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中国:回收处理前景可期
  新华网 ( 2021-12-16 07:29:39 ) 来源: 《环球》杂志
 

 

3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卞振锋教授在展示经过“光

催化贵金属溶解”技术处理前后的电子设备废弃物,右为处理后的电子设备废弃物

  总的来看,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已从早期的注重末端管控向预防和资源回收再利用转变,且政策导向越来越集中于生产源,未来生产者将承担更多的回收责任。

田慧芳

  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是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子产品报废数量整体也呈大规模上升趋势。

  电子垃圾是“特殊垃圾”,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属性,如果回收利用得当,可再创造价值,因此如何加强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取得长足发展

  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中国的主要电子产品包含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固定电话、手机、监视器等14类。

  当前,中国电子电器消费市场已经由数量增长转为存量升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9年,城镇居民空调、洗衣机、冰箱、彩电每百户保有量分别为128.6 台、95.7 台、98 台、123.8 台。

  而智能化、科技化时代的来临加速了电子电器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和报废速度,居民对于老旧电子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和智能、绿色等电子电器产品升级需求渐趋明显。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14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数量超过6亿台。

  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主要分为回收、拆解和精炼处理三个环节。回收处理行业上游主要是居民及回收机构,下游主要是二手市场以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市场。

  在电子废弃物监管和设施扩展的推动下,中国正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在回收能力和质量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四电一脑”产品(被弃置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打印机、扫描器及显示器等)的实际收集和再循环率达40%,如果按照国际电子废弃物分类的54种产品,中国的回收和再循环率约为15%,高于亚洲11.7%的平均水平。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9个省份的94家处理企业实际开展了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拆解处理活动,共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417.1万台(套),同比增长3.9%。拆解量最大的5个省份依次为浙江、河南、四川、安徽、河北,占拆解处理总量的38.2%。

  从电子垃圾中回收的物品,包括塑料、金属和玻璃等成分。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9年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拆解处理产物占比最高的为彩色玻璃,占比32.5%;其次是塑料,占比21.3%;再次是铁及其合金,占比21.3%。

  根据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和再生资源信息网的数据,2011~2018年中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价值已从5764亿元上升到8705亿元,年均增长突破6%。2019 年可再生资源回收量达3.45亿吨,同比增长7.1%。

政策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国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及其2019年修正版等,以规范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还不断完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政策,建立了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资金补贴制度。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的109家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企业被纳入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四电一脑”合计年处理能力约为1.6亿台。

  自2016年起,中国还大力推进回收模式的创新,包括“家电以旧换新”、互联网+回收、两网融合发展、新型交易平台、智能回收模式等,并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回收公司。这些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推动再生资源回收。

  2019年,生态环境部筛选了“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目标是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将垃圾产生量降到最低,加强回收利用,并确保排放到环境中的垃圾无害。

  2021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到 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到2035年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支持电子电器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方式建立回收体系,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提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除了对内加大回收力度外,中国还加强了对电子废弃物进口的管理。自2019 年7月1 日起,废钢铁、铜废碎料、铝废碎料等8 个品种固体废物实施进口审批。自2019 年12 月31 日起,不锈钢废碎料、钛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 个品种的固体废物被列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进一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将禁止任何形式的固体废物进口,进一步加快了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步伐。

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大缩短了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旧电子设备处置需求,为回收再利用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可以预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将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发展和创新机会。比如IT资产处置 (ITAD) 服务将兴起。10多年来,IT 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投资激增了10倍。随着这些 IT 资产接近其使用寿命,亟待有效的回收和恢复技术。擦除所有数据后,IT资产可以重新用于商业运营或二次使用。

  此外,从产品制造到消费和处置,有效的“跟踪和追踪”技术将提高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可见性,允许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有效使用、回收和再利用。中长期内,全球战略性资源供应有限,也急需有效的回收解决方案提升对电子垃圾中稀有金属的提取和精炼,这一行业的附加值和前景可期。

  但中国电子垃圾回收行业发展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是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低,回收成本居高不下。大企业可以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及金融公司合作,获得充足、高质量的货源,小企业则主要采取走街串巷式的零散回收行为,家庭作坊、旧货市场成了许多电子垃圾的容纳所,被不规范处理之后再次流通,出现来源非法化、拆解不合规、流向不可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行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是回收处理技术不足。电子废弃物的材料组成和结合方式复杂,处置起来比较困难。而中国在电子回收领域起步较晚,技术很大程度上从国外引进,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

  三是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也是环保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目前主管部门尚缺乏对“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准入和运营行为的系统、规范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回收市场价格不透明,阻碍了公众和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此外,支持“互联网+”回收发展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从生产设计、投入使用到优质体验还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

  总的来看,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也已从早期的注重末端管控向预防和资源回收再利用转变,且政策导向越来越集中于生产源,未来生产者将承担更多的回收责任。

  未来,还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垃圾回收和监管法规,打造高新技术行业、回收行业、金融行业、电商和基层社区的联动信息共享平台,引导绿色金融流向回收行业,特别是加大对先进回收和精炼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帮助国家从电子垃圾回收中获取更多珍贵原材料,缓解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2021年12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