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神龙
文/韩松
编辑/胡艳芬
我对龙的兴趣,不仅来自传说,还来自“新闻”,比如尼斯湖怪兽,日本渔民从海中捞起腐坏的龙形怪物尸体,还有长白山天池怪兽——它们有时被认为是远古蛇颈龙的孑遗,这种动物像是一条大蛇穿在一个大龟壳里,很像古代图画上的龙。
也许龙在现实中真的存在?1987年,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里发现了三组由蚌壳摆砌而成的龙虎图,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蚌龙形态跟后来画上常见的龙几乎一样,马首、鼍(tuó)身、鹰爪,而蚌虎跟真实老虎模样完全一样。有人猜测,既然蚌虎是真实动物的写照,凭什么认为龙就是一种想象的动物呢?
古文字中的动物名字都是象形字,反映古人看到的真实动物,如虎、豹、象、马、鹿、羊、狐、鼠、鸡、兔、燕、龟、蛇、蝎、蛙、鱼、鼋(yuán)、鼍等,龙也是象形字,这又怎么解释?《周易》爻辞描述龙“在田”“在渊”“在天”,有人统计,《周易》中除龙外还涉及16种动物,且都是当时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古籍中有很多“目击”龙的记录。尤其是《汉书》后,“见龙”被当作严肃事件记录下来,似乎古人有过与龙共同生活的时光。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及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射杀黑龙;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据说曾保存龙骸;直到明清时期仍有龙出现的记录。最近一次有记录的“见龙”,是1944年,在黑龙江肇源县松花江边陈家围子村,有村民称看到一个黑色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
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说,它有2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上没有叉角,只在前额长了一个30多厘米长的扁铲形的角。脸型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它长着4个爪子,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粗,身体直径据估算也得一米多。后腿以后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四脚蛇。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它身上腥味极大,相距几百米都能闻到。当天晚上暴雨,次日去看,它已消失,仅在沙滩上留下一道深沟。
这究竟是幻觉,是编造,还是事实?没有答案。我曾以此为题材写了科幻小说《寻龙记》,满足自己对龙的想象。今年科幻文化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搞的科幻春晚,又一次把龙作为主题,从2月6日开始的连续11天里,来自中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科幻作家们,要在网上展开他们对龙的想象。我也要再写一篇,也许人们来到黑龙江旅游,不再仅仅只是看冰灯、滑雪、吃猪肉炖粉条,还要见龙。如果一头巨龙出现在太阳岛上空,会是什么情形?
根据量子力学的多宇宙论,在某个平行世界里,一定有龙的乐土。这是日本科幻作家上田早夕里在她的作品《龙之后裔·吞星》里描述的一幕,地球上的龙来自某个平行宇宙。
人们也可以利用航空技术,做一种身长百米、像大飞机的不锈钢龙,装备涡轮风扇发动机;也可以把深潜器做成龙形,或用仿生鱼原理造出在海里游弋的龙形机器人;再就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根据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提取现实中相关动物的基因,在实验室里加以编辑,造出一个长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的新物种。2010年美国人造出第一个人工生命,开启了再生进化大门。科幻作家苏莞雯在《不得贪胜》中便写了一种人工造的龙,它的特殊本领是能为人类预报地震。
龙不仅带来祥瑞,还带来想象,而想象是开启未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