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潮:中法60年,整装蓄力再出发

2024-05-06 07:52:21 来源: 《环球》杂志

2019年3月24日,在法国首都巴黎,曾出演中法合拍影片《风筝》的刘祥生(右二)与

西尔维亚娜·罗森贝格(左二)在“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上一同手持风筝

文/《环球》杂志记者 吴美娜

编辑/胡艳芬

  “每天清晨,我都提前赶到使馆,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拉上旗杆顶部,看着她在巴黎上空迎风招展,心中油然生出一股豪情。”曾担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的孙海潮,回忆自己1979年12月首次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长驻期间的一段经历时由衷感慨。

  孙海潮1977年进入中国外交部西欧司法国处工作,前前后后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担任外交官长达12年。曾任中国驻中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中心主任的他,近40年外交生涯基本上都与中法关系关联在一起,也因此成为中法关系诸多重要时刻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回顾两国关系一路走来的历程,孙海潮感触颇深。他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希望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可以为有关问题的化解、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等,提供更多智慧和借鉴。

中法携手稳步前行

  《环球》杂志:从总体上,如何评价中法关系发展的60年?

  孙海潮: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正酣的1964年,中法两个分别地处东西半球的大国,跨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障碍,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角度出发,作出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重大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冲天巨澜。中法两个大国,在历史进程的重要时期相互理解和迅速走近,堪称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多极化之始。

  我们高兴地看到,60年来,中法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精神,推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深入发展,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60年来,中法关系虽然间有波折,但总体上仍稳步前行,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为两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进入新时代,中法关系步入新阶段,成为世界大国关系中和平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法、中欧经济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欧洲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拥有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数十年前,欧洲大国就极为重视中国的市场潜力,现在更视中国为重要市场。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之一,带领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中国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团结和壮大,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对欧洲建设的“三个支持”,也是对法国发挥欧洲大国作用的支持。

  《环球》杂志:你认为中法共有的“精神特质”有哪些?法国为何“懂中国”?

  孙海潮:中法虽然相距遥远,分属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体系,但两国都对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属性、社会发展进程等抱有极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两国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和反抗外来侵略、敢于牺牲的精神,都为人类发展进程作出过特有贡献。

  “独立自主”是两国的共同基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坚决捍卫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两国政府决策的共同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中法两国人民之间普遍有强烈的好感和好奇心理,都被对方的悠久灿烂文化所吸引。饮食方面就是一例,中国和法国美食享誉全球,是公认的世界饮食文化瑰宝。中法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法国的汉学研究在西方独占鳌头并起引领作用,中国对法国文化的研究和引进硕果累累。1755年,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上演,盛况空前。英德著名剧作家默非和歌德据此改编,均引起轰动。

  早在2003~2005年,中法就开始互办文化年,这是中国首次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活动促进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在中国掀起“法国热”,也在法国掀起了“中国热”。2004年,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在此期间,法国“瓷都”利摩日博物馆广泛征集各地博物馆中国瓷器珍品,举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法瓷器联展。我代表使馆前往出席开幕式并向观众讲解,展览间隙听到身后两个女青年悄声谈论“西边的屋子”。再听,原来她们在讨论刚读过的《西厢记》,我参与了她们的讨论。中国文化在法国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23年9月13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左)和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参加昆曲快闪

  已故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中国文物的“大粉丝”,对中国古青铜器的研究已达到专家水平,是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特殊喜好的“总代表”。闻名世界的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其在巴黎的故居各个房屋的墙面通体都是中国古瓷。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国文物,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枫丹白露宫的中国瓷器专馆,观众常年络绎不绝。

  2024年,中法共同举办文化旅游年,正在掀起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交往的热潮。4月伊始,作为2024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头戏之一,“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故宫隆重启幕,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中法多个层面的深入交往正在扩大。

累累硕果来之不易

  《环球》杂志:提及中法两国交往,哪些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孙海潮: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对中国发展与西方关系起到了明显的引领作用,中法建交后,新中国迎来与西方和法语非洲国家建交的小高潮。细数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发展,法国拥有诸多“第一”标签。中法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成果,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回顾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中法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曾出现波折。但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促使法方反思。1993年,法方主动采取一系列转圜对华关系的措施,两国关系遂重回正常轨道。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携50多位企业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明确表示要继续保持对华经济关系。

  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空客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既有总额近200亿美元的160架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也有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计划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合作。此外,两国还签署了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可以说,中法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得到全面深化。

  2023年,中法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交流三大高级别对话机制在新冠疫情后重启。法国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中法合作潜力巨大,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着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方向前进。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适逢巴黎举办奥运会,中法之间高层交往、全方位高质量合作、扩大相互合作水平、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各类双边活动交替进行,好戏连台。

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环球》杂志:回顾近年来中法关系走过的历程,联系当前世界局势,如何看待中法关系的未来?

  孙海潮: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前,他已对中国进行两次国事访问,时间为2018年和2019年,访问首站分别选择了西安和上海,一个是中国文化之都和古丝绸之路起点,一个是中国经济都会。第三次国事访问马克龙直飞北京,参加完各项活动后前往广州。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镇和中国经济再度腾飞的代表城市之一。

  这些行程安排体现出马克龙希望了解中国和与中国发展全面关系的政策考量,也体现出其正面看待中国发展以及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的战略家胸襟。

  马克龙2017年就任法国总统后三次访华,习近平主席2019年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些访问后均发表联合声明,这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中极为少见。

  去年4月的访问中,两国元首为中法、中欧关系发展制定大方向和主基调,提供战略引领。全面重启中法、中欧各层级交往,激活各领域互利合作要素,排除干扰和挑战,为中法、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注入新动力。同一时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马克龙一道访华,体现了欧方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意愿,符合中欧共同利益。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乌克兰危机延宕难解,疫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增多。中欧必须坚持对话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2023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推动中欧大交流、大合作,在交流合作中缩小分歧,以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为动荡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法友好惠及全球

  《环球》杂志:“中法精神”带给世界哪些启示和借鉴?

  孙海潮: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敢为天下先”是中法关系的鲜明旗帜和一贯特点。中法之间建立了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三大支柱性对话机制,对中法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国还建立了经贸混委会和科技混委会等专业性合作机制,以及中法市长圆桌会议和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等地方合作机制。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大国责任担当有目共睹。在应对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以及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中,中法密切协调,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主义。2015年,两国携手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历史性的《巴黎协定》,在事关全人类福祉的关键时刻共同作出无愧于历史的抉择。

  两国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日益紧密。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世界旅游大国,外来旅游人数超过本国人口数量。新冠疫情前,每年赴法的中国游客超过200万。中国还是法国主要留学生来源国之一,2022年在法留学生接近3万人;法国近千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学习中文的学生超过10万人。

  2023年以来,中法关系迅速恢复,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边关系亮点纷呈,交往频繁且成果突出。当前,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牢固、更富活力,中法合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中法用行动表明,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消除隔阂偏见,在国际关系中营造开放包容、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在世界人民心中撒播尊重理解、友好共赢的种子,是通向和平的正确道路,符合历史进步的正确方向。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