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约旦河西岸,一个女记者之死
  新华网 ( 2022-06-07 07:14:52 ) 来源: 《环球》杂志
 

 

5月13日,人们在耶路撒冷老城参加希琳葬礼时抬着她的棺椁

    “这位女士生前致力于让全世界听到巴勒斯坦的声音。难道她认为还不够,必须献出生命以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

文/《环球》杂志记者 吕迎旭(发自耶路撒冷) 编辑/刘娟娟

  连续几天,希琳的身影不断浮现在我眼前:中等、微胖的身材,齐肩发,镇定、忧郁的眼神,手持话筒,有时穿着便装,有时是防弹衣……

  5月11日一早醒来,收到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半岛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杰宁遭到枪杀!

  是谁?这个消息让我揪心。

  半岛电视台在巴以地区的记者并不多,几乎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我都很熟悉,不仅因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们,还因为常在各大报道现场相遇。另外,让我担忧的还有:我的一个巴勒斯坦好友尼黛·伊布拉欣就供职于这家电视台。

  打开新闻网站,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希琳·阿布·阿克利赫。希琳是半岛电视台在巴以地区最资深的记者之一,当天早晨,她在约旦河西岸杰宁难民营采访巴以冲突时,头部中弹死亡,年仅51岁。这个消息让我陷入沉痛之中。

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认识希琳,源于一次采访。10年前初到巴勒斯坦,在一次巴以冲突现场,只见一名巴勒斯坦女记者穿着防弹背心、戴着头盔,正在催泪瓦斯的缕缕青烟中做直播。当时的巴勒斯坦同事尼黛告诉我,那是希琳·阿布·阿克利赫,“我们从小看她的新闻长大,很多巴勒斯坦孩子梦想成为她那样的新闻记者。”

  后来我了解到,希琳是巴勒斯坦几代媒体记者的偶像,许多人受她影响成为了新闻从业者。而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她的名字在巴勒斯坦早就家喻户晓。

  希琳1971年出生在东耶路撒冷的一个基督徒家庭。大学期间,原本在约旦一所大学主修建筑的她,中途改学新闻专业,毕业后曾先后供职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巴勒斯坦之声”电台。1996年,总部位于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开播,次年希琳成为半岛电视台阿文频道在巴以地区的首批记者中的一个,一干就是25年。

  半岛电视台开播后不久,迅速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在巴勒斯坦,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餐馆,甚至理发馆,墙上悬挂的电视上播放的往往都是半岛电视台的新闻。

  希琳的成名不仅是因为半岛电视台的高收视率,更因为她是一个勤奋、敬业、有温度的记者。2000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沙龙强行进入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引发巴勒斯坦人的“第二次大起义”,巴以地区进入冲突最为激烈的几年。“当时大家都看半岛电视台,看希琳的报道。她几乎出现在所有冲突、所有重大事件的现场;她几乎出现在所有巴勒斯坦人的家里,倾听他们诉说不幸。”已经成为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记者的尼黛告诉我。

她是“巴勒斯坦之声”

  希琳的死引起了巴勒斯坦甚至整个阿拉伯国家民众的震惊和愤怒,她遭到枪杀后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来自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的网民纷纷留言表示震惊和谴责。

  加沙地带的一名父亲,为最近出生的双胞胎取名为“杰宁”和“希琳”,以纪念希琳在杰宁遇害。约旦河西岸通往杰宁的道路上,竖起了一座碑,上面写着“通向杰宁、希琳·阿布·阿克利赫”。希琳生前任教的巴勒斯坦比尔宰特大学,也特地设立了“希琳奖学金”。

  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囚犯也对希琳的死表达哀悼,他们说,希琳曾经肩负巴勒斯坦事业,“今天巴勒斯坦人民把你扛在肩上,我们在监狱里会将你铭记,就像你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一样。”

  希琳的遗体先从杰宁运往纳布卢斯,然后运往拉姆安拉。沿途聚集了无数人为她送行。在拉姆安拉,巴民族权力机构在总统府为她举行了国葬。总统阿巴斯出席葬礼并授予希琳“耶路撒冷之星”勋章,表彰她为捍卫巴勒斯坦所作的贡献。

  位于拉姆安拉市中心的大屏幕上一连几天都是她的巨幅照片,旁边写着“再见,希琳,再见,巴勒斯坦之声”。

  几天前,在耶路撒冷老城,我偶然在一个小巷发现了高高悬挂的希琳的照片。问旁边一位正在用水管清洗地面的老人:“为什么她的照片挂在这里?”老人说:“她是我们耶路撒冷的姑娘,耶路撒冷到处都有她的照片。她把我们的苦难告诉全世界,为不能发声的人发声,我们都爱她。”

等待公开、透明、独立的调查

  希琳的同事介绍,希琳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即使在杰宁遇害当天,她也是穿着标有“媒体”字样的防弹背心、戴着头盔。即使有如此明显的记者标志,她仍然遭到射杀。

  希琳生前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她知道自己的工作与危险为伍、离死亡很近,但是她仍希望把这个地区发生的一切展示给外界,把巴勒斯坦人民的声音传递出去。

  希琳的灵柩从拉姆安拉最后被运到家乡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安葬,数千人参加了她的葬礼。这位半生追逐新闻的人,有一天竟成了新闻的主角。当巴勒斯坦人抬着她的棺椁徒步前往安葬地时,由于遭到以色列警察的阻拦,双方发生冲突,抬棺人被殴打,希琳的棺椁差点跌落地上。

  希琳生前的同事兼好友、半岛电视台记者吉瓦拉·阿尔巴德尔现场直播了她的葬礼,直播中数次泣不成声。

  “这位女士生前致力于让全世界听到巴勒斯坦的声音。难道她认为还不够,必须要献出生命以引起世人更多的关注?”一位网民评论。

  目前,行凶者并无确证,希琳在现场的同事指认以色列士兵枪杀了她;而以色列方面认为可能是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误杀所致。国际社会呼吁对希琳遭到射杀进行公开、透明、独立的调查。巴勒斯坦外长马勒基5月24日指出,已将希琳死因调查提交给国际刑警组织。

不止一个希琳

  希琳的死让我想起了身边许许多多的巴勒斯坦同行:腿上满是橡皮子弹痕迹的摄像记者纳伊尔,肾脏被以军子弹击穿的摄影记者法迪,眼部被打伤、相机被砸的记者尼达尔……还有许多人的名字我无法叫出。

  巴勒斯坦记者协会近期的一项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共有55名巴勒斯坦记者在采访冲突中不幸遇难。

  在巴勒斯坦,不止一个希琳。

来源: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