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防止资源危机常态化要做什么
  新华网 ( 2021-12-30 06:58:19 ) 来源: 《环球》杂志
 

 

2021年10月9日,车辆在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设立的Enel X快充站充电

    全球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各国在《巴黎协定》倡导下积极推进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才会有效缩短这一进程,否则就会进一步加剧能源市场的动荡,资源危机也将成为长时间伴随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

马涛

  眼下,全球正在经历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能源危机。在全球应对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未来能源危机或许会成为一种常态。

  《新地图:能源、气候和国家冲突》的作者丹尼尔·耶金说:“能源转型的复杂性给了人类警示性信息。”

  2021年,全球气候持续异常,使得多个区域农作物产收受到极大影响。于是,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电荒、气荒、粮荒等资源危机,给世界经济与国际安全稳定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油、电、气为什么荒?

  各种资源“荒”的直接逻辑是供给不足造成的,而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西方的主要油气生产商,如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为了减少碳排放,其有限的可供出口的油气资源变得愈加紧张,价格也随之上涨。

  第二,对化石能源的投资不足是造成供应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多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电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上,导致对传统化石能源投资减少,这也是能源转型过程对传统能源发展造成的“阵痛”。

  第三,以电力开发为例,202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缓慢的风速和较小的降水量,致使其风和水的发电量异常低,也导致了电价的飙升。

  第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间的产能转移,导致部分国家一度出现能源需求过度上涨的现象。

  第五,极端天气频发,使得各国对电力和天然气等能源需求大幅上升,同时风能和太阳能受天气影响供给不足,导致电荒、气荒等事件频繁发生。

  第六,缺乏有效的全球资源治理是造成电荒、气荒等现象频发的制度因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是酿成资源危机的重要需求侧原因。国家间因资源所形成的地缘政治则是资源供需矛盾政治利益纷争的结果,国家间对资源的利益之争将会加剧全球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全球资源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制定完整的制度性公约,并能够约束各国遵守公约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气候变化和疫情蔓延下的粮荒

  在气候变化和疫情蔓延的双重影响下,粮食危机让很多国家忧心忡忡。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是影响粮食种植和收获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激增,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高温干旱与洪水泛滥在全球多个地区交织出现,加之蝗虫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巨大破坏,使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造成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近些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并没有出现减轻的迹象,这也预示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造成的风险短期内不会消失。

  “新冠肺炎疫情也增加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对粮食储备不足的欠发达国家而言,出现粮荒的可能性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都会进行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各国粮食储备战略不尽相同。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民众极易对粮食和食品囤积居奇,造成粮食市场秩序紊乱。此外,粮食和食品贸易不能正常运行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加强粮食和食品的过境检疫检验,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疫情影响粮食贸易的风险。”

资源危机常态化?

  在能源危机和能源革命的双重影响下,全球能源供给和需求将会发生结构性变化。若想确保不频繁发生电荒、气荒等危机,就需要新能源替代供给充足,这也是能源革命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然,能源革命也导致全球能源系统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不久前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达成决议文件,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该文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也反映了结束化石燃料补贴、逐步淘汰煤炭、为碳定价、兑现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承诺的时间节点的到来。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势在必行,面对能源系统的不稳定性,需要利用新技术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脆弱性等问题。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的动荡为全球资源危机增加了潜在风险,也反映出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战略对抗。比如,欧洲天然气短缺加剧了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对“北溪-2”管道投产许可的战略博弈。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能源开发与生产带来了极大困境,这也是造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

  未来,世界各国若能携手消除以上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全球范围内发生电荒、气荒等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总之,在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博弈将长期客观存在。其中,全球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各国在《巴黎协定》倡导下积极推进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才会有效缩短这一进程,否则就会进一步加剧能源市场的动荡,资源危机也将成为长时间伴随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

  当然,全球能源转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这是减少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唯一途径。2022年,只有各国人民通力合作、积极进行全球资源治理,才能最小化气荒、电荒和粮荒等现象的发生概率,努力使其变得不那么普遍和严重。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21年12月2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