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清洁能源,“春天”已至?
  新华网 ( 2022-05-15 07:34:30 ) 来源: 《环球》杂志
 

图为德国恩利希海姆的油田和风力发电装置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这将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速度。因此,以风电、光伏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文/刘哲 编辑/胡艳芬

  眼下,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且对全球能源供给和国际能源贸易造成冲击,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仍将持续。

  传统化石能源供应面临挑战,也推动了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光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可再生、低污染的清洁能源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

能源市场的短期波动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范围内能源市场供需发生短期波动,影响从初级产品市场上溯到上游要素市场,并传导至下游产品市场。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油气生产和出口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数据,2021年油气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有研究证明,俄罗斯油气行业的供需变动将会导致国际原油市场的动荡。油气行业的市场波动会连带冲击金属和矿产行业以及黄金市场,并对整个经济带来冲击。

  3月初,美国、加拿大等国对俄油气产品发出进口禁令,导致短期油气供给紧缺;依赖能源进口的欧洲国家面临的能源安全挑战日益严峻。

  然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制裁和封锁,并没有真正阻止化石能源的跨境流动。有学者长期跟踪研究地缘政治动荡给能源市场带来的冲击,认为短期的不确定性反而能够加速能源产品的流动性。美、加等国宣布对俄实施油气产品进口禁令后,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开始以低价大量收购俄罗斯原油,使得俄罗斯原油出口在2022年4月略微下跌落后又快速反弹。独立研究机构能源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分析数据显示,俄罗斯石油仍在通过不同渠道流向世界各地。

  IEA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约为9940万桶/日,比2021年增加190万桶/日。2022年4月,俄罗斯的石油供给预计减少150万桶/日,5月之后预计回涨150万桶/日。随着各产油国的产量提高和储油国的储量抛出,市场供需平衡将能够保障。

  应当指出,对俄制裁虽然未对能源供给产生实际缩减影响,但导致能源交易成本增加。国际燃气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天然气价格飙升,亚洲天然气现货价格同比上涨了近4倍。石油方面,随着国际储油大国抛出原油储备稳定油价,石油现货价格得到平抑,但原油期货价格被强行压跌。

能源战略的再平衡

  不确定性增强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重视,为巩固能源安全,需要分散风险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在能源的生产和运输方面,煤炭方便存储和运输,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作为液态和气态能源,存储和运输相对较难,需要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在能源消费方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在地点上可以分离,对极端事件的反应相对灵活,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过程存在装机地域上的锁定效应,比如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就不易移动,设备一旦被摧毁便直接影响供电,因此显得更加脆弱。

  油气产品的应用场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结合也更为紧密,骤然停止油气的进口乃至消费将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已经对化石燃料产生贸易依赖的国家很难在短期内摆脱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如上所述,不同属性的能源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能源品类的多样化,能够增强能源的可替代性,从而确保能源供给安全。

  能源需求相对稳定的国家,可以考虑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性丰度,发展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退出市场的速度和方式较之前应会减缓,各国政府和大型能源公司的相关战略规划和投资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各国在政策层面需要寻求平抑波动的金融和保险策略,能源产品避险同样需要考虑产品组合的复杂性。在能源治理方面,各国也会考虑发展多种所有权结构的能源市场,鼓励跨国公司参与竞争,给政策制定和经济活动带来韧性。

  而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国家,能源结构转型要保障能源需求不受过度抑制,新增能源供给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根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东南亚国家仍有1500万人口未接入电力系统,9000万人口缺乏清洁炉灶,东南亚的能源需求到2040年将增长60%,新增能源需求通过可再生能源供给才能保障零碳目标得以实现。

  马来西亚政府2021年11月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新加坡政府2021年2月发布“绿色计划2030”,主张全行业开拓清洁能源渠道,并考虑增设碳税,融入全球碳市场;印度政府承诺2070年实现零碳排放;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智利等国也纷纷承诺到2050实现零碳排放。能源的获得将主要通过新增可再生能源实现。

可再生能源的机遇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字平台“气候观察”公布的数据,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前,全世界有158个缔约方通报或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3.5%;有51个缔约方提交了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其中有37份战略报告包含了到本世纪中叶的碳中和目标。

  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将成为很多国家的工作重点。尽管经历了短期的、局域性的市场或政治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这将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速度。因此,以风电、光伏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预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够改善能源结构、丰富能源品种,同时带来新兴就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新动力。

  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是各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主要方面。太阳能光伏是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在全球电力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成本在近10年快速下降,已经形成了价格竞争力。光伏电池板的使用寿命周期约为30年。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多样化,既可用于大型集中式发电站,也可做成离网电源供边远地区的人们使用。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电装机84.3万兆瓦,2019年光伏发电67.9万吉瓦时,2018年全球太阳能投资总额达1620.63 亿美元。

  风能的装机和发电以在岸风电为主,离岸风电为辅。但从发展潜力看,离岸风电的潜力更大,理论上当风速提高1倍,风力发电的潜力提高8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风能装机从1997年的7500兆瓦跃升至2018年的56.4万兆瓦,风电产量也实现了翻倍。目前风电项目中风机的单位装机产能达到2兆瓦,离岸风电达到单位装机产能3~5兆瓦。其中最大单位装机能力可达8兆瓦。2021年风电装机82.5万兆瓦,2019年风力发电141.2万吉瓦时,2018年全球风电投资额达1240.71亿美元。

  绿氢是很多国家低碳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产品“经济复杂性观察”提供的资料,2020年,全球氢能国际贸易总额达93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氢气生产和消费国。在日本能源计划中,到2030年要将氢和氨的占比目标设置在电力产能的1%,并支持本国产氢,日本还在3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尝试实施完全依赖氢能的城市发展计划;2022年1月,韩国新增氢燃料电池电站,以此作为煤炭的能源替代;新西兰计划到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绿氢是其重要的战略依托;在欧洲和北美,氢能战略也是其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依托。

  企业层面也有很多绿氢发展的机遇。油气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油气公司除了努力降低自身碳排放外,还在积极投资低碳产品和服务来帮助下游企业和行业实现低碳发展,设立产业链减碳目标。氢和氨作为油气替代项目是油气企业减碳的重要手段。

  水电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选择之一。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水电装机1230吉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40%。

面临的挑战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传统挑战来自化石能源行业的锁定效应,体现在基础设施、投资路径、权力结构等方面。提高能源结构的复杂程度能够使能源供给安全更有保障,但在微观层面,现有的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如果使用寿命和资产价值还有很大残值,转型就需要额外的补偿或激励,这使得转型在微观层面存在粘滞性。结构性和战略性的调整一方面强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不能轻易放弃化石能源作为稳定能源结构、提供战略依托的可能性。

  其次,各国政府需要对大型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加强监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针对企业气候“洗绿”行为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目前已成立了气候和环境社会治理工作组,将运用系统数据分析工具甄别潜在的违规行为。监管的加强将提升美国公司气候目标的落实效果。欧洲证券及市场监管局也将加强对投资者行为的监管,加强公司气候承诺的履约监管。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已经针对一家汽车制造商做出的碳排放承诺开展调查,并开出违约罚单。

  此外,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着来自新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表现在可再生能源生产资料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兼容性等方面。

  有报道显示,英国为了开发本地的锂电池生产能力,已着手勘探锂矿。原本已废弃荒置的矿区被重新开发,无疑将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各国在本地寻求用于生产和存储可再生能源的矿产,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来说,将带来额外的本地环境风险。可再生能源只有与当地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兼容,才能实现协同增效。各地都应在充分研究和判断发展阶段和发展优先项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发展可再生能源。

  (作者系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研究数据创新主任)

来源:2022年5月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9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