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深耕中国:从“做买卖”到“谋合作”

2022-12-05 07:36:47 来源: 《环球》杂志

 

11月8日,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在进博会现场演示口腔、营养、骨质

疏松领域三款创新健康管理自测工具,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从展品到商品,从“头回客”到“回头客”,跨国药企正用各种形式深耕中国市场,在“做买卖”的同时谋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文/《环球》杂志记者 龚雯

编辑/胡艳芬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在“四叶草”场馆内外跃动。馆内,全球十五大药品巨头首次齐聚进博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在进博会期间集体亮相参展,“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目不暇接;馆外,一个个生产基地、创新中心、投资公司加速落地中国。在进博会闭幕后紧接着召开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跨国药企们再次“现身”,它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朋友圈”。

进博会成跨国药企集体亮相“窗口”

  5年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科技绝佳的首发地与聚集地,尤其是在科技含量高、“上新”速度快的医疗展区,“首发首展”已经成为参展标配。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坦言,5年前受邀参加首届进博会,还是抱着“看一看”的态度,但很快就感受到了进博会的“魔力”。就在今年10月27日,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前夕,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在青岛奠基,这个项目就是山东省代表团在去年第四届进博会上与阿斯利康合作谈判的成果。

  黄彬说,从第二届进博会开始,阿斯利康的展厅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连续3年“公司坚决拨资源支持做”。阿斯利康是制药行业在华最大外企,2021年在华销售额约60亿美元,在其全球市场排名第二。

  作为连续5届参展进博会的老朋友,强生今年携近200款创新产品亮相,覆盖医疗科技、制药、消费者健康等,其中近40款产品为“全球首秀”和“中国首秀”。“进博会已成为中国向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我们将继续促进更多前沿科技在中国本土落地,并不断提升新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像一块巨大“磁石”,吸引全球顶级企业汇聚上海,进博会聚首效应不断凸显。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进入中国30余年来,辉瑞已向中国引进了60余款创新药品。值得一提的是,仅2022年一年,辉瑞在华获批的新产品、新适应症或新剂型就多达11个,正在以一个月一“新”的速度,满足更多中国患者的健康需求。到2025年,辉瑞计划向中国引入25个新产品、新适应症、新剂型。

“今年展示、明年上市”

  进博会上不仅有首次亮相的“进博新生”,也有重返展台的“进博宝宝”。它们是受益于进博会“展品变商品”效应,在进博会展示后加速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展商们十分乐于把前一届的“进博宝宝”带到下一届“回娘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赛诺菲今年展出的一款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是五赴进博会的“元老”。该药上市5个月即被纳入国家医保,近年来其适应症更是不断扩容,适应人群也从成人拓展到青少年再到儿童,让更多中国患者不再“为痒所困”。

  走上展台走近百姓,“进博好物”正让更多生命被温柔以待。比如连续5年参展进博会的“网红”展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中国装机量累计超300台,累计手术量超37万例。《环球》杂志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在该院最新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助力下,过去一周,已有数名罹患泌尿外科疾病的患儿在接受新型微创手术后快速康复。

  “对于传统腹腔镜下难以实施的复杂手术,‘达芬奇’让微创手术变得更可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耿红全说,主刀医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将局部组织和血管结构有序解剖出来,医生的操作也可以更加灵活细致,有助于手术质量提高。

  得益于进博平台,在高端医疗装备的助力下,上海市级医院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提升诊断水平、支撑科研创新等。据统计,2019年以来,上海市级医院高难度病例数增长了近1/4,微创手术例数增长了近6成。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13家市级医院代表与5家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及外贸代理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协议书。而在前四届进博会期间,申康中心已组织市级医院采购大型医用设备129台。

“做买卖”更“谋合作”

  从展品到商品,从“头回客”到“回头客”,跨国药企正用各种形式深耕中国市场,在“做买卖”的同时谋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首届进博会之后,罗氏投资8.63亿元将早期在上海浦东成立的研发中心升级为全新的创新中心;2021年罗氏投资近3亿元建设罗氏中国加速器,赋能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建设。本届进博会期间,罗氏中国加速器11家成员企业首次集体亮相,研究方向覆盖多种新生物学机制、多种药物形式,以及人工智能、功能蛋白质组学等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创新。

  “过去1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初创企业带着它们的研发成果走向世界,与大型跨国药企达成了研发的授权转让许可协议,或一起合作进行早期研发。对于罗氏来讲,外部创新可以补充我们内部的研发产线,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内部研发经验分享给外部的早期初创企业,让他们走得更顺一些。”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表示。

  除了罗氏,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升级在中国的投资。比如,总投资超7亿元的直观复星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今年在上海开工建设;诺和诺德在中国投资总额超过25亿元,其中包括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宣布投资4亿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加速全产业链布局升级。

  一直以来,上海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166亿元,同比增长4.6%;制造业产值1345.45亿元,同比增长5.5%,与1至8月份相比,累计增速又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是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联合业内专家编制的蓝皮书《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医药创新》显示,截至2018年,世界排名前50位的跨国制药公司均在中国设立分部,一些跨国药企的市场重心也开始向中国转移。截至2020年,跨国药企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47家工厂、25个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20亿元,在中国内地员工超过13万名。

  RDPAC执行总裁康韦表示,超过90%的跨国药企表示,中国市场在其全球的战略重要性将在未来3至5年保持稳定,70%的企业认为持续的监管制度改革是中国创新医药领域最鼓舞人心的进步,这是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生动缩影,也是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的有力证明。

来源:2022年11月3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