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重新发现”昆曲

2022-09-19 16:16:26 来源: 《环球》杂志

 

2006年3月25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杨凤一表演昆曲《霸王别姬》片段

  一曲《牡丹亭》,千种演绎法。“重新发现昆曲”的维度正在不断拓展。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娟娟

编辑/胡艳芬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木香幽幽,弦歌袅袅,历经三百多年沧桑的北京正乙祠戏楼里,上演着昆曲经典《牡丹亭·惊梦》的片段,扮相柔美秀雅的“杜丽娘”和“柳梦梅”低眉抚袖、回首探身,唱腔婉转清润。而在古老的戏台旁,大屏幕上的在线会议室里,万里之外身在英国的几名观众也在“云上”欣赏了这段百转千回、动人心魄的表演,古老艺术与现代科技交汇互融。

建立全球推广机制

  戏外,一场关于中国昆曲艺术在世界推广的机遇与挑战、路径和战略的讨论也在进行,参与讨论的嘉宾有在正乙祠戏楼现场的中国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爱丁堡艺术节亚洲艺术奖主席王永嘉等,以及通过视频连线的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理查德·路易斯、英国伦敦昆曲推广专家李惠馨等。

  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百戏之祖”,它糅合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于一体,历经600多年发展,在今天焕发着新的生命力。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爱丁堡艺术节是世界最重要的艺术节之一,创立70多年来一直是表演艺术行业的“风向标”。根据中国北方昆曲剧院与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合作,通过爱丁堡艺术节建立全球推广机制,让昆曲在欧洲和全球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

经典文戏跨越语言障碍

  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杨凤一说,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演出交流的经历给她带来的最深刻印象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

  2006年,她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获得“国际妇女奖”,成为该奖项设立15年来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首位亚洲女性。颁奖仪式上,杨凤一饰演虞姬,为现场观众表演了昆曲《霸王别姬》片段,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俏丽的扮相博得观众长时间掌声。当时为杨凤一颁奖的佛罗伦萨妇女协会主席塞莱纳·特里利亚说:“我看过纯演唱的歌剧,也看过纯舞蹈的芭蕾,但我今天看到了一门艺术,既有演唱,又有舞蹈,美轮美奂。”

  还有一件事让杨凤一感触颇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北方昆曲剧院作为中国昆曲的代表,到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演员魏春荣在台上表演时,在台下观看演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写了一张纸条,“这是我迄今在国际舞台上看见的一个最美的演员、一门最美的艺术。”

  杨凤一告诉记者,中国昆曲演员们以前有个误区,认为外国观众更喜欢武戏,看不懂文戏,后来有了深层次的接触才发现,原来他们更喜欢原汁原味的经典大戏,像《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他们会在开场前看演出信息单,了解故事梗概,开场后,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凭着刚刚了解的信息毫无障碍地观看演出。”杨凤一说,“比如理解难度较大的《烂柯山》,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时在国外演出,我们还会做戏前导赏。比如,我们今天要演的戏是什么故事;什么叫生旦净末丑,杜丽娘和柳梦梅就属于旦角和小生;演员在戏里走路、鞠躬、转头等姿态都与现实生活不同,我们就做示范,转头不能猛地一下子转个头,那样头上戴的东西就会叮叮当当作响,要慢慢地转头。”杨凤一边说边做起慢慢转头的示范,“做好导赏,台下的观众都会喜欢,也都可以看得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除了将中国昆曲经典剧目带到国外演出,昆曲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交流时,还将国外经典作品改编成昆曲进行演出,使当地观众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昆曲艺术。

  2015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北方昆曲剧院将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欧隆克-雅库特英雄叙事诗《美丽的图雅雷玛》改编成昆曲《图雅雷玛》,在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演出。来自中国的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动作流畅的图雅雷玛以及扮相英武、洒脱干练的天界勇士尤龙乌兰,让当地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当时雅库特没人不知道中国昆曲。”杨凤一说。

一曲《牡丹亭》,千种演绎法

  谈及未来在爱丁堡艺术节上的昆曲推广,杨凤一满怀期待。今年的爱丁堡艺术节开设了“中国昆曲大师精品网上展演”,相当于明年爱丁堡艺术节昆曲推广活动的预演。据杨凤一介绍,未来还将建立“昆曲欧洲课堂”;遴选和推荐中国昆曲艺术家和剧目参加爱丁堡艺术节和其他知名艺术节;在爱丁堡策划与举办“重新发现昆曲全球艺术节”;在即将落成的北方昆曲剧院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设立“昆曲爱丁堡推广中心”等等。

  作为爱丁堡艺术节亚洲艺术奖主席的王永嘉受北方昆曲剧院邀请,成为“昆曲全球推广大使”。“目前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剧剧种是源自古希腊的戏剧、意大利歌剧等,其实我们亚洲文明所孕育培养出的戏剧也同样光芒四射,中国昆曲以及日本能剧、印度梵剧都将东方美学、东方境界、东方思想以精妙的艺术形式展现给世界。”王永嘉告诉《环球》杂志记者。

  王永嘉说,昆曲与意大利歌剧相比毫不逊色,当前更需找到昆曲通往全球的独特推广与发展路径,或许日本能剧的经验值得借鉴。“伦敦有一个‘重新想象能剧艺术节’,连续做了10年,理念非常新,比如日本剧团与西方艺术家共同创作、演出一部经典能剧。这个艺术节又反向在日本产生影响。我们的昆曲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在孕育‘重新发现昆曲艺术节’。”

  “重新发现昆曲”,其实早就在国内戏剧市场开出了希望之花。杨凤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在舞台上,大幕拉开,看到下面坐的都是中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感受昆曲的唯美与深厚文化底蕴。”

  十几年前,白先勇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一度成为现象级事件,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关注昆曲。多年来,国内戏剧界不乏与昆曲有关的创新之作。仅在今年,就有多部与《牡丹亭》有关的戏剧上演:不久前,陈佩斯导演的舞台剧《惊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一票难求,该剧展现了昆曲班子和春社在乱世中的际遇;上海大剧院版《重逢〈牡丹亭〉》以经典与当代的“双向奔赴”,重拾上海戏剧人和观众的信心;青年导演丁一滕的《O》通过杜丽娘父亲杜宝的视角,重新解构《牡丹亭》;北京大华艺术中心总监易立明计划在大华二楼歌剧院前厅古戏台样式的小舞台展演全本昆曲《牡丹亭》,55折的《牡丹亭》每天演一折(周一休息),观众每天都可以免费观看。

  正所谓,一曲《牡丹亭》,千种演绎法。“重新发现昆曲”的维度正在不断拓展。

来源:2022年9月2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9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