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左右人类审美?

2024-03-21 09:22:20 来源: 《环球》杂志

人们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观看露天电影

文/《环球》杂志记者 马琼 张海鑫 刘娟娟

编辑/胡艳芬

  对于人工智能(AI)创造的电影美学,有人为之震撼,奉其为圭臬;而有人则视其为“科技与狠活儿”,对其嗤之以鼻。在未来,AI创造的这种“科技美学”与实景拍摄的传统之美,势必会有不同的拥趸,一些争议也难免随之到来。

  《环球》杂志: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可以创造出远超现实甚至人类想象的、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人们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追寻下去,还是会加速审美疲劳?

  浩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AIGC确实有能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可能会吸引人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追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可能会对过于频繁出现的高强度视觉冲击产生审美疲劳。就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过度依赖某种特定的效果或风格可能会导致观众的兴趣逐渐减退。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创新和审美疲劳,通过合理运用AIGC技术,结合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创造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也可以帮助避免人们出现审美疲劳。

  另外,观众的审美和兴趣也是不断变化的,艺术创作需要不断进化和适应这种变化。也许在某一时期,人们会对某种视觉效果感到厌倦,但随后又会出现新的创作趋势和风格,重新激发他们的兴趣。

  姚金利:AI创造的视觉效果以什么形式来传播,才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AI创造的影像仍然是在电影院、电视、平板电脑、手机这些媒介上播放,那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就和由摄影机、CG(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技术)、动画制作的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但如果AI能够与更先进的传播方式(比如裸眼3D,包括AR(增强现实)在内的XR(扩展现实)技术,甚至脑机接口或者其他更厉害的影像传播媒介)相结合,那绝对可以在影像创造方面产生颠覆性的作用。

  黄旭峰:我非常确定,它会诞生一种全新的数码时代的美术风格。但这种美术风格未来会被定义成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我无法判断这种数码美术风格,因为要看它具体生成的作品市场反响如何,目前除了《终结者2:审判日》,还没有其他产品拿到市场上检验。而只有当更多的作品在市场上投放,人们的看法、观点才会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

  我只能说它会带来一些所谓新的风潮,但不确定这些风潮能持续多久,因为这还要等这种基础大模型大工具真正普及,被全民或者全行业使用,将商业化的产品投放到市场,我们才能去判断它从行业端、技术端、审美端、认知端到底改变了什么,以及哪些方面没有改变。无论是大模型的建立、升级,还是人们更加熟练地运用这种工具创造产品,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环球》杂志:对电影人而言,会更重视对技术的运用,还是倾向于返璞归真,追寻真实拍摄的场景和人物?

  浩歌:这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对于电影人来说,他们在技术运用和追求真实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风格、创作意图以及目标受众的需求。

  重视对技术运用的电影人,可以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创造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虚拟场景。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创意空间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使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而倾向于返璞归真的电影人,可能会更加追求真实拍摄的场景和人物。他们可能认为真实的情感和人物表现更能打动观众,与此同时,通过真实的拍摄手法可以传达出更加质朴的情感和真实故事。

  但很多时候电影人可能会选择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选择将技术和真实场景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例如,在需要特效和奇幻元素的场景中运用技术,而在强调情感和人物关系的情节中更注重真实再现。重要的是电影人要根据故事的需要和自己的艺术理念来作出选择。无论是更重视技术还是更追求真实,都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姚金利:摄像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工业技术发明。技术和艺术从不冲突,尤其是影视艺术,技术的不断更迭催动着艺术美学的变化。

  在CG特效盛行的今天,确实有诺兰这样的大导演仍然执着于实景拍摄,但他在今年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奥本海默》中仍然运用了200个特效镜头,而且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以真实拍摄为理念”的诺兰运用特效镜头最少的一部,他之前的《星际穿越》和《蝙蝠侠:黑暗骑士》都用了700多个特效镜头。这些特效镜头的质量也足够表现真实感。所以对于影视从业者而言,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无论是特效镜头还是实景拍摄抑或是AI软件,都只是他们营造视听语言的手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