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类再次回归自然的“五感”建筑

2022-08-24 15:47:56 来源: 《环球》杂志

 

日本角川武藏野博物馆模型

    “以前的建筑更多地是注重如何脱离自然,如何让大家更密集地生活在一起。疫情后,人类或许就会思考如何更亲近自然,如何从密集中逃离去拥抱自然。”

文/《环球》杂志记者 乐艳娜

编辑/马琼

  你闻到竹子散发出的香气了吗?你听到叮叮咚咚的音乐声了吗?你注意到光线透过木条后交织在地面的影子了吗?

  这些问题,并不是人们参观室内展览,特别是一个关于建筑的展览时经常会生发的问题。但在面对《竹涧》这个占地300多平方米、完全由竹条犬牙交错织造出的空间隧道式结构装置时,人们脑海里最先出现的问号,并不是关于木条和隧道本身,而更多地投向了那些香气、音乐和光线。

  这正是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想要达到的效果。7月下旬,他迄今为止的最大规模体验式展览“五感的建筑”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启幕。在这一展览中,他以“五感的建筑”理念为脉络,阐释其对未来建筑设计方向的定义与思索,即“建筑应诉诸人的所有感官,给人的内心带来慰藉”。

  “五感的建筑,是能够拯救人类的建筑,能让人类再次回归自然的建筑,给人类生命的建筑。”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隈研吾这样说。

五感的建筑

  展览“五感的建筑”涵盖5个展览单元,分别为模型、装置、多媒体、音乐和文献,试图打造以隈研吾建筑设计模型及手稿、空间装置、数字多媒体、材料、实验音乐、文献叙事为一体的建筑艺术魅力体验空间,并以“视·听·触·嗅·味”一系列多元感官印记为线索,启动观众与建筑场域的连接、互感与对话。

  模型单元由隈研吾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项目模型和材料装置构成,包括日本新国立竞技场、虫冢、村上春树图书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法国马赛当代艺术中心等的共37件模型作品,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览隈研吾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思路,包括其对诸多独特材料的探索和应用。

  装置单元由文章开头提到的入口大型隧道装置和展厅内部的茶室景观装置组成。正是从这个隧道开始,观众需要积极调动五大感官,来仔细体会这个展览与众不同的设计。茶室景观装置使用不同宽度的竹条螺旋排列,是对条形码充满东方韵味的演绎。茶室装置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映衬,是隈研吾设计理念中关于建筑空间向自然延伸的绝佳体现。

  多媒体单元通过多媒体设备,由日本角川武藏野博物馆为开篇,演绎隈研吾建筑设计中的一系列元素,观众会通过地面倒影与墙面投影形成的视觉深度,看到竹、树、木条、点、线、面不断地排列组合,最终形成把观众包裹于其内部的建筑,冲击感十足。

  音乐单元分为7个段落,从入口装置开始,一路伴随展览全程,根据展览内容的变换进行切换。所有的音乐均由隈研吾与东京艺术大学团队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而成,包括声音采集与实验性音乐。展览力图通过音乐,更为充分地诠释隈研吾的建筑中对“日常”“开放”“冥想”“探索”“活跃”“享受”等不同建筑功能的试验。

  文献单元以一件极具隈研吾建筑特色的结构性装置作为展示空间,除了展示一系列建筑设计手稿外,还展示了众多他未曾公开的工作与生活记录视频、建筑项目图像及书法作品等。

  据主办方介绍,展览中诸多作品解说阐述皆为隈研吾本人执笔,其书法作品和“角川武藏野博物馆及建构材料演绎的数字多媒体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以木、竹营造构建的大型茶室互动装置“竹曲”也是为在北京举办的此次展览专门设计。

  在谈起这一展览的主题时,隈研吾这样阐释:“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人类困住,是要让人的身心获得自由。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体会到,困在混凝土盒子里,人的身体和精神会承受怎样的压力,因而变得虚弱。五感的建筑是让人的身体获得自由、精神获得解放的建筑。为此,我试图调动人类所有的感官。不同于形态优先、视觉至上的20世纪的建筑设计,我想做的是诉诸所有感官的建筑。我想,这也许是建筑能给疫情后的人类带来的慰藉。”

被改变的建筑

  木纹肌理清晰可见的木片,粗粝的瓦片,保留有使用痕迹的砖块,弯曲成各种弧度的竹片……展览里,隈研吾对各种材料,特别是木头的探索和使用,成为观众驻足讨论的焦点之一。

  比如,日本新国立竞技场的百叶选用了日本最常见的105毫米(mm)见方杉木材,并将其分为3片木板作为遮光格栅,从各个方向调整格栅之间的斜度以控制导入体育场的风量。竞技场的屋顶为桁架结构,由钢筋和中等横截面的层压木材构建而成,同时借助木材的轴向刚度最大程度减少屋顶桁架由于狂风或地震造成的变形。

  再比如,位于太平洋悬崖上的Coeda咖啡厅,隈研吾将无数根80×80mm规格的桧木棒组合成一个通透、开放的伞状结构,碳纤维棒作为加固材料,其抗拉强度是铁的7倍,因而整个建筑形似一棵枝干遒劲、恣意伸展的大树,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抗震效果。

  此外,位于悉尼市中心达令港的达令交流中心,外立面将厚30mm、宽95~195mm规格的固雅木(乙酰化的新西兰松木材)弯折成条带状,缠绕着建筑螺旋上升,从而把大地与天空、陆地与海洋连接起来。

  谈到这一点,隈研吾表示,“我对建筑材料有比较特殊的偏好,对材料的气味也很敏感。比如木头,它有很多种类,质地各不相同,散发的气味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他进一步向《环球》杂志记者阐释自己的建筑理念,指出相较于20世纪的建筑师喜欢将不平整的表面打磨光滑的做法,他更倡导摸起来有些粗糙的那些建筑。在他看来,20世纪的建筑重视视觉效果,倾向于将光滑流畅的材料贴在建筑表面,可以称为“纹理映像”。这个词来自计算机术语,是指在电脑上设计模型图,将二维的纹理粘贴到三维的目标上。

  “我的理念正好相反,我喜欢尽可能地整体使用材料。比如石头,不是把石头切碎再贴上去,而是整块使用。我相信,人类拥有超越视觉的感受力。身处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这个时代,我越发体会到,必须超越20世纪这些追求视觉效果的传统束缚。建筑的发展必须要超越视觉上的东西。”

  这位曾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反造型”“负建筑”等概念的建筑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建筑设计中体验的重要性。而“五感的建筑”理念的提出,是对其一贯理念的延续和发展。在采访过程中,他强调了疫情对他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影响,“疫情前我就在思考‘五感’这一理念,而疫情让我对此前的预想更为确信和坚定”。

  他指出,以前的建筑更多地是注重如何脱离自然,如何让大家更密集地生活在一起。“密集就意味着效率,意味着至高的幸福。疫情后,人类或许就会思考如何更亲近自然,如何从密集中逃离去拥抱自然。要实现这些,我认为不能只有理念,应该主动去靠近自然。因此我们在日本的农村地区新建了5所事务所,希望能在田间乡下、在大自然中工作。现在即使是在乡下,因为有远程办公系统,也能和东京以及世界各处的人一起开会,保持密切的联系。我认为,这种新型交流方式能让人类更好地回归自然。这对于以后的建筑形式和设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会从集中走向分散。基于这样的大趋势,我们都得重新思考建筑的设计。”

建筑设计师的责任

  隈研吾并不是唯一一位在疫情下对建筑进行重新思考的建筑设计师。2021年5月,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在经历了2020年3月和5月的两次延展后终于开幕,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居”,在疫情背景下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与隈研吾偏爱木头一样,木料的使用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比如,美国馆设计师“双保罗”——保罗·安德生和保罗·普莱斯勒以栅格般的木质立面作为建筑主体,称之为“美式架构”。

  他们说:“在美国,最富有和最贫穷的美国人都住在用同一个方法建造的房子里。肯尼迪住在木框架的房子中,碧昂斯也是,你也可以住在木框架房子里。木制框架永远是木制框架,花再多的钱也不会有比别人更好的木制框架,所有都是一样的,所有都是最好的。”

  菲律宾馆“相互支持的结构”呈现的也是木制房屋,探讨的是相互支持的原理将如何塑造建筑的概念;智利设计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在户外搭起了类似于竞技场般的庞大木材结构,粗大的木头相互交织,影射动乱不断的国内政局和国际格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展会策展人哈希姆·萨基斯在提到“我们将如何共居”这一主题时说,这个问题的提出归因于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口流离失所、世界各地的政治动荡以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现象——与疫情一样,它们都是值得正视的事。“我们再也不能等待政界人士提出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随着政治领域的持续分裂和孤立,建筑反而可提供共同生活的替代方式。”

  为什么建筑设计师可以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因为他们是建造过程中召集和连接不同参与者的纽带,因为他们专注于塑造人们共同生活的空间,因为他们能够以不同于社会规范的方式想象和塑造这些空间。”萨基斯说。

  这不禁让人想起隈研吾所作的比喻:“建筑设计师的责任,是为社会设计一个基础的类似苹果手机iO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不能只追随当下的价值观,而应该成为社会变化的前瞻者,为社会设计出一个建筑领域的‘基础操作系统’。”

来源:2022年8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7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