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头一脑”

2024-06-12 11:25:33 来源: 《环球》杂志

文/桂涛

编辑/胡艳芬

  前阵子回南京,正赶上吃野菜的季节。特别是“七头一脑”上市,南京人从小吃到老、根本不当回事儿的家常菜,却是许多外地老饕心心念念的饭桌顶流,特意赶来尝一口鲜。

  “七头一脑”,是8种江南路边常见的野菜。“头”,指的是植物嫩茎叶的新生部位,是最鲜嫩的那口。“七头”分别指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一脑”是菊花脑。其中,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3种最被南京人喜爱的野菜还被奉为“金陵三草”。

  南京人爱吃的野菜当然远不止“七头一脑”。芦蒿、马齿苋、蒲公英,都是饭桌上的常客。大多数野菜只需薄油清炒,要不就成汤入馅,吃的就是那满口春意。

  南京人嗜食野菜。有人考证,南京人爱吃素的历史要追溯到六朝时佛教在南京兴起,到南朝梁武帝时,素食之风席卷寺庙、宫廷和民间。当时,野菜就已经在烟雨江南成为时尚。

  在一些外地人看来,南京人土,野菜难登大雅之堂。旧时人说:“南京人不识好,一口白饭一口草。”《红楼梦》就提到,宝钗和探春要吃“油盐炒枸杞芽儿”,晴雯要吃“少搁油”的面筋炒芦蒿。陆游《食荠三首》中有“春来荠美忽忘归”,透露出他是个荠菜爱好者。大俗如何不是大雅?

  小时候,家里人斩一个盐水鸭前脯,一碗清炒马兰头,麻油拌野蒜,一碗菊花脑蛋花汤,再配一碗白米饭,回想起来,比现在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菜都香。

  老南京人吃野菜讲究要自己挖,挖来的野菜比菜场里买来的野菜更有“野味儿”。那仿佛是一种仪式,纪念的是人与自然的重新亲近。

  童年记忆中,每年开春,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南京人带着铲子和塑料袋,蹲在马路边、公园里埋头挖野菜。

  城东紫金山,物种丰富,是南京的“绿肺”,也是许多南京人挖野菜的首选地。有人说,南京人的胃里有一座紫金山。据说从前有段时间,挖野菜导致紫金山难存水土,一下大雨就要冲下大量的土,紫金山竟然因此“变瘦”了。

  报纸上和各种传说中,也总能听到挖野菜带来的灾难:“某某在城墙上挖小蒜,不慎掉落,要了性命”“某某挖野菜,手上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一口,结果肿痛难消,最终不得不截肢”。现在想想,这些很可能是挖野菜的人编造出来的,目的是吓退其他人,自己好垄断那漫山遍野的翠绿。

  对爸妈来说,饥荒年代,野菜能果腹、救命,太平日子里,则能清热、去火、利湿、明目。而对我来说,跟爸妈一起挖野菜,更多是享受忙碌工作之余的闲情野趣。

  用现在时尚的话说,挖野菜是“从大自然获取食材”“返璞归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阳光下,春风中,将一棵棵带着露珠清新、泥土芳香的植物,从肥沃的土地“请”入囊中,分类、择净、清洗、烹调,制成一盘盘适口的佳肴。只要不过量、不过分,这就是人类拥抱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