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声音艺术中徜徉

2022-08-16 19:25:00 来源: 《环球》杂志

 

《Bonjour,小怪物》动画短片剧照(制作方供图)

    “小怪物”是动画短片中的主角们,也是台上表演得酣畅淋漓的李霄云和张笑晨,同时还是台下一个个满怀好奇心的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娟娟

编辑/胡艳芬

  一个仲夏夜,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外,孩子们的闹声把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叽叽喳喳和家长或小伙伴回忆着梦境中的点滴——“我觉得小沙人和小雪人最后相见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小女孩要上好多辅导课”“拟音太有趣啦”……

  音乐人李霄云和拟音师张笑晨是这场仲夏夜之梦的造梦者,她们通过现场演奏和实物拟音,结合大屏幕上8部经典动画短片,为台下上千名大小观众呈现了一场天马行空、妙趣横生的视听盛宴。演出的名字叫《Bonjour,小怪物》,8部独立成章的动画短片以“小怪物”为线索,串联起一场有关相遇、告别、成长和蜕变的现场声音艺术之旅。

  “小怪物”是动画短片中的主角们,也是台上表演得酣畅淋漓的李霄云和张笑晨,同时还是台下一个个满怀好奇心的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

邂逅“小怪物”

  “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有过对未知世界的想象,那个世界里常常会住着一个小怪物。”《Bonjour,小怪物》的发起人和制作人、中法纵横创始人王婧说,“长大以后的我想以舞台艺术的方式再度探访那个世界,那个我们日常生活里鲜见的、没有条条框框限制的、天马行空和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希望能与观众们一起找回打开那个世界的钥匙,邂逅那个曾居住在各自想象世界里的‘小怪物’和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另一个自己。”

  蓝色星球上一根筋的外星怪物,爱跳劲舞的颜色君,用身体演奏的交响乐团,小沙人和小雪人漂洋过海的相遇……8部动画短片视觉风格多样,包含水彩手绘、CG三维、折纸、陶土定格、橡皮等类型;内容表达多元,涉及梦境、友情、奇遇、情绪、给予等不同主题。

  演出结束后,《环球》杂志记者随机问了几个孩子对这个作品的感受,他们表示很喜欢,但“并不能完全看懂”。对此,王婧向记者解释,这些动画短片的观众定位并不限于孩子,“我觉得‘完全能看懂’应该不是带孩子走进剧场的目的。看一部艺术作品,‘看懂’不是最重要的,艺术的启蒙、审美的培养、想象力的开启才是最宝贵的。我希望孩子们对于这些片子能有自己的理解,成年人则有另外的理解。如果我们看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完全统一模式的理解,那这部艺术作品在我看来就是失败的。”

  最后一部短片《勿忘我》讲述的是一个老人和一只巨大的怪物相伴、离别的故事,画面色调沉郁,李霄云也相应地为此片选择了音色比较凝重的配乐,这与孩子们平常看的动画片有很大不同。“这8部片子每一部都有其内涵和表达,给予观众无限的解读空间。它们虽然独立成章,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用隐形的情感线索和声音线索给它们做了排序。”王婧说,“最后一个片子确实会比其他片子沉重一点,因为它讲的是离别。可离别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命主题。”

把想象力还给观众

  王婧认为,国内不少观众对外国动画片的认知主要限于迪士尼动画那样的商业大制作,她想让大家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把想象力还给观众,把解读的权利交给观众。“在选片的过程中,我希望片子的题材和内容表达是多元的,视觉风格和类型是多样化的,同时希望创作者们来自不同国家——法国、丹麦、英国等,形成跨文化对话。”

  看完以交响乐演绎为主的配乐原片,李霄云选择直接把所有短片切换为“默片”状态,以现有的演出形态(双人现场)为基底,推翻既往模式,自由地去搭建一个看似极简但又极丰富的有想象力、有生命力的“小怪物”世界。

  “这次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是以电子器乐和软件为主,意味着打破了常规乐器相对确定的音色选择。因此,为每个风格、内容各异的短片挑选气质吻合的‘音色’成了我创作中核心的一环。日常大家听音乐习惯于跟着旋律和节奏走,但其实音色才是那个根源元素,铺垫了整个作品的氛围与质感,它抽象而又直给,微小的调整变化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官体验。每一个精挑细选的音色都是我把私心藏进‘小怪物’里的礼物。”李霄云说。

  “也就是说,这些片子的视觉部分是欧洲的,但声音部分的创作在中国,由我们的艺术家完成,给这些影片注入了全新的生命。”王婧希望后续把“小怪物”带到法国演出,同时希望未来选出一系列中国动画短片,请法国音乐人做一次全新的声音创作。

沉浸在拟音的世界里

  短片《怪物盒子》的最后,一棵大树上盘绕着长出一座座小木屋,伴随的是张笑晨将雨伞一开一合发出的“嘭嘭嘭嘭”声;短片《漂流瓶》讲述了沙滩上的小沙人和雪地里的小雪人通过漂流瓶互换礼物、各自装扮的故事,它们最终决定走进大海奔向对方,这时张笑晨的手在一个小水箱里搅动,帮它们完成心愿;短片《米多和怪乐器》中,小女孩在兔子的引领下加入了一支怪乐队,李霄云用各式乐器演奏出一支乐队的热闹,张笑晨则敲着盆变成了怪乐队的成员……

  台下不少孩子和家长第一次接触拟音,眼神中满是好奇,时而盯着大屏幕上的动画片,时而被张笑晨的声音魔术吸引,时而又看向李霄云如何玩转她眼前的各种乐器,眼睛根本忙不过来。演出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很多小朋友冲到舞台前,争相与两个大姐姐互动。

  这样的景象让张笑晨又感动又震惊。她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往常居于幕后的拟音一下子被搬到了台前,主导着一个作品的呈现,这让她很有成就感,“现场拟音是我一直惦记的事情,心心念念的东西终于有了回响。”

  张笑晨虽然不到30岁,却可以称得上一个老匠人了。她自小学习音乐和戏曲,18岁时拜拟音大师魏俊华为师,拟音作品有电影《达古拉路》、电视剧《舰在亚丁湾》《情满四合院》等,戏剧声音设计作品有《枕头人(大剧场版)》《断手斯城》《探长来访》《根鸟》《奥莉安娜》等,还为2022北京冬奥会“口号发布”宣传片进行配乐。

  她善于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物件”来模拟大千世界的声音,那些被丢弃的“废品”在她眼中可能恰恰是“宝贝”。她告诉记者,有一次她需要一个老花盆做拟音道具,正好在门口垃圾桶旁发现一个,便如获至宝般将其捧回家;还有一次,她需要模拟叮叮车的声音,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酒店外传来那“梦想中的声音”,出去一看原来是收废品大爷的“招牌”铃铛,后来经过不懈努力,她一口气收了三四只铃铛,这样就有了不同音色。

  从小到大,张笑晨被很多人视为一个“小怪物”——小时候,她调皮捣蛋,带同学在冰面上玩,出国演出时带小伙伴在宿舍里的高低床上跳来跳去;而现在,她被人说“怎么那么不成熟”。不被理解时常让她感到苦恼。

  而《Bonjour,小怪物》的排演,让张笑晨得到了治愈。她和李霄云都是天马行空的人,默契合拍,在排练的过程中“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演出结束后,与小朋友互动,问“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小朋友点头说“愿意”,张笑晨别提有多开心了。

  记者在中山公园的长廊里遇见了刚看完演出的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小姑娘说,她非常喜欢张笑晨的拟音表演,还有模有样地模仿了演出的一些片段。她的妈妈则告诉记者,每个孩子都是小艺术家,应该让孩子听见身边万物的声音,如果忽视了,那些灵感也就消逝了。

来源:2022年8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