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抵抗丧尸
  新华网 ( 2022-04-21 15:09:48 ) 来源: 《环球》杂志
 

    人最终是要战胜丧尸的。这个希望来自人类仍是理性的、有意志力的,而且是能团结互助的,这使人可以区别于丧尸。

韩松

  今年是系列电影《生化危机》首部影片上映20周年,它改编自游戏,在全球有很大影响。这个电影或者游戏的主角是丧尸,但核心是病毒,病毒感染了人类,把人变成丧尸。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以丧尸或僵尸为主题的游戏、漫画、小说、电影。

  人们为什么会对这种主题的艺术形式感兴趣呢?可能是它有着强烈的现实映射性吧。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一次又一次遭遇瘟疫,死伤惨重,而敌人,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敌人在“暗处”,让人感到无措而恐惧,于是人们赋予其形状,便有了丧尸。

  丧尸意味着危机,《生化危机》的艺术灵感即来源于此——人类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变成丧尸,丧尸会通过抓挠、撕咬的袭击方式将正常人变成丧尸,从而导致病毒的感染速度和烈度无可比拟。眼见社会结构瞬间崩塌,道德和法律消失殆尽,文明解体,一夜回到原始社会。丧尸咬人吸血的行为,便是对这野蛮状态的隐喻。而当丧尸占领地球、人类覆灭时,这便应了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所言,是一种“行星级危机”。而在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看来,能摧毁人类文明乃至更高级行星文明的武器,最可能的便是病毒。

  即便不是全部灭亡,残存的人类也会陷入孤绝处境。丧尸造成的典型意象是“隔离”。日本作家今村昌弘在《尸人庄谜案》中写道,14个少男少女被“今年谁来当祭品”的纸条吸引,聚到暴风雪山庄,被丧尸围困和袭击,跑不出去,还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电影《我是传奇》中,主人公被丧尸包围,与世隔绝、独自在曼哈顿疫区生活了1000天。这隐喻的是对异种生物取代人类的恐惧,而只有隔离才能阻止病毒入侵。在中国作家雷钧的小说《希望你是人类》中,幸存者也只能自己组织起来,与丧尸拉开距离,躲入堡垒,但漫山遍野的丧尸仍像会走的树木,跨过大桥和田野,沉默着涌向人类的据点。人类难与丧尸共存,《我是传奇》的主人公,在与他作伴的狗也染疫死去后,决定与丧尸同归于尽。

  但深入地看,所谓对异类的恐惧,其实是对同类的恐惧。丧尸反映的,是人对人的害怕。因为丧尸仍然是人形,是异化的人,他们在感染病毒前都是普通人,是家人、邻居、同事,但眨眼间就变成了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的魔鬼,它们把正常人当祭品,一定要令对方也变成同样的暴力性生物才罢休。在《希望你是人类》中,弱者成为牺牲品,孕妇受袭,修女被杀,以致人即丧尸,丧尸即人。无论平时道德多么高尚,谁都有可能成为丧尸。这时病毒便有了别样含义,它代表了人类内心的阴暗,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滋生出种种恶。

  但人最终是要战胜丧尸的。这个希望来自人类仍是理性的、有意志力的,而且是能团结互助的,这使人可以区别于丧尸。所有的丧尸艺术最终都在表现如何让人不要变成丧尸。如《尸人庄谜案》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找出凶手,最终令幸存者回归文明;《我是传奇》的主人公被同伴解救并逃往隔离区的人类复兴营地;而《希望你是人类》展示了另一条拯救途径,主人公提出令人惊骇的方案:丧尸以吸人血为生,那么能否就用人血,来挽救丧尸?让大量新鲜血液直接进入血管,以将病毒杀死。主动为丧尸输血,而不是被动受戮,竟然就把丧尸变回了人。这里体现了自我牺牲和救赎精神,象征了科学的力量,喻示着文明仍可驱逐野蛮。这样一种对暴力和愚昧的反抗,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坚守,使人类终能生存下去。

来源:2022年4月2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