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美国军费,涨之有“道”?
  新华网 ( 2022-03-15 06:25:43 ) 来源: 《环球》杂志
 

 

2月11日,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右一)和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右二)与美军士兵交谈

    美通过渲染“大国威胁”提高防务预算的做法,进一步暴露其因冷战零和思维而扭曲的安全观,将加剧大国间本已存在的“安全困境”,对维护地区和全球战略稳定起到负面示范效应。

季澄

  据多家外媒近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将向国会提出20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高额国防预算申请。据悉,美国国防部有望获得约7730亿美元预算资金,加上其他机构开展国防活动所需款项,美国2023财年国防预算预计将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

  近年来,美国政府持续推高本国国防预算水平,试图在所谓“大国竞争”日趋复杂激烈的大背景下,以美国国防战略重心由“反恐战争”转向聚焦持久高强度大国军事竞争与对抗为牵引,加大对新型作战概念、现代化武器装备以及全球军力部署调整的支持与投入,进而塑造一支兼具杀伤力、适应力与创新力的联合部队,慑止并击败“势均力敌”的对手对美国及其盟友利益的“侵犯”,巩固美全球军事优势地位。

  然而,国防预算的持续上扬并不代表资源分配效率的同步提升,美国国防预算编制进程中的固有缺陷,难以在短期内通过片面追加投资额度方式予以解决。更何况,刻意渲染“大国威胁”,营造“战争即将到来”的假象以获取高额国防预算,是美国的一贯伎俩,此举势必加剧大国间军备竞赛步伐,不利于地区及全球和平与稳定大局。

聚焦重点领域

  一般情况下,美国国防预算主要由基础国防预算和海外军费预算两大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涵盖军事人员工资、装备采购、研发测试与评估等费用,后者主要包括海外军事行动、联合军演、海外基地建设和军事援助等费用。据悉,美国2023财年国防预算将以扶持重点军种、新型作战域和核力量现代化项目为突破口,锻造“核常并重”的军事打击与火力毁伤能力。

  首先,扩充舰艇数量与规模,助美海军“重返制海”。作为传统海权大国,美国深知制海权对实施全域介入、海上威慑、力量投送和海上安保等一系列行动的重要性。与地区国家海上力量的系统性崛起相比,美对全球重点海域和关键海上航道的控制力却渐趋弱化。据此,美海军于2017年发布题为《重返制海》的战略文件,并与美海军陆战队一道推出“分布式海上作战”“远征前沿基地作战”和“对抗性环境中的濒海作战”等概念,企图在巩固相关海域制海权的基础上,强化对濒海地区和陆上事务的态势塑造能力。

  在作战概念的更新与运用过程中,美海军舰艇数量不足,无法适应高强度海上竞争与对抗的短板逐渐暴露。在今年2月举行的美国海军年会上,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代正式提出“513舰”未来兵力架构,以取代因特朗普执政后期五角大楼高层人事动荡而搁浅的“355舰”方案。根据规划,美海军将由363艘有人舰艇和150艘无人舰艇组成,大体包括12艘航空母舰、9艘大型两栖攻击舰、20艘船坞登陆舰、60艘驱逐舰、50艘护卫舰、70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100艘各型作战支援舰艇,以及150艘无人舰艇,旨在通过有人舰艇、无人舰艇和空天力量间的协同配合,尽快熟悉掌握新的海战模式。

  其次,建立太空军弹性架构,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美太空军高层普遍认为,美面临的太空安全环境在过去三十年经历了复杂且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太空主要行为体实力的显著增长正加速“侵蚀”美太空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太空在美未来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愈发多元,确保太空军事资产免遭他国“袭扰”成为美军重大安全关切。

  对此,美太空系统司令部执行主任乔伊·怀特在近期出席太空研讨会时宣布,美太空军司令部将在2026年前后搭建全新的、更具弹性的分布式架构,为太空军提供“最大作战能力”;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亦将建立弹性架构置于2022年美太空军急需着手应对的七大优先事项之首。在具体实施中,太空军将以组织结构(注:美太空军由太空作战司令部、太空系统司令部和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组成)调整为抓手,以减轻官僚主义、扩大行业参与度和对关键任务领域的关注度。同时,太空军预算与规划负责人表示,将设法在2023财年国防预算中为太空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第三,推进核武器现代化,夯实美战略威慑力量的基石。目前,美“三位一体”核力量总体架构仍有赖冷战时期的“遗产”。以“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和“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为代表的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存在超期服役、老化严重等问题,导致美战略威慑的可靠性与灵活性大打折扣。美国国防部负责制定核政策的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就任伊始便明确表态,美不会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纳入核政策选项,暗示美不会放弃“主动性”“进取性”核主张。同时,美将基于战略而非成本驱动,坚定推进核武器现代化项目,构建新“三位一体”战略威慑力量。

  陆基方面,美新型陆基弹道导弹已于2021年在“建模和仿真环境”中成功试飞,并将在2023年正式试飞,预计分别在2029年和2036年形成初始和全面作战能力;海基方面,已开工建造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将逐次取代拟于2031年全部退役的“俄亥俄”级潜艇,“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的更新型号也将陆续问世;空基方面,单价为6.4亿美元的B-21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原型机建造工作已全面展开,并有望在2025年列装部队,以取代服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B-52战略轰炸机。

映射战略转型

  美国国防预算长期保持高位运行状态,除部分资金用于研发更新武器装备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国防战略已进入调整与转型的“深水区”,美对大国军事竞争与对抗的认知亦迈向新阶段。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推出旨在应对地区大国崛起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加速将防务与军事关注重点由中东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基于威胁”而非“基于能力”再次成为主导美国国防与军事发展走向的逻辑基础。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声称,要在2020年前将60%的美海、空兵力部署至亚太地区。此外,美还通过在澳大利亚达尔文轮换部署海军陆战队等方式,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动态军力存在。

  特朗普政府时期,以2017年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为标志,美正式将国防战略重心由应对恐怖主义和突发事件转向所谓“大国竞争”,明确美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战略将由以往“惩戒性威慑”转为“拒止性威慑”,即寻求通过增加对手实施军事行动的成本来阻止冲突升级,打击对手的军心士气。“太平洋威慑计划”于2020年7月以单列条款形式出现在“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以来,其已成为五角大楼落实美“印太战略”愿景与目标,加速推进美全球军事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的法理依据与理论支撑。

  2021年12月底,拜登总统正式签署总额为7682亿美元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相较2021财年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7400亿美元用于国防项目预算,278亿美元用于核武器项目,3.78亿美元用于与国防相关的其他活动。备受外界关注的“太平洋威慑计划”所获资金也由最初的50亿美元上升至71亿美元,表明拜登政府基本认可前任政府对美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的判断,企图凭借先进作战概念、精良武器装备、充足预算支撑和独有联盟体系,强化针对主要对手的军事威慑,确保自身主导性优势地位。

  对于即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战略界部分人士预计,拜登政府或将打破有限战争框架束缚,转而采取一种新型大国战争制胜理论,通过施加系列惩戒性行动,为与竞争对手展开持久且激烈的对抗做足准备。在作战力量筹划方面,美将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为标准,评估各军种发展方向及所需资源。

两大难题

  现阶段,美国国防预算仍面临两大棘手难题,采取“大水漫灌”持续追加预算总额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其一,美难以在确保军队总体规模与寻求现代化之间保持平衡。数据显示,受供应链危机、油价飙升及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美2021年度通货膨胀率约为7%,为40年来最高水平,意味着美维持同等兵力规模所需费用将以每年高于通胀率2%至3%的速度增长,这势必会压缩本应用于完成武器装备迭代更新的预算空间。

  其二,美对研发实验领域和采购领域的预算分配失调,恐迟滞美军现代化进程。美军2022财年投入研发实验的资金较2021财年增长约67亿美元,涨幅为4.4%。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军2022财年采购资金同比实际下降7.3%,是2013财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战机采购、舰船建造与改装预算均明显低于预期。如何顺利实现从装备研发到采购的过渡,是美国在2023财年亟待解决的课题。

  正如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波波夫所说,“美国需要维持即将与俄罗斯等大国发生‘不可避免的战争’这一假象,来为其巨额国防军算做解释。”美通过渲染“大国威胁”提高防务预算的做法,进一步暴露其因冷战零和思维而扭曲的安全观,将加剧大国间本已存在的“安全困境”,也会对维护地区和全球战略稳定起到负面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军事科学院)

来源:2022年3月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