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让我更懂东北

2023-07-13 06:56:58 来源: 《环球》杂志

  最近去了沈阳铁西,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铁西,也不了解东北。沈阳铁西正崛起智能工厂、艺术街区,从这里,能看到未来。

文/桂涛

编辑/胡艳芬

  “铁西”是东北常见的地名,许多城市都有铁西区。

  铁西区们都曾是老工业基地,因位于铁路以西而得名。在我的印象和想象中,铁西被定格在上世纪末的样子:生锈的旧厂房、林立的大烟囱,红砖厂房门口身着蓝制服、捧着铝制饭盒的工人们如潮水般涌向食堂……

  在众多铁西区里,沈阳铁西区最出名。这几年,沈阳铁西已经成为各种关于东北经济振兴、东北“文艺复兴”的核心话题。在许多人眼里,沈阳铁西就是“中国东北”的代名词,也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变迁的缩影。

  我最近去了沈阳铁西,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铁西,也不了解东北。沈阳铁西正崛起智能工厂、艺术街区,从这里,能看到未来。

  我去了一个中外合资车企的工厂。没想到,这是一个几年前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大工厂。一座工厂能成为和上海豫园、三亚天涯海角、重庆白帝城同一级别的景区,可以想见它有多么不同。

  厂区宽广整洁,停车棚顶上铺设着太阳能光伏。一年生产几十万辆汽车的工厂里,工人不多,几百台机器人“摇头晃脑”,在火花飞溅中忙碌地冲压、塑形、组装。导游说,在主要由机器工作的车间,工人主要负责质检。

  我又去了曾经全国知名的一家味精厂。如今工厂倒闭,厂房搬迁,红砖旧厂房已改造成文创街区,原本的原料库、发酵车间、研究所、运输线等被改造成咖啡店、网红小店、先锋艺术展厅、音乐会场地、一家以味道为主题的博物馆等。年轻人带着手机、电脑,在曾经喧嚣的大厂房里喝咖啡、做直播、写文案,颇有穿越感。

  我还去了由好多巨大厂房改造而成的一处博物馆,如今它们讲述着铁西的辉煌——那里曾诞生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机床、第一条航空轮胎……博物馆也讲述着铁西曾经的消沉、困顿,以及惊心动魄的脱胎换骨。

  经过搬迁改造、资本运营和土地开发利用,沉重的铁西得以重生,变轻盈了。绝大多数的老工厂已搬离。

  有人说东北人缺乏市场意识,铁西人笑了。新中国第一家破产的公有制企业是沈阳防爆器械厂,第一家推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是沈阳电缆厂……这些中国市场经济中颇引人注目的“第一”都曾出现在铁西。

  有人说东北人爱“躺平”,铁西人笑了。当年铁西的劳模数量为全国之最,铁西人的坚韧不拔、工匠精神也许正是铁西转型的关键。

  当地人说,今天说起铁西,年轻人想到的不再是机器、车间、工人,而是各种餐厅和接地气的美食,比如沈阳人爱吃的鸡架、鸡汤抻面和被称为“东北舒芙蕾”的雪衣豆沙。

来源:2023年7月1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