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荒背后的“三难”
2022年8月31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普莱诺市,一所小学的学生与家长一起回家
文/徐芳
编辑/胡艳芬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国家长期存在教师短缺问题。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23年的数据,全美86%的中小学在招聘教师方面遇到了困难,45%的学校反映人手不足。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系列报告指出,教师短缺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并且危机还在不断加剧。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校持续遭遇更严重的教师荒,这进一步扩大了美国教育差距,加剧了教育不平等。
难招人
美国教师短缺首先体现在招人难上。申请岗位的人数不足,且合乎要求的候选人更少。最难招到人的学科包括特殊教育、物理、化学和外语。
招不到老师,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资待遇低。在美国许多州,教师工资低于其他需要同等教育水平的岗位。这不仅导致教育系统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教师,也导致在职教师纷纷离开这一职业。
与其他专业人员不同,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要由学区和工会统一协商,并在固定时间段内保持不变。因此,教师工资不能迅速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
美国教师的平均工资虽然在社会平均工资线以上,但教师的入行门槛却很高。例如,纽约州的教师在通过资格考试入职时可以是本科学历,但5年内必须取得硕士学位。而在其他需要硕士学位的非教育行业中,薪水往往要高得多。在美国行业收入排行榜中,教育/教师职业常年位居末尾。
笔者刚到美国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为了解K-12教育体系,特意选修了“美国基础教育入门”这门课,授课老师雅各布不仅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里的杰出教授,也是美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有次笔者去拜访他,见他办公室门口贴着一本杂志的封面,封面故事讲述的是美国某州公立学校的教师薪水微薄,有些人需要同时做几份工作,甚至还有教师靠卖血浆维持生活。
雅各布教授在封面上写下评语:“一个国家需要教师卖血维持生活,真是可耻。”当时刚到美国,看到这一情景感到难以置信,美国是个发达国家,无论如何想不到教师的待遇竟如此糟糕。
直到去一所中学实习,从和学校教师聊天中才了解到,美国教师一年只有10个月的收入,暑假期间没有工资。当然,教师可以选择把10个月的工资分摊到12个月发放,但总额不变。
因此,美国的教师在暑假期间通常会去做各种兼职来增加收入。有的去夏校、夏令营兼职授课,这种算比较好的,没有脱离本行业。更多的则是跨行兼职,笔者认识的一位教师在暑假期间做了两份工作,一份是时薪较高的建筑工地工人,一份是小费较高的餐馆招待。
收入难平衡
美国教师荒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教师工资在各州和各学区之间差异很大,“虹吸效应”导致贫困地区越来越难招到老师。譬如,笔者实习的学区是贫困的内城区,2015~2016年,其教师平均工资大约只有4万美元/年。
笔者居住的地区是个优质学区,教师的平均年薪超过8万美元,是前者的2倍,远高于当地的人均收入。这两个学区相距只有半小时车程。
因此,内城、农村等贫困学区的教师一旦有了经验和资历,就会努力跳槽到薪水更高、学校氛围更好的学区。
美国K-12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区内的房产税,富人和中产阶层人士集中的地方,房产税和房价都高,教育经费充足,因此能够提供更高的薪水,吸引有经验的教师;而贫困学区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开出高薪,留不住优秀教师。这是导致富裕和贫困学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当没有合适的教师时,学区会用临时代课教师。笔者在内城区实习时,经常听到学生和家长反映,某门课整个学期都是代课教师上课。而代课教师通常不固定,频繁更换,很难按教学大纲教授内容,甚至很多代课教师只做到了看管学生,确保不出意外。
碰上主要科目如数学,一个学期如果都是代课教师上课,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这导致学区教育质量进一步下滑,富人和中产纷纷搬离这个区域,连带房价和租金下跌。相应地,支撑教育的房产税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工作压力难缓解
美国很多教师面临恶化的工作环境,包括班级人数增加、缺少资源、缺少行政支持等,这些都导致教师身心俱疲。
经济危机发生时,教育经费首当其冲被削减,经济恢复后又最难恢复。因教育经费短缺,班级减少,班均人数增加。
另外,小学阶段,美国实行全科教师制,即一名教师教授几乎所有科目(音乐和美术除外)。班级人数增多使教师压力巨大。
美国中小学基本上没有现成的课本,教师需要根据“共同核心标准”进行备课。备课通常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教师一般会提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到校,学生放学后继续留下来备课或整理教室。
这些额外付出的时间往往超过了教学合同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但得不到额外报酬。“共同核心标准”出台之前,教师在教学上自由度较大,可以因材施教,定制教学计划,成就感也较强。“标准”出台后,教师需在其框架内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
在职教师还面临教学资源短缺的压力。在美国,教师通常每人一间教室,开学前需自行布置,绝大多数教学材料也要自己购买。此外,教师奖励学生的奖品、糖果、文具也须自己购买。
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报告,94%的教师需要自掏腰包购买教具和教室基础用品,每学年平均花费500到750美元。有教师质疑,“医生不用自购医疗手术工具,为什么我们要自行购买教室用品?”
这些年,社会氛围和一些政策变化也给教师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譬如政治氛围的变化。一些保守州因政治和党派原因,禁书和禁止一些议题进入教室。一些讨论黑奴历史的书就被禁,比如佛罗里达州禁止学校教授涉及非裔美国人历史的大学先修课程(AP)。教育行业和教师的政治光谱整体偏向进步和左翼,对这些来自保守派的政治因素干扰,教师们不胜其烦,有的教师干脆因此辞职或转行。
此外,美国教师还要肩负行政工作,如每日收集学生出勤、学术和日常表现的数据并上报学校和学区,非常耗时。此外,从2002年小布什时代签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又称为有教无类法案)开始,美国中小学这20年来加强了标准化考试要求,教师和学校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这增加了更多书面和数据管理工作。
最后,近年来还有一个重要现象是美国面临教师退休潮。战后“婴儿潮”一代陆续退休,但新教师尚不足以补充退休教师空缺。尤其是新冠疫情加剧了教师提前退休现象。
引进国外教师缓解教师荒?
针对教师短缺现象,美国一些州尝试从国外招聘教师。譬如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等,都通过国际招募中介从其他国家招募紧缺学科的教师。
例如,新泽西州某高校面向韩国招募教师,这些教师抵美后参加当地教师资格培训,通过考试后被匹配到缺教师的学区,进入实习期,再由学区帮助申请H-1B签证(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发放给外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
但由于美国移民手续复杂繁琐,这类教师的数量相对于整体缺口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另外,缺乏教师的学区通常是较差的学区、内城或贫困地区,教学挑战大,一些国外教师很难适应,有些中途就退出了。
总体来看,从国外引进教师也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教师短缺问题。要真正解决教师荒问题,恐怕还是要从根源上着手。比如,缩小各州和地区的贫富差距,采取教育均衡措施,缩小好学区和差学区的差距;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入更多教育资源,并减少政治对教学的干预,让老师们能心无旁骛地教学。
(作者任职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所公立学院,同时也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教育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