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乐观的历史变迁

2023-03-20 11:08:49 来源: 《环球》杂志

  相比之下,世俗生活更离不开乐舞,俗乐比神乐使用得更为频繁。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神乐观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创设于金陵,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南京旧观保留,而在新建的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西天门外西北新置神乐观,此后成为北京建筑中轴线的重要历史景观。

  神乐观系朝廷管理与培养训练神乐舞生的机构,设提点(正六品)一人、知观(从八品)二人,乐舞生人数不同时期多寡不一,常在六百人到三千五百人之间变动。神乐观听命于太常寺,专门为如天地、太庙等重大祭祀典礼提供乐舞服务。乐舞生从道童中选用。清承明制,虽管理体制几经变动,但基本沿袭了明制精髓。

  神乐观靠近天地坛,却没有包在坛墙之内。此地环境优美,树木葱茏,又离内城不远,因此常吸引众多游人来此消闲。乐舞生遂抓住机会,做起了生意,《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乐考四”有云:“其乐舞生卖酒市肉,宛成贾区,往来驴马喧杂,无复禁忌。”

  明永乐年间始规划营建北京城,但直到嘉靖中后期,都城都只有一道近似正方形的城墙。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外城筑就,天坛纳入其中,又将其外坛墙向西、向南延展,神乐观遂被围入坛内。尽管增加了围墙,也并未彻底改变昔日的市井风情。《万历野获编》卷二记京师端午时节景象:“惟天坛游人最胜,连钱障泥,联镖飞鞚,豪门大估(大贾富商)之外,则中官(宦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盖皆赐沐请假而出者。”“连钱障泥”系指垂于马腹两侧遮挡尘土的障泥装饰花纹犹如连结的铜钱;“联镖飞鞚”描绘了策马飞驰奔向天坛的人络绎不绝的景象。

  清初,景象依然繁盛,到乾隆初期因禁令方没落。戴璐《藤阴杂记》卷五说:“天坛道院昔为讌(读作yàn,同“宴”)集之地。道院即神乐观,今改神乐署。乾隆七年(1742年),满御史某携伶看花,因游人杂沓,遂奏禁栽化,拆毁酒肆。至今不植花卉,惟古松尚存,樛枝黛色,夏可纳凉。”

  清初沿袭明神乐观制度,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为神乐所,革除提点、知观等道士官员,改由太常寺官员充任。乐舞生亦不再由道童选补,改从民间青少年俊秀中选拔。留用的乐舞生须与原道教门户切割。乾隆十九年(1754年)神乐所再改称神乐署,设署正(正六品)一人,左右署丞(从八品)各一人,协律郎(正八品)五人,司乐二十五人,乐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

  古人神俗两界观念根深蒂固,祭祀礼神历来讲究洁净,不沾人间烟火。凡祭天地、祈谷、太庙等大祀,皇帝与从祭官员皆要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去掉世俗污浊,调整平静心态,以迎接神的赐福。因此,限定了神乐与俗乐界限,各设机构分别管理。

  相比之下,世俗生活更离不开乐舞,俗乐比神乐使用得更为频繁。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十四讲“凡祭祀用太常寺乐舞;凡朝会、宴飨等礼用教坊司奉銮”。清代礼乐、神乐沿袭明制,俗乐管理则进一步分类细化,雍正七年(1730年)改教坊司为和声署,废除教坊乐籍贱民制度,同时剔除了女乐。乾隆七年(1742年)设乐部,统辖神乐署管理神乐、和声署管理俗乐。和声署只承办朝廷庆典礼乐。宫廷乐舞则由内务府掌仪司中和乐处管理,亦曾名南府,后更名为升平署。皇帝出行所用銮驾乐队由銮仪卫、旗手卫校尉管理。升平署与銮驾乐队皆也听命于乐部。直至清亡,各类乐舞机构的服务对象未见混淆。

来源:2023年3月2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