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巴西汉学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

2022-09-06 16:00:39 来源: 《环球》杂志

 

沈友友与孔子像合影沈友友供图

  沈友友表示,中文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宝藏,不仅经典典籍汗牛充栋,而且还为世界文明保存了很多“遗珠”。

文/《环球》杂志记者 卞卓丹(发自巴西利亚)

编辑/吴美娜

  2022年8月15日是中国与巴西建交48周年纪念日。在巴西多座城市,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当代艺术活动接力上演,精彩纷呈。

  “中巴关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愈发频密,不仅给巴西带来了京剧、武术、中医和脸谱,还激发了更多巴西人追溯和研究中国文化滥觞与沿革的兴趣。”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说。

  西内迪诺本人就是这些巴西人中的一员。他不仅长期醉心于中国文化研究,全身心投入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而且在2005年因缘巧合首次赴巴西驻华使馆常驻之后,就一直居住、工作、生活、沉浸在中华文化圈里,甚至再也没有回巴西长期生活。

  说起与中国结缘的往事,西内迪诺立刻回想到他孩提时的趣事:“记得小学地理课上有这样一个游戏——我们趴在地上,用耳朵靠近地面,试着去听地球另一边‘中国人在聊什么’。”那时,西内迪诺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父亲给他购买的“世界万国丛书”里《中国卷》的知识。

  对陆续接触过十几门外语的西内迪诺来说,中文其实是他较晚才开始学习的语言。后来,年届而立的他受到当时在巴西利亚访学的中国学者胡续冬的影响,才真正跨入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大门。正是在胡续冬的建议下,西内迪诺拥有了一个自己特别珍爱的中文名字——沈友友。从此,在几乎所有场合,他都坚持使用沈友友这个名字。

  随着学习的深入,沈友友的兴趣逐渐转向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上。谈及此,沈友友表示,中文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宝藏,不仅经典典籍汗牛充栋,而且还为世界文明保存了很多“遗珠”。“人们也许不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全的佛教经典是中文的《大藏经》。也正因如此,目前印度等各国佛学专家需要先习得中文,再根据《大藏经》的中文文献重新编制巴利文或梵语的佛教经典文本。”

  不过,学中文和学中国古文,有时还真不是一回事。“学中文难,学中国古文则是难上加难。古文有自己不同的语法规律,词汇也非常丰富。”沈友友说,“学习古文主要靠积累。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通读了根据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古音系统和拟音体系编写的《汉字古音手册》,细读了《古文观止》,翻阅了《十三经注疏》。”

  如今的沈友友,已在澳门特区安家,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令人惊叹的是,这位“半路出家”学中文的巴西人,迄今已经翻译出版了《论语》《道德经》《南华真经》等多部专著,目前还在筹划出版《孙子兵法》的葡语读本。“我尽力接触中国古代思想的不同领域,目的是通过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体验它内在的‘一以贯之’。”沈友友说。

  除了研习古文,沈友友还将关注点转向中国近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的研究和传播。在他看来,中国古代文化与近现代及当代文化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近两年来,他致力于促成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与巴西的出版社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经典系列的翻译工作。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学习中国历史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沈友友说,“遗憾的是,直接从中文翻译成葡文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巴西等葡语国家读者并不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只能从作品内容去欣赏它们。”因此,沈友友和他的朋友们希望在葡语国家出版一套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国文学流变的系列丛书。

  “去年,我拜会了鲁迅先生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先生,与他探讨了怎样向巴西等葡语国家读者介绍鲁迅的问题。”沈友友表示,这次交流让他萌生了把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首次翻译成葡文的想法。目前,这个项目正在进行中,葡语版《呐喊》有望于2023年在巴西出版。

  对于在拉美地区传播中国文化,沈友友认为,“汉字文化圈”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共同的语言能够塑造共同的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发源地或者以中国为孵化器(如佛教)的文化,通过汉字这个美妙的载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沈友友说,要在拉美地区传播中国文化,第一步也是要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从民间层面来打通双向的交流,“范围不用很大,持续才是王道,这样能够自然推动双方培养出自己的‘媒介人’”。

  之后,可以引导双方“媒介人”进行沟通,探讨海外文化传播的合适方式、合适内容、合适视角。“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对中国感到好奇,他们需要得到鼓励。”沈友友认为,“没有必要让每一个有好奇心的人都成为汉学家,但需要让他们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同时,可以继续派遣中国学者赴巴西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或者通过巴中双方合作推动中国古代经典的翻译和出版,或向葡语国家听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可以根据受众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解中国的多样化的途径。”沈友友说。

  作为一名前外交官,沈友友对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处世之道,以及对全球治理的影响,有他独到的见解。

  首先,在地缘政治危机激化、地区冲突不断、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面临重大挑战的当今世界,“各国不仅有转向内在这一趋势,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明显加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各家学说碰撞融合形成的“和合”思想,对了解和应对当前全球形势显示出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处世方式的智慧,也能给置身全球大变局之下的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借鉴。“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沈友友说,“这代表了一种无私的处世方式,既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又能够在充满竞争和烦恼的不理想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安宁。”

  第三,“性相近,习相远”,要理性认识并承认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存在巨大差异,从而选择以交流沟通的方式友好互动,必要时也据此寻求新共识。

  第四,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中国的外交话语提供了丰富的给养。蕴含着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案,也丰富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理念。

  第五,作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价值、观念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比如,礼与义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思想的基本范畴,也成为当代国民修养处世的标准之一。在处理全球事务时,尊崇礼与义也是中国继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依托。

来源:2022年9月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