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生非洲”之路

2022-08-24 15:48:19 来源: 《环球》杂志

 

2020年7月4日,人们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家市场内购物

    村民们依据当地饮食习惯,在烧煮时会向其中加入糖和一种类似豆蔻的香料,这为豆浆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非洲风味。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佑民

编辑/马琼

  “妈妈,我还要一杯!”“味道真不错,比牛奶还好喝!”……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佩雅佩雅村,第一次品尝豆浆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豆浆香醇浓郁,营养丰富,许多中国人的一天就是从早晨那份豆浆配油条开始的。而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由于当地没有种植大豆的习惯,豆浆成了不折不扣的“稀罕物”。

“中国豆”扎根坦桑

  2021年年中,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的团队开始筹划与莫罗戈罗省政府合作,在当地推动名为“小豆子 大营养”的玉米大豆套种项目,并在佩雅佩雅村、柯泰特村、瓦辛巴村和马库玉村4个村子里选择100个示范户进行试点。

  今年1月底,项目提供的大豆种子分批次分发至示范户,由项目坦方协调人、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和管理。到5月底6月初,大豆逐渐进入收获季。

  6月,莫罗戈罗省领导和项目坦方团队先后前往4个示范村,为“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颁奖,还用中国农业大学团队提供的国产豆浆机,培训当地村民如何制作豆浆,并邀请他们品尝。村民们对豆浆的味道充满好奇,品尝后纷纷赞不绝口。

  “豆浆很好喝,完全出乎意料!”年逾古稀的皮比鲁卡获得了瓦辛巴村“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第三名,他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脱口而出。

  “我尝了下,豆浆的味道和牛奶很像。我打算开始在家里和家人朋友一起加工、饮用豆浆。”马库玉村的最佳种植户获得者马温戈兴奋地说。

  61岁的柯泰特村村民亚当获得了该村“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称号。亚当今年种了1英亩大豆,收获200公斤大豆。他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比往年更干旱,影响了大豆收成,但“豆浆很美味”。在品尝过豆浆和豆饼后,他打算明年将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5英亩。

  另一位获得“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称号的那索罗,种植了0.75英亩大豆,收成约400公斤。60岁的他满怀期待地表示,明年将种植2英亩大豆。

  豆浆在坦桑尼亚也经历了“入乡随俗”的过程。村民们依据当地饮食习惯,在烧煮时会向其中加入糖和一种类似豆蔻的香料,这为豆浆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非洲风味。

小豆子,大营养

  为何在坦桑尼亚推广大豆种植?

  李小云向记者介绍,玉米是非洲乡村的重要主食,坦桑尼亚很多老百姓的主食都是用白玉米面做成玉米糕,斯瓦希里语叫“乌咖喱(Ugali)”,它虽然很好吃,但玉米缺乏人体生长所必需的部分营养物质,如色氨酸和赖氨酸。

  李小云说,大豆起源于中国,大约200多年前开始从中国传向世界,其富含人体所需营养的各种氨基酸,堪称“植物肉”,中国人喜欢的人造肉如“素鸡”主要就是由大豆制作而成。就蛋白质含量而言,豆浆的营养可媲美牛奶。坦桑尼亚农民长期有玉米套种鸽子豆的习惯,而玉米套种大豆能更有效地改善当地人的营养结构。

  莫罗戈罗省1991~2018年的营养报告显示,当地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数量到2018年已上升至106730人,占儿童总人数的26.4%,其中14958名儿童因极度消瘦而发育不良,占比达3.7%。

  该报告同时指出,传统的坦桑尼亚农业技术较为落后,饮食结构也不够均衡,导致当地人蛋白质以及维他命C、B1和B2等营养物质均摄入不足。

  中国专家的到来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坦桑莫罗戈罗省副行政秘书(类似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罗萨莉亚对豆浆赞不绝口,她期待大豆项目能惠及尽可能多的人,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的母亲”。她表示,莫罗戈罗省政府会与中国农大团队及基层政府加强联系,对农业合作给予大力支持。

  该地区农业推广员穆温吉拉告诉记者,农民们非常高兴能够找到“牛奶的替代品”,因为“这边牛奶很贵,而且不容易获得”。另一名农业推广员马拉基表示:“豆浆是非常好的营养品,它能帮助该区、该省,乃至坦桑尼亚全国应对营养不良的挑战。”

从玉米到大豆

  其实,这不是李小云团队第一次在坦桑尼亚开展农业援助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从2011年开始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合作,开展以玉米增产增收为核心的“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将玉米合理密植的经验分享给非洲朋友。

  从2011年只有一村一户加入,到如今推广至十余个村庄、超过千户,参与者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还多,农户们增加了收入,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情况也都有所改善。“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还曾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2021年年中“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这时李小云团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向坦桑尼亚当地推广大豆种植呢?

  凭借10年积累的默契,新冠疫情暴发后农大团队仍通过线上指导的方式持续推动项目,旧项目顺利收尾,新项目随之启动。

  农大团队成员告诉记者,项目中坦双方参与人员为此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We Do It”,用来实时沟通项目进展情况。通过微信群、邮件、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项目在疫情期间仍得以继续,坦桑尼亚当地政府组建的项目团队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完成了从项目方案起草、购买和分发良种化肥、组织示范户培训到跟踪管理等项目的全过程。

“我很想念中国的rafiki”

  慕康果是中坦农业合作项目的关键人物,他曾担任莫罗戈罗省主管农业的副行政秘书,从2011年开始便一直担任坦方协调人,退休后仍继续与农大合作。从“小技术 大丰收”到如今的“小豆子 大营养”,十载倏忽而过。他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团队像中国专家一样,如此不辞辛劳地走进一户户农家、一块块农田。

  10年的合作交往,早已让中坦双方团队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我很想念中国的rafiki(斯瓦希里语,意思是“朋友”)。”慕康果告诉记者。

  对玉米套种大豆项目,慕康果充满信心,他认为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有利于大豆生长,未来该项目将惠及坦桑尼亚更多贫困人口,豆制品加工和销售产业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李小云希望通过种植大豆、生产豆浆,改善当地的营养结构。而豆饼和玉米还能加工饲料、发展养殖业,由此建立一个生产链系统。

  此外,大豆除了可以为人类提供营养,还可以养育土地,因为它可以固氮。非洲农民没有钱买化肥,土地年年种植玉米会消耗地力,而通过种植大豆可以让土地产生更多的有机质。

  玉米合理密植与玉米套种大豆,都是中国农民长期应用的简单而富有成效的实用技术,也是李小云团队希望同坦桑尼亚朋友分享的中国经验。如何将中国的减贫和乡村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到非洲国家,农大-坦桑莫罗戈罗省农业合作项目带给我们不少启示。

来源:2022年8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7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