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和德国文化温暖相遇

2023-12-29 07:14:40 来源: 《环球》杂志

 

2023年德国电影展主视觉海报

  “幽默分不同种类,可能中国观众不一定能立即感受到德国电影的幽默,德国观众也不一定能立即感受到中国电影的幽默,这就更体现出我们提供影展等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娟娟

编辑/林睎瑶

  不久前,2023年德国电影展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等地举办,在寒冷冬天里端上一桌暖心德国大餐。本届德国电影展不售票,观众也无需线上预约,免费入场,先到先进。

  中国观众的热情让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欧彬(Robin Mallick)感到欣喜。“看到包括喜剧、纪录片、戏剧改编等各种类型的电影吸引了这么多热情的观众,我受到很大鼓舞。映后访谈中包括电影人、学生、影迷在内组成了一个非常棒的观众群体,他们的提问和评论让影片主创印象深刻。”欧彬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这个冬天,包括德国电影展在内的多个德国文化相关活动在北京及中国其他一些城市举办。中国的文艺爱好者们得以推开一扇扇门,走进或熟悉或未知的德国文化世界。

电影增进交流与了解

  本届德国电影展开幕影片《忆梦记》讲述了在精神病院长大的男孩一边成长一边与身边人告别的故事,以轻松的幽默和点到为止的伤感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普通德国家庭的生活;纪录片《格雷戈尔夫妇—跟我来电影院吧》创造性地聚焦影评人、策展人而非电影创作者,将格雷戈尔夫妇80年的生活史与百年电影史结合起来,展示电影和电影院可以成为一个美妙的世界之窗;设定新颖的《戏梦空间》营造了一个神奇的电影空间,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物分成主角、配角、废角等,音乐、剪辑等都以具象体现,让观众耳目一新……本届德国电影展为中国影迷带来12部类型不一的德国影片以及多场映后访谈。

  担任本届德国电影展选片顾问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李迅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我们在选片的时候一方面会考虑影片的艺术性,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影片能否雅俗共赏,因为有的片子艺术性非常强,观众可能‘吃’不下来。比如《戏梦空间》这个电影,导演非常知名,大家都是冲着她来的,电影既有深度又有形式感,而且剧情也比较好理解,大家接受度就比较高。但《音乐》这个电影,结构比较松散,很多观众‘吃’不下这种风格,但其实这个‘现代俄狄浦斯’的故事没有在影片中揭露悲剧而是将悲剧感留给观众,表明了古希腊悲剧在当代的终结,我自己还是比较偏爱这部的。”

  欧彬本人更偏爱纪录片《起舞的皮娜》。影片展现了现代舞编导大师皮娜·鲍什的艺术如何影响当今年轻一代舞者,让观众看到舞蹈的力量。“我出生在皮娜·鲍什曾经工作过的城市,我看过她的很多表演。我认识《起舞的皮娜》这部影片中的多数评论者,而且我看到德国德累斯顿和塞内加尔的两个非常不同的舞蹈作品交会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印象非常深刻。”

  欧彬对记者说,他也非常喜欢《格雷戈尔夫妇—跟我来电影院吧》这部影片,“是的,我喜欢纪录片。格雷戈尔夫妇可以说是德国电影界最著名的影评人了,我见过他们几次,他们的故事也展现了过去90年来德国发生了什么,包括战争、柏林墙的倒掉等等,他们可以说是德国电影史的一个重要篇章。”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大厅

  本届德国电影展由德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举办。德国电影展举办至今,已经展映了上百部影片,影片类型多样,包含了剧情片、纪录片、喜剧、惊悚片、实验影像、互动电影等。德国电影展旨在持续地为中国观众带来最新的德语新作,为身处两国的影迷和创作者搭建交流的平台。

  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安珂(Anke Redl)对记者说,“德国电影展已举办超过10年,对推动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世界存在众多问题且时而交流不畅的情况下,我觉得电影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基础。”

到歌德学院坐一坐

  欧彬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除了德国电影展这样一个媒介,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日常还会举办很多文化活动,“比如我们会选择一些德语戏剧文本,将其翻译成中文,邀请中国本土剧团来这里读剧。这些剧本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22年9月我刚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参加了一个读剧活动,读剧结束后的讨论环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就在不久前,作为2023年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戏剧在读”的一部分,戏剧导演李建军和他的新青年剧团将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乡村医生》改编成剧本《一个乡村医生的噩梦》,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进行读剧表演。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用德语进行书写。《乡村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村医生要从家里出发,去十里外的村子给人看病,但是没有可以拉车的马而无法出行,正当医生一筹莫展的时候,两匹马在医生的猪圈里出现了,马车载着医生出发了,从此他坐在人间的车子上,驾着非人间的马,四处奔波,饱受折磨,永远也回不到出发的地方。

  虽是读剧,但演员没有拘泥于座椅,而是通过极具表现力的舞台调度,让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堪比舞台演出的戏剧呈现。

  读剧结束后,李建军与长期从事卡夫卡研究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任卫东进行了对谈以及与观众进行互动。对谈从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聊起,讨论卡夫卡的不安感来自哪里,为什么卡夫卡的作品在今天也能创造如此多的共鸣,为什么卡夫卡的世界值得我们细读和重读。

  欧彬表示,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对戏剧极为关注,“比如,我们和柏林戏剧节合作,每年从戏剧节‘最值得关注的10部作品’中选择几部,引进到中国进行演出。即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选择了戏剧影像放映及视频连线访谈的形式。”

  不久前,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的支持下,2022年柏林戏剧节最值得关注剧目之一——由克里斯托弗·卢平执导、德国波鸿剧院制作出品的《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在北京天桥艺中心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导演李建军(左)指导演员们排演《一个乡村医生的噩梦》

  简约的舞台,一直亮着的灯,两男两女四位演员随意走到舞台上——完全不是演出隆重开场的样子,随着演员们时而面向观众自白,时而对话、交替问答,作品的设计才显露出来:四位演员扮演的都是但丁。导演卢平以当下视角、德国戏剧语言对但丁《新生》《神曲》进行解读。《新生活》在北京和上海引起观剧热潮,足见中国观众对德国戏剧的重视。

  欧彬向记者介绍,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的空间向公众开放,所有有兴趣到这里举办活动的人,都可以提出申请,“我们欢迎大家使用我们的空间,在这里交流、讨论问题。”

  这座包豪斯风格建筑,有着独特的扇形屋顶设计,窗子开阔明亮,大厅里的书籍可以随意翻阅。如果你正好在798逛累了,不妨走进去,坐下来翻翻书、歇歇脚,说不定还会偶遇一场有趣的活动。

爱思考,也爱幽默

  欧彬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德国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如叔本华,而中国也有很多非凡的思想家。我们试着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对思想家、作家、电影创作者进行讨论,寻找共识、不同甚至争议。”

  《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就是卢平借但丁作品进行的对当下人类内心困境的思考。也是在近期,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哲学—戏剧节,其中立陶宛导演图米纳斯和中国演员合作、改编自德国思想家和作家歌德同名小说的戏剧《浮士德》,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哲学和戏剧糅合的精神盛宴。

  “在戏剧《浮士德》中,无论是浮士德博士从受引诱到升华的过程,还是魔鬼的灵动狡诈,以及陷入近乎哀伤的愁思,都呈现出戏剧在展现人性的深幽之境里的巨大张力。这种张力也正是‘哲学—戏剧’所要追寻的可能空间,它具有无限的深度,当哲学把自己也看成是剧场中的戏剧,戏剧也不再仅仅把自身看成是表演,属于未来新思想的形态就必然出现。戏剧《浮士德》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未来的雏形。”复旦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祁涛如此评价。

  安珂对记者说,德国人的确给人一种严格、严肃、缺乏幽默感、爱喝啤酒的固有印象,“但是通过德国电影展,你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德国人,片单中有讨论社会议题的严肃电影,也不乏喜剧片,从中可以感受到德国人的幽默。”

  而欧彬认为,“幽默分不同种类,可能中国观众不一定能立即感受到德国电影的幽默,德国观众也不一定能马上感受到中国电影的幽默,这就更体现出我们提供影展等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来源:2023年12月2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