格,因为保护个人权利的美国宪法在他们身上并不适用。此外,最高法院实际上已经认可了“禁穆令”,同样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的10043号总统令,很难从司法途径上被推翻。

  倪非律师也认为,美国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都以某一法律根基为基础,如果证实8所院校的学生留学结束后就业于中国军工行业,或进入中国政府部门工作,这个所谓的“国家安全”的根基就被美方认为是事实存在的,最高法院很可能因此允许这一行政令存在,尽管它对于某些人是不公平的。

  在曹英律师看来,尽管这一诉讼案胜诉的难度极大,但并非没有可能,“如果美国大学可以加入或进行施压的话,胜算会大一些”;也并非做无用功,“10043号总统令本身过于模糊,通过诉讼,能让美国政府明确或缩小其范围,也是有意义的”。

  如果坚持诉讼,吴优和他的团队面临的可能是极为漫长和艰苦的一段时间。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某一天醒来,听到的是拜登废止这一行政令的振奋消息。但有专家指出,从目前美国国内的情况分析,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太现实。

  正如美国驻华大使馆所称,10043号总统令只影响2%的签证申请者,这意味着它并不会排在拜登政府优先处理事项前列。其次,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移民体系做出了多项政策改变,对这些行政令“拨乱反正”需按合法程序一一进行,而仅是公共意见征求一项,可能就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更何况,废止这一行政令目前来看益处不大,反而会给反对党留下攻击的口实。

  7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此事表明态度: “大量受到10043号总统令影响的莘莘学子自发发起网站,讲述自身被拒签的经历,呼吁维护学术自由,这是美方应当正视的声音。”“我们敦促美方正视并重新审议这一问题,停止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限制打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7月26日,中美天津会谈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给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前一份清单中,包括“取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后一份清单里,“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也赫然在列。

  这些表态,给了“ANB无国界行动”的组织者们一些信心,证明他们的行动已经“被看见”。他们希望,随着越来越多人的“看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真正开始这一场艰难的维权行程。

  (文中俞亮、赵文生、李益兵、吴优均为化名)

来源:2021年10月0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