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请点菜,朋友反目

2023-04-18 09:37:34 来源: 《环球》杂志

  俗谓主勤客雅,主人请客人点菜,表示敬意,而客人多是辞谢,并不越俎代庖做主点菜。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平日社交,请客聚会是常有之事。宴客缘由很多,难以尽数。但无论哪一类饭局,除非事先已定好菜单,点菜时主人大都要客气一番,请客人点菜,说些“诸位想吃什么随意点”之类的话。这不过是社交礼仪中的客套话而已。

  俗谓主勤客雅,主人请客人点菜,表示敬意,而客人多是辞谢,并不越俎代庖做主点菜。若是关系极熟,又经常一起吃饭的朋友之间请客,主人再三恳请,客人点上几道常吃的普通菜,也无不可,但切记一定把高档佳肴的选择权留给主人。

  古往今来,宴请菜单的选择实质上都遵循谁做东谁做主的规矩。请客人点菜与客人辞谢,只是必经的社交礼仪。应邀出席宴请,若把主人盛请点菜当作解馋的良机,藉此专挑高档的、想吃而未吃过的佳肴大菜,就难免超出主人的消费预算与支付能力,陷主人于尴尬境地;反其道而行之,专挑低档的普通菜肴,又容易造成误会,让主人感到难堪,认为这是在怀疑自己宴请的诚意与支付能力。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记,晚清翰林编修潘炳年在京城名馆“广和居”宴请几位朋友,请新交的一位朋友居首席。“北都例请座客点菜。友意蔬价必廉,方春而菜单有王瓜(黄瓜),因点一器,食而美之,更而再三。潘变色,友乃弗觉。及席散,计黄瓜一味,值银五六两。潘乃贻书绝交。盖燕京冬春王瓜,价绝昂,潘疑友人知之,而故以相窘也。”这位新交之友本意是想给主人省钱,但不明价钱,反而使朋友之间不欢而散,甚至到了绝交的地步。

  北京冬季天寒地冻,旧时初春的黄瓜是本地反季节培育的洞子(温室)蔬菜,投入成本极高而产量甚低,售价自然高昂。明王世懋《学圃余疏》讲“王瓜,出燕京者最佳,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光绪顺天府志》讲,“京师二月有小黄瓜,细长如指,价昂如米。”黄瓜刚上市时,一根最低也要卖二两银子。二两银子在明清直到民国初年,可以买一百到二百斤白面。因之,潘见朋友再三点黄瓜食用而脸色大变,最终竟为此与之断交。

  此外,菜肴陆续上桌品尝之后,不宜因个人口味喜好肆意贬低其味道与技法。应知,差评仅是针对厨艺味道而发,但厨师并不在场,宴请更不是厨艺菜肴的评判会,说多了,面上无光的可是请客之人。

  公东聚餐可以各点各菜,公东即时下流行的AA制聚餐。倘有好吃者,不妨借鉴民国年间的“食会”运作方式。一个人的美食品尝之旅难免孤单,一回吃不了几个菜,所以拉上趣味相投的十个人,每人一年出资几千元,交由召集人管理,议定好双周或月餐例聚日期。食会聚餐时间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变动,倘若有人因故不能出席,不单独计费退款,但允许派人顶替出席。

  当代人衣食不愁,吃馆子乃是平常之事。改革开放之前并不如此,常吃馆子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那时常听人发“我得攒钱吃顿烤鸭去”之类的宏愿。那时吃顿烤鸭,吃的人可以炫耀很长时间。现在烤鸭已成家常菜,没吃过倒成稀奇了。

来源:2023年4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