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数字移民会造成现实世界的大萧条吗
  新华网 ( 2022-01-10 15:30:17 ) 来源: 《环球》杂志
 

游戏《魔兽世界》给了玩家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体验

  “哪怕人类中的大部分可以进入元宇宙,还是会有一小批人必须留在外面,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这一小批人是谁,他们是否自愿,他们有多少权力和权利,值得我们深思。”

《环球》杂志记者/张海鑫 彭茜 吴美娜

  想象有一天,有一种设备,可以拷贝人类的意识,你不再需要依附于现实肉体而存活,你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还是虚拟世界中,你会怎么选?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像是重演了一次罗伯特·诺奇克的“体验机器”思想实验。试想,神经科学家创造了一个“体验机”可以在你的余生中模拟愉快的体验,甚至达到模拟与现实体验难以区分的程度,我们有理由不生活在机器里吗?

  “如果在元宇宙中能轻易获得富足精彩的生活,谁又愿意出来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呢?”作家王侃瑜话锋一转,“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哪怕人类中的大部分可以进入元宇宙,还是会有一小批人必须留在外面,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难道人类愿意像《黑客帝国》中那样让机器掌握自己的生死?),这一小批人是谁,他们是否自愿,他们有多少权力和权利,值得我们深思。”

  在科幻作家张冉看来,这一小批人来自思想者。“若人类拥有向元宇宙永久移民的能力,世界会分化成两个相对隔绝的半球,思想者维持世界运转,享乐者获得永生。因为正像罗伯特·诺奇克在思想实验中指出的那样,接入体验机器会使我们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比起虚拟世界的幸福与享受,我们在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所有可能的痛苦与不幸,是我们(思想者)收获真实自我所付出的代价。”

  那么,假如人类实现了大规模数字移民,现实世界会不会真的变成《黑客帝国》中那样的废弃之地,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呢?

  “当然会!”科幻作家阿缺表示,人类大规模的电子化,数据上传,这类作品在科幻中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类似作品都会描写人类活动减少后,城市萧条,而自然茂盛的景象。

  “如果像某些科幻电影所描述的,所有人每天躺在连接椅上上网,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完全不下线,现实世界当然会大萧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直言,这基本不可能。在他看来,元宇宙的威力没那么大,它不过是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又一次新的应用。从互联网开始勃兴起,类似耸人听闻的故事,人们听得够多了。极端的敌托邦、机器国,当然要时刻警惕,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

  刘永谋进一步表示,《黑客帝国》中的元宇宙场景,是机器人强迫人类、奴役人类造成的。可能有极少数人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但作为一个生物种群,人类不会认为那样生活是幸福的。“因此,我的态度是:机器人技术要发展,元宇宙技术要发展,而人类要尽所有可能去控制新科技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明确,元宇宙呈现的是虚实交融的混合状态。”中南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吕鹏解释,元宇宙促进了人的自由。人作为生命体,需要通过劳动实践体现生命价值。元宇宙通过大量剧本设计,促进了个体劳动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属性自由。其次,元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平等。通过数字赋能、元宇宙赋能,个体能够消除自身在生物属性、长相方面的差异,在此方面实现社会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遏制不平等的来源问题。第三,元宇宙不会带来真实世界的大萧条。元宇宙将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新的技术要素,参与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元宇宙世界与真实世界各有分工,互相并不能取代对方。

  “有人认为,元宇宙不是空间而是时间的概念,即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人类感到虚拟空间的意义超过了现实生活。”科幻作家韩松认为,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来过渡。实际上,像《头号玩家》那样的元宇宙想要变成现实并不能太乐观。至少,它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很多准备。比如,要解决芯片荒的问题,以及算力和电力的问题等,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然,如果有那么一天人都进元宇宙了,外面的汽车停了,工厂也停了,也就可以把能源都转移进来了。今后如果核聚变能实现突破,或许可以支持它需要的能源。但还有很多感官的模拟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可不是戴个头盔就能搞定,它甚至是需要神经科学取得大突破的。

  韩松补充说,科幻有一个特点,凡是它预言的大概率都会出现,但出现的都要比预言的时间晚,比如太阳系航行自由、超级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物联网、3D打印、自动驾驶,都没有在预期时间内出现或达到预期效果。元宇宙也是这样,总的来讲它还比较远。“目前人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现实世界的问题上吧:经济、人口、就业、贫富差距、生态、科技进步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现实世界得到解决。”

来源:2022年1月1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