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的祭祀乐舞

2023-02-20 14:28:59 来源: 《环球》杂志

   古代乐与礼经常连用。传统礼乐文化是从祭祀发展而来的。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朝廷祭祀典礼都要使用乐舞,最高的八佾舞。八佾亦称八溢或八羽。舞队方阵纵横排列皆为八人共六十四人。分文武两个方阵,文东武西。文生左手执翟右手执籥(读作yuè,一种单管乐器,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武生左手执干右手执戚,随指挥表演文德与武功之舞。

  《左传》讲,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主祭身份与祭祀对象等级决定乐舞规模。东汉何休、西晋杜预皆认为:六佾,六六三十六人;四佾,四四十六人;二佾,二二四人。而同时代的服虔《左传解谊》则认为“佾”是固定的,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每列必是八人。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四佾,四八三十二人;二佾,二八十六人。后世儒学传人大都从服氏之说。

  《明会典》卷八十一“祭祀通例”将乐舞分四等:“天地九奏;神祇、太岁八奏;大明、太社稷、帝王七奏;夜明、帝社稷、宗庙六奏。舞皆八佾,有文有武。”孔庙稍有不同,六奏六佾,只用文舞。每奏时伴歌伴舞,歌于堂上,舞于堂下。至于服装颜色,圜丘服用青紵丝;方丘服用黑绿纱;日坛服用赤罗;月坛服用玉色罗。

  古代乐与礼经常连用。传统礼乐文化是从祭祀发展而来的。《礼记》“乐记”讲“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乐舞分神乐与俗乐。太常寺专管神乐,统辖乐舞生专事祭祀。神乐舞生分器乐、声乐与舞蹈三类。《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佚名《太常续考》卷七讲,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南京改作陪都,保留了朝廷主要衙门。南京太常寺留下乐舞生三百名,另三百名随迁北京,到京后不久又增补到五百二十七名。其后历朝的神乐舞生人数不一,这与当朝皇帝的个性与信仰有关。

  明代诸帝之中,嘉靖崇奉道教,热衷祭祀礼典,所用的神乐舞生最多。《明会要》卷二十一记,嘉靖十四年(1535年)神乐舞生增至二千二百人。《世宗实录》嘉靖十九年正月丙午条又记:“添设七庙乐舞生一千二百二十九名”。

  明朝乐生最初用道士,舞生则选自民间。永乐以后舞生也改用道士。虽然称之道士,却不属于道教的宗派。乐舞道士平日既不静修诵经,也不做法事。只在朝廷专设的管理神乐的衙署“神乐观”内练习歌舞或在祭祀前结队彩排。这是由国家供养的特殊职业群体,《明会典》卷二百二十六“神乐观”讲,“凡乐舞生、执事人等,岁用米麦等物,俱从户部拨送本观收贮。”社会上把这一群体戏称为假老道,又称火居道士。郑仲夔《玉麈新谭》卷七讲,“乐舞生十五年一考,必精选通律吕者,始得与选。”分乐舞生、冠带乐舞生、掌乐教师、典仪与通赞等级别。

来源:2023年2月2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