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中俄边境寻虎人
  新华网 ( 2021-11-06 06:57:20 ) 来源: 《环球》杂志
 

 

红外相机拍摄的野生东北虎画面(WCS供图)

  虽然早已没有了最初见到野生动物的那份兴奋,但他们仍在向着虎山前行。每天陪着这些守护者的,只有长白山脉的皑皑白雪。

《环球》杂志记者/张海鑫

  前一天叼走一家农户的一只牧羊犬之后,“肇事”东北虎第二天去而复返,在院外不停地踱步,目标瞄准了这家农户仅剩的最后一只牧羊犬。

  在珲春市杨泡乡依力哈达村南沟,任毅2016年7月第一次见到东北虎,“那是一只刚成年离开母虎的东北虎,兴许是捕猎技巧尚不成熟,它盯上了比较容易得手的猎物——农户的牧羊犬。当我们接到农户报案跟随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赶到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场景。”

  也许是感觉到了危险来临,在院外徘徊了一阵,这只东北虎悻悻地离开,向密林奔去。

  近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宣布了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首批国家公园之一,而任毅已经驻扎在此12年。2009年,任毅走出大学校园,学习生物工程专业的他本该进入某个实验室,却一头扎进旷野,成为了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一员。

偏向虎山行

  吉林省珲春市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东北虎在这里不用办护照,便可翻山越岭,往来于中国的长白山林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丛林之间。

  明知山有虎,但要在野外监测到野生东北虎,却并非易事。为了弄清楚东北虎的种群数量与分布,2009年,WCS与吉林省林业厅合作进行有蹄类种群数量的联合调查。这也是任毅第一次参与野外调查。

  冬季的珲春,空气的颗粒似乎被寒冷镶上了粗糙的边,在人们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婆娑。当人们都缩在屋里不愿外出时,却是野生动物保护学者们开展野外踏勘的最佳时机,因为山上厚厚的积雪可以清晰地记录下野生动物的活动路线。

  “野外的雪地并不像滑雪场的雪那般轻盈,特别是我们踏勘所走的样线位于珲春岭,很多阴面调查区域日照时间短,积雪层层压下来,质量很大。在一些‘风窝子’里,积雪能达到成年人大腿根的地方。”如今回忆起第一次野外调查,任毅印象最深的,就是2009年珲春的雪很大。

  “我们通常3人一组,每天要完成一段规划好的样线踏勘。”任毅说,“有一次,我跟队友早晨9点就进山了,因为有些地方积雪太厚,只能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人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中午12点多,我们用脚在雪地上踩出一小片空地,停下来简单吃了点带着的补给。行进的时候因为身体一直在做功,并没有感觉很冷,但停下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一直打战,完全没办法控制,那大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失温。”

  边境城市的落日来得早,下午才三四点钟,太阳已经开始西沉,如果天黑之前不能赶回驻扎的营地会非常危险,任毅他们不得不选择折返,回到营地也已经晚上9点多了。算下来,一天12个小时的行进,只走了10多公里。

  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冻一整天,晚上回到镇上旅店洗漱,任毅觉得水管里流出来的冷水都很温。“我们有些没经验的同事,回去用热水洗了手,结果被烫伤了。人长时间处在低温的状态,进到温水里都会觉得烫,所以很容易被烫伤。”

  这是大自然给任毅上的第一堂课。经过12年的历练,任毅如今已经成长为WCS东北虎种群恢复与保护项目的主管。

猛虎归山

  GPS、指南针、测量卷尺、收集动物粪便的样本带……这是任毅和同伴每次野外作业的装备。“野生动物都非常警觉,所以很难在野外见到它们。这么多年来最熟悉的倒是各种动物的蹄印和粪便,这些信息可以透露出这一带都分布有哪些动物种群以及动物们的健康状况如何。”任毅笑着说。

  WCS从2000年初开始联合珲春当地保护部门开展清山清套工作,并在2009年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SMART巡护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消除了栖息地内对老虎的各类威胁因素,包括猎套对东北虎的直接威胁以及盗猎引起的猎物匮乏等间接威胁。

  据介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仅分布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100多年前,中国东北地区“众山皆有虎”。但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森林面积缩小和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特别是虎、豹数量急剧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野生东北虎豹基本销声匿迹。

  “这些年中国境内以及中俄联合做过很多次种群调查了,之前很少能观察到老虎的足迹,但现在却多了起来,这是让我们非常欣慰的,说明老虎回来了。”任毅说。

  近年来,野生东北虎频频出没也印证了任毅的说法。中俄跨境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数量持续增长,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

  2013年秋,在珲春,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雌虎带4个虎崽的画面。夜幕中,成年雌性东北虎从容地走过镜头,后面跟着幼虎们。2014年11月,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远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野生东北虎的正面视频。这只东北虎双目有神,四肢粗壮,体形健硕,威风凛凛。2016年,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5次发现东北虎踪迹。这标志着野生东北虎繁殖家域已呈现出由中俄边境向长白山内陆扩散的趋势。

  “现在的野生东北虎种群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两个区域,即锡霍特山脉和俄罗斯豹之地国家公园中,但这两个区域之间被城市隔开,形成了地域上的孤岛。”任毅说。

  北京师范大学和俄罗斯豹之地国家公园的最新联合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中俄跨境区域内的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分布范围不足6000平方公里,生存着至少38只东北虎和91只东北豹,已超出资源承载能力。这些虎、豹在俄罗斯境内并无他路可去,向中国内陆扩散是唯一出路。

  “国内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成立恰好承接了这一需求。未来随着国家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俄罗斯一侧的东北虎也可能长期在此安家,从我们的红外相机监测到的图像来看,已经有一些过境的东北虎在这里落户了。2013年至今,WCS在珲春保护区内监测到45只东北虎,其中包含6个虎家庭,最多的家庭有4只幼虎。”任毅说。

  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最新披露的数据也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整体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

  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介绍,东北虎豹正呈现明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趋势,向西已扩散到吉林蛟河、舒兰一带,向北扩散至密江、饶河一线,建设野生东北虎豹繁殖扩散种源地的试点目标已初步实现。

人虎共生之路

  今年4月23日,一声虎啸打破了黑龙江省鸡西市临湖村的宁静。随后因在网络持续发酵,这只闯入临湖村的东北虎“完达山1号”被更多人熟知。

  “人兽冲突实际上是每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任毅说,“比如珲春的春天5月才刚刚开始,村民们养殖的延边黄牛每年的5~10月大多都会在山上散养,就会发生黄牛被野生动物猎咬的情况,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农户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等破坏,就在田地周围装拦截铁丝网,或者是放置一些猎套。”

  “居民们的想法很单纯,但这会给野生动物带来很大危险,我们曾经救助过被铁丝网缠住的野生动物,包括野猪、黑熊等。但保护野生动物光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探索人兽共处的途径。”任毅说。

  WCS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就在今年5月,WCS推动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成立第一支社区共管巡护队,“社区共管”开辟了反盗猎工作的新思路,通过“社区共管”的方式,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与居民共同建立起野生动物保护的巡护体制,提高了社区参与保护的意识及能力。

  政府职能部门除实施损害补偿制度之外,也在探索让农户直接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能够从中获益。比如,在珲春,林业部门帮助农民发展养蜂业,为农民提供蜜蜂和蜂箱,农民利用农闲季节组成保护野生动物巡护队;在汪清,将红松果林承包与保护虎豹结合,红松果林的承包人也负责本区域内的虎豹保护巡护任务。

  现在,珲春出现了很多农民巡护队,他们当中有一些以前是猎人,现在却成了山林守护者。

  十几年的工作,任毅说不清他们趟风冒雪走过了多少里山路,也没计算过究竟清缴过多少猎套,虽然早已没有了最初见到野生动物的那份兴奋,但他们仍在向着虎山前行。每天陪着这些守护者的,只有长白山脉的皑皑白雪。

  虽然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尤其是看到雪地上东北虎的大脚印里,偶尔会嵌套着一些小脚印,那是幼虎跟随母虎前进时留下的。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东北虎家族选择留在这里。

来源:2021年11月0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