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林鱼在中年人的心里游

2024-01-22 13:49:52 来源: 《环球》杂志

  《老人与海》最终在海明威52岁时问世。在海明威的心里,这条大鱼游了快20年,几乎游过了他的整个中年时期。

文/桂涛

编辑/胡艳芬

  朋友的书架上摆着一根大鱼骨,长如小臂。它立在木头底座上,下粗上细,一眼看去像把要直刺云天的长剑。

  朋友说,他在毛里求斯旅游时海钓上来一条硕大的蓝马林鱼,于是按当地人的做法请人将长长的鱼嘴骨切下,经清洗、防腐、打磨、镶嵌,又包裹严实,费尽周折带回国,最终摆放在书房里。

  朋友年逾不惑,他说人到中年俗务缠身,从身体到灵魂,越来越不自由。将这个大鱼骨放在书架上,只为每次看到它都能获得一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乐趣。仿佛那只尖尖的大马林鱼嘴刺破的是困住他的一层层枷锁和牢笼。

  我问朋友:你这样对那条大马林鱼难以割舍,还拜物教似的将它的嘴骨供起来,并当做无趣生活的解药之一,究竟是你征服了大马林鱼,还是大马林鱼征服了你?

  朋友说,越到中年,你就越懂。

  这鱼嘴骨让我想起《老人与海》中那条身长超过5米、体重好几百公斤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老渔夫圣地亚哥终于征服了它。但因鲨鱼的攻击,圣地亚哥拖着精疲力竭的身体,最终也只带回一具大鱼骨。

  海明威在书中对那条大鱼着墨颇多:紫色斑点、蓝色鱼背、金色的两侧,身子结实,形状像颗子弹,动作干净利落的尾巴拍打着船板,砰砰有声;它那翅膀般的紫色胸鳍大张着,直竖的大尾巴划破黝黑的海水……

  海明威甚至对那条大鱼近乎崇拜。他在书中写道:“凭它的举止风度和高度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

  懂钓鱼的人分析,根据海明威对捕鱼情形和大鱼形态特征的描写,圣地亚哥捕获的马林鱼很可能就是身姿优雅、游动能力超群的蓝马林鱼。也就是说,老渔夫带回去震惊众人的那具巨大白色鱼骨架上,也有一支朋友书房里那种尖尖的嘴骨。这让那鱼骨多了一层浪漫色彩。

  1932年,33岁的海明威来到古巴生活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发现了当地捕马林鱼的活动,参与之后为之着迷。圣地亚哥捕到大鱼的故事就是当地为海明威提供捕鱼咨询的一个老渔夫告诉他的。海明威37岁时曾在杂志上撰文介绍这则故事,并在40岁时告诉他的编辑,自己要写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一个故事就是讲述老渔夫独自与大鱼的搏斗。

  《老人与海》最终在海明威52岁时问世。在海明威的心里,这条大鱼游了快20年,几乎游过了他的整个中年时期。

  我在40岁这年重读《老人与海》,重温那个被海明威讲得震撼人心的故事:为了证明自己并重拾昔日辉煌,84天没有捕到鱼的老渔夫冲向大海……

  为什么大马林鱼的故事能俘获中年人?是不是每个中年人身上都能找到圣地亚哥的影子?独自出海,为将大马林鱼带回家不惜去搏命,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与沙滩,而是常常梦见狮子……

  据说,在北京的几条河边,下班后独自来钓鱼的中年人越来越多了。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