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寻找“坚忍”号
  新华网 ( 2022-04-11 10:44:27 ) 来源: 《环球》杂志
 

威德尔海的冰山

    “坚忍”号的沉没,击碎了探险队队长沙克尔顿让人类首次穿越南极大陆的梦想,却成就了他让每个队员都活着回去的坚忍求生传奇。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诗平 编辑/乐艳娜

  1915年10月27日,在被南极威德尔海的浮冰围困281天之后,“坚忍”号(Endurance)再无回天之力,彻底被浮冰击垮。海水涌入船内,船上的28名英国南极探险队队员只能弃船,撤到浮冰之上。20多天后,“坚忍”号沉入海底。

  “坚忍”号的沉没,击碎了探险队队长沙克尔顿让人类首次穿越南极大陆的梦想,却成就了他让每个队员都活着回去的坚忍求生传奇。

  将近107年之后,2022年3月9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世界:“坚忍”号找到了!

  在由英国慈善机构福克兰海事遗产信托基金组织并资助的“‘坚忍’号2022”项目中,无人潜水器在威德尔海水下3000余米处,拍摄到了“坚忍”号残骸的最新影像。影像显示,这艘沉船依然保存相对完好。

  “坚忍”号是南极地区最著名的沉船。当年,它究竟担负了怎样的南极探险使命?又遭遇了怎样的厄运?“坚忍”号会被打捞出水吗?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南极探险史上的“英雄年代”说起。

“英雄年代”的压轴大戏

  直到19世纪末,南极依然是个谜,当时的人们并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一个大陆,还是由冰雪覆盖的群岛。当20世纪来临,人们将目光聚焦这里,一支支探险队接踵而至,迎来南极探险史上的英雄年代。

  人们一般把这一“英雄年代”的起始追溯到1895年。这年7月在伦敦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地理大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南极是最值得探险家们关注的地方,是地球最后的边疆。南极探险浪潮随之而来。

  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德国、瑞典、法国、澳大利亚、挪威、日本等国的探险家纷至沓来。其中,挪威的阿蒙森、英国的斯科特和沙克尔顿,是群星中最闪亮的3颗。

  1909年9月,斯科特公布以南极点为目标的南极考察计划,当时他志在必得。虽然后来有意前往南极点的,还有德国探险家菲尔希纳、日本探险家白濑矗,以及1909年抵达北极点后想乘胜追击的美国探险家皮尔里。但是,已经有过从罗斯海向南极点进军经验的斯科特,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事后证明,菲尔希纳和白濑矗确实都没能实现目标,皮尔里则没有成行。

  就在斯科特向南极进发时,他收到了阿蒙森加入南极点竞赛的电报。作为在1906年第一个走通北极西北航道的探险家,阿蒙森原准备驾驶“前进”号向北极点进发,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但还没动身,就收到了皮尔里到达了北极点的消息,于是他掉转船头向南进发,成为斯科特的意外竞争者。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率领的5人小分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南极点。一个多月后的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率领的5人小分队也到达南极点。但在返程途中,斯科特一行全部遇难。他在遗言中写道:“我们将像绅士一样死去。这也证明,在这趟凶险的征途中,我们并没有失去崇高的精神和坚韧的力量。”

  沙克尔顿能够与阿蒙森、斯科特一起成为英雄年代“三剑客”之一,正是源于其搭乘“坚忍”号的1914年南极探险之旅。对南极一直怀有雄心的沙克尔顿认为,首抵南极点的荣耀已经被人摘取,最后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是从威德尔海穿越南极大陆到达罗斯海。

  在此之前,菲尔希纳所带领的德国南极探险队,也是准备从威德尔海登陆,经南极点穿越南极大陆。但是,探险队驾驶的“德意志”号在威德尔海航行时,被浮冰冻住,计划失败。沙克尔顿这次计划登陆的威德尔海瓦瑟尔湾,正是以菲尔希纳探险队的船长理查德·瓦瑟尔的名字命名的。

  沙克尔顿决心完成菲尔希纳未能穿越南极大陆的壮举,同时希望在斯科特输给阿蒙森的南极点竞赛之后,重建英国在南极的霸主地位。正如他在此次探险计划书中所写:“这将是一次比到达南极点并返回更伟大的征程。我认为,英国有责任完成这一壮举,因为我们已经在征服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努力中落败,现在留给我们的最伟大的,也是所有征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使命,就是——穿越南极大陆。”

  1914年8月8日,“坚忍”号从英国普利茅斯启航,一路南下,经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驶往福克兰群岛东面的南乔治亚岛,并在这里完成最后的补给,驶向威德尔海。

“坚忍”号沉没

  “坚忍”号原名“北极星”号,是一艘长144英尺(约44米)的三桅木船,由挪威一家造船厂用栎木、枞木、橡木等建造,受撞击能力强,适合于南极航行。沙克尔顿将其购来用于这次南极之行,并用家族“坚忍制胜”的箴言,将船重新命名。

  1914年的最后一个月,“坚忍”号向着威德尔海较高的纬度驶去。虽然此时已是南极的夏季,但到处是浮冰,碎小的浮冰在狂风“驱赶”下很容易便聚在一起,将海面冻结。“坚忍”号在浮冰区航行,越往南走越困难。1915年1月18日,“坚忍”号被海冰冻住无法动弹,虽然瓦瑟尔湾的海岸已经在望,但是只能随浮冰向北漂流,离目的地越漂越远。

  1915年10月27日,是“坚忍”号上每个队员都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坚忍”号被浮冰彻底击垮。甲板被挤压变形,用于减缓冲击的龙骨被压断,海水涌入船内。沙克尔顿只得命令队员弃船,在附近的浮冰上安营扎寨。

  沙克尔顿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对一个海员而言,他的船绝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漂浮的家园,我在‘坚忍’号上倾注了所有的雄心壮志、热切期盼与渴望。现在,船正扭曲呻吟着,船身的木料不断开裂,伤口逐渐张大,它的职业生涯才刚开始不久,却要慢慢放弃自己有灵性的生命。自从被浮冰围困以来,它向西北方向漂流了570多英里,281天后它终究被压垮了,被遗弃了。”

  冰上的第一夜,沙克尔顿无法入眠。直到午夜,他还在冰上踱步,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耳边不时传来浮冰相互挤压的摩擦声和“坚忍”号嘎吱作响的破裂声。如何让全体队员活着回去,已经取代了穿越南极大陆的梦想。

  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队员从“坚忍”号残骸中抢救出了食物、救生船和其他物资。11月21日,“坚忍”号完全沉入海底。

“最成功的失败”

  这次沉船之前,沙克尔顿已有过两次南极探险经历。第一次是参加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作为首次冲击南极点小分队的一员,因表现不佳,探险没有结束,他就被斯科特提前送回国内。第二次是他自己组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击,但止步于距离南极点156公里处。就目标实现度而言,这一次的失败更大——计划穿越南极大陆,却没有踏上大陆一步。然而,这次最大的失败,却在战胜千难万险后变成了“最成功的失败”。

  沙克尔顿、“坚忍”号船长沃斯利、二副克林、摄影师赫尔利、医生麦克林、木匠麦克尼什等众多探险队员的日记和回忆,全方位地记录下了这次不可思议的求生过程:

  第一步:登陆象岛。探险队在向北漂流的浮冰上建起营地后,栖身于冰上。1916年4月9日,浮冰彻底碎裂。他们结束冰上生活,分乘从“坚忍”号上抢出的3艘救生船,在满是浮冰的大海中,划向南极半岛东北部的象岛。冰山、涌浪、狂风、暴雪,白天航行、晚上找浮冰宿营,7天后他们终于在象岛登陆,重新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然而,象岛除了一片荒芜,不在任何航线上,也极少有船途经这里,待在这里并非长久之计。

  第二步:海上奇航。4月24日,将22名队员留在象岛由副队长怀尔德负责,沙克尔顿带领沃斯利、克林等5人,驾驶长仅22.5英尺(约7米)的救生船“詹姆斯·凯尔德”号再次出发,穿越海况最恶劣的海域,赶赴800英里(约1300公里)外南乔治亚岛上的捕鲸站搬救兵。沙克尔顿写道:“接下来的16天,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度过的,这是一个与命运殊死抗争的故事。”5月10日,一叶扁舟抵达南乔治亚岛西岸,完成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大海航行,但捕鲸站却在该岛东岸。

  第三步:翻越冰山。5月19日,沙克尔顿让已经精疲力竭的三人就地等候,自己带着沃斯利和克林翻越山峰和冰川,穿越南乔治亚岛,找到捕鲸站。沙克尔顿说:“从来没有人从南乔治亚岛海岸的任何一处,走到内陆超过1英里,我认识的捕鲸人都认为这个地区是无法进入的。”经过36小时日夜跋涉,他们终于顺利穿越南乔治亚岛。随后,就地等候的3人也从岛的另一边被接了过来。

  第四步:冰海驰援。沙克尔顿先是借到英国一家公司的“南方天空”号前往象岛,但在离岛不到100公里处,受阻于浮冰被迫返航;第二次他获乌拉圭政府无偿提供的“水产研究所1”号小型调查船再次启航,同样因浮冰无功而返;第三次他找到一艘名为“艾玛”号的船,航行到达距离象岛160公里的海上,还是由于海况恶劣被迫返航;第四次他接受智利政府提供的“伊尔科”号钢壳船出发,终于在8月30日出现在留守象岛队员的视野中。历尽千难万险之后,包括水手、医生、科学家、摄影师、木匠、厨师等所有队员都幸存了下来。

  如今,“坚忍”号在其沉没将近107年后重新被发现,它会被打捞出水吗?

  参与此次探索发现“坚忍”号项目的相关人士说,“坚忍”号将在海底保持原样。

  虽然,今天的人们只能通过照片看到“坚忍”号在水下的船影,但将近107年前的那次南极探险,特别是沙克尔顿“坚忍制胜”的求生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来源:2022年4月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