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沙伊赫气候变化大会侧记

2022-12-02 07:35:46 来源: 《环球》杂志

 

11月7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场地,

一名参会者站在一张宣传海报前

    各个国家和各种官方、非官方组织纷纷亮相登场,表达自身立场,也了解对方立场,共同为拯救我们“发烧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环球》杂志记者 沈丹琳(发自沙姆沙伊赫)

编辑/吴美娜

  当地时间11月20日上午,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主席、埃及外长萨迈赫·舒凯里敲响木槌,延期一天多的COP27终于在埃及海滨度假小城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

  经过各国代表团长达两周马拉松式的紧张谈判,大会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大会还同意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并启动建立全球适应目标框架。

  本次气候大会将主题定位为共同落实,获得各方一致认可。但发达国家以口号代替行动,以对抗代替合作,造成巨大的落实差距,引发广泛反思和不满。总体而言,COP27仍不失为一次将地球村村民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促进团结的盛会。在为期两周时间里,在西奈半岛的艳阳下,偌大的COP27会场内外人气十足,精彩纷呈,各国和各类官方、非官方组织纷纷亮相登场,表达自身立场,也了解对方立场,共同为拯救“发烧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场内场外热闹非凡的两周

  《环球》杂志记者对COP27的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人多。会场内人头攒动,如同赶集一般,到处都可以看到席地而坐进行交流和讨论的人。会场上空飞机轰鸣声不断,在短时间内运送来了4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

  在会场上,各个展馆为吸引关注、增添人气,“各显神通”。

  作为受气候变化冲击的典型国家,今夏1/3国土被淹没的巴基斯坦在本届大会上备受关注。记者在该国展馆看到一句特别打动人心的口号——“发生在巴基斯坦的(灾难),不会仅停留在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员、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国民议会秘书处秘书娜兹·俾路支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巴基斯坦经历了痛苦,他们希望世界其他地方明白在这种大灾难面前人类是多么无力,所以各国应提早采取行动,避免遭遇同样的痛苦。

  “我们需要1000亿美元拯救我们的雨林!”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展馆,记者被这句巨大的标语吸引住了。巴新展馆负责人、雨林国家联盟执行主任凯文·康拉德说,他们这么写,是为了嘲讽发达国家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我们要说的是,仅仅是保护雨林,1000亿美元都不够。我们需要的远比这个多。”

  有的展馆则主打“最炫民族风”。在南太国家联合组成的莫阿娜蓝色太平洋展馆、在印尼馆、在非洲联合馆、在巴西馆……每当记者路过,都能看到身着各种鲜明民族服饰的参会代表,向前来参观的人群介绍他们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气候变化下所遭遇的困境,引得许多参会者驻足拍照。

  来自巴西的原住民代表劳拉·索里亚诺·亚瓦纳瓦身着盛装为巴西馆的活动造势。她说:“要想真正解决气候变化危机,我们必须合作,发达国家需要帮助发展中国家终结这场危机。”

  还有许多展馆主打展示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减排的高科技项目。在土耳其馆、阿联酋馆、印度馆、中国馆等展馆,记者看到了各国展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秘密武器”。在中国角,中国企业的“风光水火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新能源项目沙盘展品吸引了许多目光。阿联酋展馆展示了近年来阿联酋卫星技术在助力气候监测、灾害勘查、损害评估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会场之外也是热闹非凡。一天中午,记者走出新闻中心,惊讶地发现广场上有一只“恐龙”。走近才弄明白是宣传活动,那只“恐龙”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不选灭绝!”。

  在会场中间的空地上,这种“眼球”争夺战每天都在上演。一天中午,来自南太岛国的代表拉起要求实现“公正气候转型”的横幅,一名高大的男士用扩音喇叭充满感情地呼喊:“请救救我们!请帮帮我们!”在他们不远处,另一群号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损失与损害赔偿的年轻人齐声高呼:“人们团结起来,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在COP27大会上,除了会议主要日程,大部分活动都是各办各的,分散在会议区域的各个角落。虽然会议众多,但参会代表的人数是有限的,为避免自家活动过于冷清,主办方会派人到处发传单、拉人头。《环球》杂志记者在驻地发稿时,经常要接待这些“会议推销员”,勉为其难地接过他们的传单。

  不过这一切到了11月19日戛然而止。虽然19日谈判仍在各国代表团的驻地继续,但大会常规活动已于18日结束,会场内的场馆开始拆除,餐饮摊位也停止售卖,只有各国代表团和新闻记者还在坚守。

  由于各方就最终文件的措辞迟迟难以达成一致,原定19日晚上8点半开始的闭幕式拖到20日凌晨4点多才开始,并两度休会,各方继续就决议草案内容进行最后的磋商,直到第二天上午大会才最终结束。

可再生能源受关注

  可再生能源话题,是大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在大会开幕伊始举行的领导人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讲话时警告说:“我们踏上了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我们的脚踩在了油门上。”会议临近结束时,他再次发表讲话,指出驶离这条“地狱高速公路的出口匝道”,就是可再生能源。

  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发展是一个好榜样,它向世界展示了希望。”凯文·康拉德说。他指出,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中国正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尝试逐步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中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则需要迈出第二步。”

  中国代表团也在大会上多次向世界展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进展。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边会活动中提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目前已突破11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50%以上,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市场。

  引人注意的是,在COP27大会上,“吃石油饭”的中东国家在发展新能源领域异军突起,以期借此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经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阿曼能源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官马赞·拉姆基说:“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资源不会永远在那里。”他说,阿曼必须实现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更多地发展可再生能源。

  埃及总统塞西在会上介绍说,埃及正在积极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无论是太阳能、风能还是氢能。此外,埃及在绿色交通领域启动了雄心勃勃的项目,并承诺在明年COP28于阿联酋举行之前,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交通系统提供支持。

  沙特不仅在主展区设立了沙特馆,还为该国发起的沙特绿色倡议论坛在会场之外专门设置了单独展馆,展示沙特在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

  据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介绍,沙特目前有13个价值9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筹备中,包括一座超大型绿色氢气工厂,这些项目投产后将有助于每年减少2000万吨碳排放。

  此外,埃及和阿联酋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埃及建设装机容量为10吉瓦的在岸风力发电设施。阿曼和沙特签署备忘录,深化两国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捕获、再利用和封存领域的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中东国家的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长、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苏丹·贾比尔在COP27上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阿联酋一直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进行着密切合作。“无论是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还是其他涉及先进技术的行业,我们两国的合作创新,将降低成本,创造经济机遇,从而造福社会。”

中国特使展风采

  在COP27大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开诚布公又不失幽默的言辞,阐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展现了中国特使的风采。

  11月9日中午,中国代表团在驻地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没等中外记者开口提问,解振华就主动回答了记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关于在本届COP27大会上,中国办公室和中国角为什么放在区域最边缘的地方?是不是为了保持低调?解振华说,他的计步器显示每天平均走1.3万多步,从驻地到场馆再到会场。“我也不愿意走这么远,但我把这当成日常锻炼了。”他笑道。

  有记者问解振华,针对美国说中国也应该承担“损失与损害”赔偿资金,您是否同意?解振华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到目前为止,(美方)没有人和我提出这个问题,好像也不好意思和我提出这个问题。”

  针对最近中国加大煤炭产量是否影响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问题,解振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说,中国传统煤电所占比例目前只有50%多一点。此外还要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接性问题。“我们是新建了一些煤电厂,是世界上最高效的煤电厂。我们还淘汰了很多落后的煤电厂。我们没有增加,是持平的。”他说。

  他同时指出,欧洲国家现在恢复煤炭消费,也是出于现实,如果全部淘汰,欧洲今年的日子就很不好过。

  在大会即将闭幕之际,解振华再次召开记者会,介绍了中美两国在COP27上的磋商进展。他指出,此次中美正式磋商“坦诚、友好、积极、正面,很有建设性”。

  在两场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与英国《卫报》记者菲奥娜·哈维均有互动。在第一次记者会上,解振华在回答哈维提问时特意提到哈维是他的老朋友,在此前多届气候变化大会上他与哈维都有交流。“解振华的回答出色、详细,准确,我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哈维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明年,COP28将在阿联酋的迪拜举行,届时各缔约方将对各自在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首次盘点。阿联酋气候特使贾比尔指出,这将成为COP28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他表示,虽然COP27和COP28都在中东地区举行,但他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可以、也应当——来自全世界的努力”。

来源:2022年11月3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