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嫁妆

2023-01-28 13:12:03 来源: 《环球》杂志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传统婚礼,女方家无论贫富都要陪送嫁妆。简单的,在迎娶当日伴随迎亲队伍一同起送;丰厚的,则在迎娶前一天专门举行送妆仪式。娘家陪送越丰厚,仪式越铺张,越能提高新妇日后在婆家的地位。

  家庭财力构成嫁妆丰俭的前提条件,但并非所有富贵人家都选择铺张。譬如,晚清曾国藩洞察奢侈对子女成长之害,因而要求儿女日常生活,衣必常人之衣,食必常人之食,绝不容许享受奢华。其幼女曾纪芬《崇德老人自订年谱》讲其父曾立下“嫁女奁资不得逾二百金(两)”的家规。二百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小数目,但对于总督之家,不免显得寒酸。曾国藩过世后,其弟曾国荃出席侄女婚礼,对此家规遗训是否践行深表怀疑,当时开箱验看奁资,果然不过二百两,惊叹之余,认为过于俭朴了,当即另赠四百两助奁。

  嫁妆丰厚程度以“堂”论高低,全堂的六十四抬,半堂的三十二抬。一抬基本上就是一件物品。譬如家具,桌椅箱柜有多少件就是多少抬,衣箱不管内装多少衣料,也是一抬。搬运方式,小件物品如瓶罐瓷器等绑在栏杆桌上,下穿木杠,二人一抬,大件物品如八仙桌、衣柜等直接捆绑穿杠,四人或八人一抬。豪富的可达数堂几百抬。简单的送妆用俗称窝脖或扛肩的单人背驮。送嫁妆队伍出发之前,要在大门外亮嫁妆,凡装箱运送的皆敞开以示充实。日用品展示与搬运容易,而陪送不动产如房产、地产与商铺等,如何表示?若是房产就在栏杆桌放上一块红绸缠绕的房瓦,地产则放上红绸缠绕的土坯砖,买卖字号则放上红绸缠绕的复制牌匾。

  实际上,嫁女陪送巨额奁资的事例比较少见。就算娘家拥有实力,在家族观念深厚的年代,也不会轻易便宜外姓人。嫁女舍得投资的人家,大都有着特殊原因。想来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子嗣乏艰后继无人,乐得做顺水人情,结欢亲家;二是子不成才、游手好闲难保家业,与其让偌大产业眼睁睁地毁于败家子之手,倒不如赠与女儿一部分;三是转移财产,借名寄存,防备日后变故;四是爱女心切,提升女儿在婆家的地位;五是变相的赠与形式,改善婆家的经济状况,昔日拥有名望地位与高级头衔的人家,不见得个个都是豪富。攀高枝向来攀的是权势、财富与名望地位,对于那些财富有余,而文化、政治背景不足的人家来说,攀的往往是社会名望地位,以嫁女联姻的巨资投入,换取拓展社会关系与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

  财产交割本属隐秘之事,露富向来被视作处世大忌,为何非要在街面上招摇一番,弄得人人尽知不可?探究其因,除了炫耀心理发作与撑足女儿脸面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婚前财产公示。传统社会虽然承认陪嫁物权归新妇个人所有,但在女子不能自由离异的时代,最终还是要用于夫家消费的。因之,新妇能否实际长期掌控这些财产就变得极其重要,铺张隆重的亮送嫁妆仪式铸就社会深刻印象,与嫁妆清单一道构成完整的婚前财产证据链,从而多少保证了陪送财产不被夫家巧取豪夺、私吞挥霍。同时,也为日后娘家万一不幸发生危机变故,在向女儿求助时,不至于难堪不好启齿。

来源:2023年1月2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