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与笄礼

2023-01-10 09:58:36 来源: 《环球》杂志

  冠礼的意义就是警示男子成年处世之后,需要不断自省修身,端正行为,担起家庭、国家与社会责任。少女笄礼,与男子冠礼的立意一致,表示成年即将出嫁。

李宝臣

  中国古代男子自12岁起,最迟到20岁,都要择期举行束发加冠仪式,以表示成年立世。加冠以前的发型比较随意,年幼时一般头上梳两个抓髻,即通常说的总角或髫龄。总角系指抓髻,髫龄则指脑后垂发。

  《礼记》“冠义”讲“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显然,冠礼的意义就是警示男子成年处世之后,需要不断自省修身,端正行为,担起家庭、国家与社会责任。《仪礼》“士冠礼”记述士的冠礼仪式为三加: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冠并配剑;三加爵弁冠。缁布冠又称委貌冠就是包头髻的一小块黑布。皮弁冠,鹿皮制作。爵弁冠形制与皮弁冠相同,赤黑色二种以上皮革混合制作。显然,这是士阶层以上之家与贵族子弟的成年礼。平民子弟冠礼可能非常简单,只是一加缁布冠而已。

  天子与诸侯举行冠礼通常在12岁,仪式程序四加,前三加与士相同,第四加,公加玄冕,天子加衮冕。衮冕乃衮衣与冕冠的合称,系天子与王公贵族祭天地、宗庙以及朝会着装的最高礼服。

  汉代极重冠礼,皇帝冠礼称加元服。南北朝以后,冠礼走向衰微,普遍不受社会重视。明初重定礼制,全面复古。《明史》卷五十四讲“洪武元年(1368年)诏定冠礼,下及庶人,纤悉备具。”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成年之际都要举行加冠仪式。儿童皇帝冠礼,沿用汉代传统称加元服仪。譬如万历帝10岁登极,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举行加元服仪式,时年13岁,虽然他在做太子时已经举行过加冠仪式,但当日仍将束发解开梳成脑后垂发,再重新束起加冠。尽管朝廷极力复古,同时制定了操作规范条文,向社会推行冠礼,但民间很少有人忠实执行。清朝男子的发型与冠服样式发生了巨变,传统冠礼仪式自然无法延续,很快消亡殆尽。

  少女笄礼,与男子冠礼的立意一致,表示成年即将出嫁。在平均寿命不足35岁的时代,女子大都在15岁前后就成婚生育。《礼记》“杂记”讲“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这里的“字”并非表示女子从此就有了名字,而是指已定聘人家,即将出嫁。“字”的本义是妇女孕育、妊娠,后引申出养育、教育与治理等义,进而又引申出定聘之义。女孩到了15岁,即使尚未定亲,家庭一般也要为之举行笄礼,从而迈入待字闺中的生活阶段。

  笄系指头簪,将头发绾成髻以黑纱包裹,插簪固定,俗谓之“上头”。簪的形制大同小异,材质种类颇多,骨、角、牙、玉石、金属、木质等等不一而足。

  笄礼仪式一般由母亲、祖母或嫡亲女性长辈主持,另聘女宾为之上头。清朝男子发型服饰彻底变样以后,冠礼荡然无存,而非旗人女子的发型并无明显改变,少女在出嫁前也要盘髻插簪,同时开脸。开脸又称绞脸,用丝线形成两股交叉,在脸上滚动除去汗毛,让面部皮肤光鲜。

来源:2023年1月1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