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格拉斯哥大会:行动重于承诺
  新华网 ( 2021-11-17 06:52:48 ) 来源: 《环球》杂志
 

11月9日拍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内的一处宣传海报

  过去的气候承诺和行动主要是大国引领和主导,但此次大会在气候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召开,各方均展现出雄心,加强了承诺和行动。

韩一元

  “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1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指出。

  此次大会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举办地为英国格拉斯哥。国际社会期待各方尤其是发达国家能真正落实减排承诺,共同行动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此前,多国已为气候治理问题作出过不少探索,但很多棘手难题依然存在,格拉斯哥大会将带来哪些实质层面的改变?

解决核心遗留问题到了最后时限

  此次大会重点是解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就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指导和安排。不过,它只是一个制度框架,随后举行的数次气候大会都围绕其具体实施规则进行谈判,终于在2018年12月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如期达成了长达100多页的规则手册。但是,有关协定第六条市场机制方面的实施细则一直未获进展,遗留至今。

  《巴黎协定》允许各国通过碳市场按照其允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交易,并承认有必要就此问题制定全球规则,各缔约国需通过谈判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核算机制。当前,协定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市场机制由于涉及经济利益,各方仍存在严重分歧。

  格拉斯哥大会是解决这一核心遗留问题的最后时限。建立起成熟、公平的市场机制,是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

“消极国家”改变姿态

  在此前相关会议和机制基础上,此次大会力争所有人都行动起来。过去的气候承诺和行动主要是大国引领和主导,但此次大会在气候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召开,各方均展现出雄心,加强了承诺和行动。

  印度、泰国、尼泊尔、尼日利亚和越南等做出了新的净零承诺,至此全球经济的90%都被净零承诺覆盖,另有多国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或宣布新长期战略。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原本一直拒绝设立净零碳排放的时间表,但此次大会上总理莫迪宣布将2070年作为印度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时间。

  巴西近年来一直因消极的气候政策在国际社会广受诟病,特别是自2019年总统博索纳罗上任以来,亚马逊森林砍伐激增,影响恶劣。但在此次大会上,巴西不仅宣布将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的新承诺,还加入了《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扭转土地退化状况。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已有100余个国家加入该宣言,代表了全球90%以上的森林面积。全球领导人承诺将投入约12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和72亿美元的私人资金,用于保护和恢复森林,帮助释放森林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潜力。

  2021年下半年,全球能源价格猛涨,煤炭和天然气都出现供不应求状况,各国均面临电力供应可能短缺的巨大压力。问题背后,既有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各国逐渐复工复产带来的供需失衡,也有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推进,传统能源投资逐步退出,绿色能源体系尚未成熟,一时无法补足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缺口等因素。

  煤炭是气候变化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单一来源,如何“退煤”,停止使用煤炭,是格拉斯哥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在此次大会之前,中国、日本、韩国相继宣布,将不再为新的海外煤电项目提供资金。在大会上,数十个中小国家承诺逐步淘汰煤炭,其中波兰、越南、埃及和智利等仍是目前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尤其是波兰,作为欧洲最后一个煤炭大国,目前其70%的电力来自煤炭,因其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过去一直受到欧洲国家批评。

  印度、巴西、波兰等国的态度转变,背后虽有国际压力、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但其承诺和行动本身也将对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助力。在人类面临的共同生存威胁日益紧迫之际,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站在地球村的高度思考未来和采取行动,形成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国际能源署署长认为,各方承诺倘若全面落实,人类有望在本世界末将气候升温幅度控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8℃以内。

兑现承诺压力剧增

  直面资金承诺,是很重要的一个看点。据联合国统计,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问题上的历史责任较低,但其承受了更多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相关灾害的损失。目前,发展中国家承受的相关经济损失已达高收入国家的3倍。而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预计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适应成本将在2030年达到3000亿美元,2050年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

  发达国家曾作出承诺,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联合国任命的一个独立气候资金专家小组2020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这一承诺是“整个国际气候金融体系的基石”。但发达国家迟迟未能履行这一承诺。经合组织证实,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支持2019年仅为796亿美元,1000亿美元的承诺预计迟至2023年才能实现。

  在格拉斯哥大会上,来自孟加拉国、安提瓜和巴布达等临海国和小岛国的领导人强烈要求讨论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损失和破坏。他们的积极发声让人们更加注意到那些对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微乎其微,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的国家。为此,联合国正积极奔走协调,敦促捐助国和多边开发银行把专门用于帮助各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份额从目前的21%提高到50%。

  美国《外交》杂志日前发表文章说:“富裕国家应遵守《巴黎协定》,对贫困国家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永久性损失和损害给予补偿。过去5年,几乎没有进展。因此,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增加实质性内容,比如保证资金到位等措施,才是富裕国家认真对待其气候债务的真正表现。”

绿色发展加速前行

  聚焦绿色复苏,是多方持续关注的一大话题。过去的气候议题主要是环保领域的专业问题,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造成的“系统性危机”愈益临近,各方愈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直接关联,开始寻求通过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变革,创造就业机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此次大会上,数十国启动了《格拉斯哥突破议程》,该议程将促使各国和企业共同努力,承诺10年内共同加快开发部署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清洁技术和可持续解决方案,帮助全球以更快、更低成本、更轻松的方式向清洁经济过渡。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正推进其“突破性能源催化剂计划”,将重点资助绿氢、直接空气捕获、能源储存等领域。美国能源部报告称,虽然大多数能源行业在2020年遭遇失业潮,但风力发电、电池存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等行业在疫情期间保持增长。国际能源署估计,在全球范围内,到2030年,转向净零经济将在全球能源、建筑和汽车行业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65%将是高技能工作。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无疑将加速全球绿色发展的进程。

  雄心重要,但贵在落实。当前,由于各方历史处境和发展阶段存在巨大差异,尚有诸多分歧待弥合。比如,多方就市场机制争论不休,沙特、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要求降低迅速摆脱化石燃料的目标,一些富裕国家质疑是否应向较贫穷国家提供更多资金,美国相关机构报告称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紧张局势加剧,等等。不管怎样,《巴黎协定》前景如何,人类未来命运走向何处,还需看各方是否能最大限度凝聚团结,将目标转化为行动。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

来源:2021年11月1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