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的“翅膀”

2023-05-22 07:06:52 来源: 《环球》杂志

  如果可以通过航天器巨大、高效的“翅膀”吸收太阳能,转化后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地面、其他航天器甚至地外行星基地,那就不仅有望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也有望为星际探索提供能源保障。

文/徐鸣

编辑/乐艳娜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为什么有的航天器的“翅膀”看起来很薄,有的航天器“翅膀”却很厚?航天器一定要有“翅膀”吗?未来,巨大的“翅膀”可能成为太空电站,向地面、其他航天器甚至地外行星基地输电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航天器的能源来源。在地球上,人们使用的电通常来自电池和发电厂。在太空中,航天器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搭载不同的载荷,无论是拍照、通信还是深空探测等都需要持续供应的能量。当前,卫星等航天器上的能源来源有三种:一是蓄电池,二是太阳能,三是核发电。

  在对航天器功能要求不高的早期阶段,通过蓄电池提供能源就足够使用。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形状类似于大铁球,它一个“翅膀”也没有,因为这颗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仅为20天,只需要银锌电池提供电量即可。

  到了今天,航天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就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最高效的氢氧燃料为例,满足2千瓦级别的卫星在轨工作3年需要超过10吨的燃料,而2千瓦级卫星本身重量也就1吨左右,不可能携带巨量燃料。同样,仅靠携带蓄电池,更无法满足航天器的用电需求。因此,获取能源最常用的方式是太阳能电池供电。早期使用体装式太阳电池阵进行供能,随着功率需求的不断提升,太阳电池阵的面积需求远超卫星星体表面面积,展开式太阳电池阵就成为必然选择,也就是给航天器插上提供能源的“翅膀”。为2千瓦级别卫星配套的太阳电池阵,总重量一般不超过40公斤。

  通常来说,上述“翅膀”贴有半导体硅片或砷化镓片,可以把太阳光的光能转换成电能,持续为航天器提供充足的能源,面积越大,功率越高,航天器能干的活越多。

  在过去60多年里,“翅膀”不断随着需求牵引升级。如今航天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一颗卫星可能同时具备通信、遥感和导航三种能力,所需能量更多,也就需要更厉害的“翅膀”。此外,材料、工艺等不断迭代,高转换效率电池、高模量碳纤维、超长展开桁架等新技术突破发展,推动了“翅膀”制造技术及性能提高。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上航天器的“翅膀”开始从“硬”逐步向“软”发展。航天器“翅膀”需要有“骨骼”支撑,太阳电池片要贴在“板子”上,有的“板子”硬,不易发生变形,设计及工艺成熟简单,这就是主流的刚性太阳翼。还有一种半刚性太阳翼,其基板更轻薄,但制造工艺复杂。这两种太阳翼的重量和收拢后的体积都比较大。

  随着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航天器“翅膀”不断升级,整体质量显著减轻、转换功率显著上升的柔性太阳翼应运而生,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国际空间站太阳电池阵都采用了柔性“板子”。我国空间站也采用了大面积柔性太阳翼作为整站发电装置。

  要想提高航天器的功能,首先要保障能源供应。当前,全球各大航天公司纷纷开展“翅膀”的通用化和批产化工作,并加速各型柔性“翅膀”的研发。

  当然,航天器除了“翅膀”这种供电方式,还可以通过核电源供电。核电源具有功率大、不依赖太阳能等优势,但缺点是有辐射性,需采用辐射屏蔽措施,这种电源主要在深空探测器中使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望给航天器安装上更轻盈、更高效、更柔软的“翅膀”。空间太阳能属于绿色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如果可以通过航天器巨大、高效的“翅膀”吸收太阳能,转化后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地面、其他航天器甚至地外行星基地,那就不仅有望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也有望为星际探索提供能源保障。在太空中,通过调整“翅膀”的姿态、设计航天器的轨道,可以使空间太阳能电站无论四季变换还是昼夜变换都在发电,综合光强是地面的6倍以上。

来源:2023年5月1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