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医生”修复尼泊尔建筑瑰宝

2022-09-21 14:09:32 来源: 《环球》杂志

 

7月15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行人经过修复后的九层神庙建筑群

    古有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在元大都主持修建妙应寺白塔,今有中国“文物医生”精心帮助修复尼泊尔建筑瑰宝,中尼两国文化文明交流和互鉴世代延续,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文/《环球》杂志记者 易爱军(发自加德满都)

编辑/刘娟娟

  历经近5年艰辛付出,中国“文物医生”最近圆满完成在强震中毁损严重的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工作。中尼两国已持续上千年的文化文明交流和互学互鉴,在今天谱写着“一带一路”新故事。

  九层神庙建筑群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核心区,是尼泊尔马拉王朝和沙阿王朝的王宫“哈努曼多卡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雕刻精美,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建筑群包括4层“回”字形院落“罗汉院”以及位于西南角、高近32米的九层神庙。

  2015年4月至5月,尼泊尔发生强震,九层神庙建筑群也遭劫难,受损严重。其中,九层神庙上面3层完全倒塌;包括东北角塔6层约550平方米局部建筑完全倒塌;东南角塔整体向主干道方向歪闪,最大倾斜约30厘米。另外,大面积墙体因地震造成的挤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开裂;超过万件木构件散落损坏;建筑还出现基础沉降、排水不畅等问题。

  建筑群文物修复现场外陈列的一幅幅震损图片,向行人直观展示了大地震给建筑群造成的巨大破坏。

  中尼双方政府开展协商,确定了九层神庙修复项目。2017年8月,由中国政府援助、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担任管理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整体修复任务的“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

  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为贯彻文物保护真实性、完整性和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建筑历史信息及风貌,工作团队在项目前期对尼泊尔历史和九层神庙建筑群的结构、做法、传统工艺、材料等做了细致研究和调查,并使用高精度测绘设备和各种技术手段对建筑群开展全面勘察,形成了修复项目深化设计方案,确定了前期抢险支护、坍塌部位复原、老旧构件利用、结构薄弱部位补强等工作重点。

  就坍塌部位复原而言,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空间有限,工作团队就在2.5公里之外的尼泊尔国家博物馆内开设第二现场,搭设了约1100平方米的工作棚,用于对震损木构件进行整修补配,并对九层神庙倒塌的3层及东北角塔6层塌陷部位进行预安装。为此,工作团队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图纸和照片等资料,邀请专家及尼方工匠对散落构件细加甄别、比对。凡能满足结构安全使用的构件,皆按原位恢复并作为缺失构件补配的参考依据,完成塌陷部位预安装后再次拆散、编号,运送至九层神庙修复现场正式安装。

  对修复工作队总工程师周建国来说,当时的历史资料有限,要修复倒塌的部分存在很大困难,他们就靠走访老工匠、收集老照片尽量还原建筑群历史原貌。

  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项目兼具文物保护和震后重建双重特性,是援外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全新挑战。

  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震损文物建筑年代久远,坍塌损毁严重,原始资料缺失,前期勘察难度大,修复工作的技术难度和不可预见性远高于一般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呈现“急、难、险、重”的特点。

  通常,修复项目整体工程进度越快,文物遭受的损失就越小。为此,项目实行边开放边施工,工作团队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游客安全和施工安全。高峰时期,项目参与人员多达200余人。

  工作团队针对九层神庙建筑特征开展研发。针对其所用娑罗木材料的硬质材特性,结合九层神庙木构特点,“文物医生”们采用金属绳索对结构薄弱节点进行加固,这种柔性材料能够很好地与硬质娑罗木配合,并且隐藏于构件内部,不影响外观。这一“整体补强+软性链接”的保护措施体现了对文物最小干预和可逆的原则,得到尼方好评,并在中国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材料使用方面,“文物医生”们严格遵守尼方对于文化遗产修复的材料要求,选取本地木材、砖瓦等传统材料。

  九层神庙建筑群上有大量精美木构件,雕刻内容包括宗教人物和图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立科研课题,研究九层神庙建筑群宗教雕刻的内涵,同时聘用来自木匠世家的尼泊尔工匠雕刻木构件,确保在修复过程中保护好建筑的宗教艺术价值。

  在外部装饰木雕修补过程中,即便是1厘米宽的裂缝也要修补,花窗上震损的雕像都被精心修补完整。同时,“文物医生”们对老旧构件尽可能加以利用,以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历史信息。修复项目重做、补配的雕刻构件达3700余件,约为全部雕刻构件的15%,老旧构件利用率达到了85%。

  参与修复工程的尼泊尔雕刻木匠曼哈里·马哈尔詹说,能在中国工作队工作,他感到幸运。他以窗户修缮举例说,如果一扇窗需要修补,中方团队就对窗户细加观察,并和尼方人员一起讨论窗户是否有缺失,中方团队会和尼方人员一起将手中现有窗户与震损前窗户的图片加以对比,尼方人员根据原始窗户图片画出缺失部分,最后修复回原来的样子。

  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视察修复项目时曾评价说,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对文物采取“保护性的修缮理念”,值得学习。

  看到修复后的九层神庙建筑群,一名尼泊尔游客用“非常美观”和“具有历史感”来形容他的感受。

  尼泊尔考古局局长高塔姆对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工程予以肯定。他表示,中国政府和专家成功地在保持其“原本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情况下重建了这一历史遗迹。他特别对参与修复工程的中国专家表示感谢,指出他们经常就如何维持建筑群自身传统价值、设计和原真性与尼方磋商,以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他说,中国专家“在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价值方面非常慎重”。

  古有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在元大都主持修建妙应寺白塔,今有中国“文物医生”精心帮助修复尼泊尔建筑瑰宝,中尼两国文化文明交流和互鉴世代延续,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来源:2022年9月2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9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