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度)

一、前言

1.新华社基本情况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

新华社负有集中统一发布权威新闻的重要职责,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在国内外有200多个分支机构,每天24小时使用15种语言向全世界81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全媒体产品。

新华社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拥有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创意工场,推出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和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打造中国媒体新闻采编与直播平台“现场云”,牵头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等8家单位成立“5G融媒体应用生态联盟”,融合报道和传播能力不断提升。

新华社是中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研究领域涵盖国情与战略、世界问题、经济、舆情、公共政策、传播战略、基层治理、国际参考、企业发展等,在国内外智库界拥有广泛影响力。牵头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共有100多家境内外成员。

新华社是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拓者,打造了“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新华指数”等重点信息产品,牵头创办了“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共有8万多家经济信息机构用户。

新华社办有《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瞭望》《半月谈》等20多种报刊。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时政、国际、财经、传媒等社科类精品图书,在出版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新华社重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倡议发起了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等交流合作机制。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与20多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在全球合作开展公益行动。

一、前言

2.新华社社会责任理念

新华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切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更好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的贺信

一、前言

3.新华社2021年度获奖情况

建党百年前夕,瞿独伊同志获得“七一勋章”。新华社共有23件作品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8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6件。

二、政治责任

1.核心报道浓墨重彩

坚持把核心的事当核心的事办,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策划推出《砥柱人间是此峰》《我眼中的习近平》等扛鼎之作,“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的小康故事”“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等主题报道浏览量创近年同类主题报道新高,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的核心作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不断加强全媒传播,“第一观察”“第1视点”“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时间”等重点栏目形成融媒体矩阵,推出《望北斗》《复兴·领航》等260余组浏览量过亿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大力推进对外宣传,《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人物特稿被路透社等2000多家媒体转载,“习近平的故事”系列外宣微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平均浏览量过千万,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和世界级领袖的形象风范。

图:习近平总书记报道重点栏目
(来源:新华社)

二、政治责任

2.重大主题宣传高潮迭起

把庆祝建党百年作为全年报道主题主线,《钟华论|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国百党看百年大党》等重磅报道发挥“龙头”“压阵”作用,《2021,送你一张船票》《C位是怎样炼成的》等一大批爆款级融媒体产品产生广泛影响,“七一”庆祝大会报道全网传播量超过30亿,营造了同庆百年华诞、共铸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等稿件被各大媒体广泛采用,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两会、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战役性报道,推出《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等重点报道和H5《史上最难考卷,请你阅评》等融媒报道,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图:《2021,送你一张船票》报道海报
(来源:新华社,2021年1月2日)

二、政治责任

3.舆论引导有力有效

做好经济形势舆论引导,推出《十问中国经济》等重点稿件,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之势不可逆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鲜明信号,有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针对成都49中学生坠楼等重大舆情事件,及时播发权威稿件,客观还原事件原貌,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精心组织“热点快追”“热点快评”等栏目,议题设置能力不断提升。把新媒体端作为舆论引导主平台,运用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有效发声,基本实现热点话题全覆盖。

图:《十问中国经济》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2021年10月24日)

二、政治责任

4.舆论监督报道推动问题解决

围绕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和问题,持续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推出《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 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每斤十几万元乃至数十万元,谁是“天价岩茶”幕后推手?》《长江砂石被疯狂盗采:改装报废船不超30万元,两晚可回本》等报道,有力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图:《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 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报道截图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1年1月20日)

二、政治责任

5.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外媒涉华报道转引新华社稿件54.2万条次。开通对外中文互联网专线,英文互联网专线接入路透社供稿平台,15个对外发稿语种均实现常态化融媒体发稿。国际传播融合平台正式运行,重点推出“全球连线”栏目,成为我社国传产品重点品牌,国际传播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拓展对外交流,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习近平总书记致峰会贺信产生热烈反响,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

图: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
(来源:新华社,2021年11月22日)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建设成果突出

积极推动网络新媒体平台终端建设,建立社交媒体账号一体化运行机制,新华网PC端日均浏览量超过1亿,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达到4.2亿,对内社交媒体账号总粉丝量超过4.4亿,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总粉丝量达2.4亿,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 新华网二维码
  • 新华社客户端二维码
  • 新华社微博账号二维码
  •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三、阵地建设责任

2.融合报道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推出《风雨百年味》《28岁的你》等系列重磅产品。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春节、全国两会、五四青年节、东京奥运会、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策划推出《舞动百年芳华》等10余个优秀创意产品,系列产品全网总浏览量突破22亿。改造升级“国家相册”“声在中国”等精品栏目,推出《英雄时代》《国社MV:我飞向你,星辰大海》等一批精品报道。成功研发数字航天员、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推出并受到广泛关注。

图:MR创意舞蹈《舞动百年芳华》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2021年5月4日)

三、阵地建设责任

3.全媒体采编业务建设取得实效

打造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超级总编室”,升级对内报道全媒平台、国际传播融合平台,以此为“龙头”带动“龙身”(各编辑部)、“龙尾”(国内外分社)全媒体转型,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深度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级融媒体专线发展基层用户超过2300家,“现场云”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提质增效,获得17项专利软著授权,牵头制定7项行业标准。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媒体大脑”视频智能生产系统、区块链版权保护系统、“天闻”系统等有效赋能采编业务。

四、服务责任

1.权威信息发布优势彰显

不断完善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新闻信息产品。适应新闻社交化发展趋势,推出特色化对象化、沉浸式交互式新闻信息服务,办好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等平台,有效满足网民信息需求。

图:东京奥运会“问记者”系列互动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四、服务责任

2.社会服务平台作用显现

参与搭建运行中国政府网、国务院电子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中国文明网、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雄安官网、中国应急信息网等重要政务网站,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线社会治理交互平台“全民拍”栏目,新华网上线“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平台,成为推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渠道。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中国减贫学》《人民标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等多篇智库报告产生重大反响,对接社会机构和企业组织重点课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图:《中国减贫学》《人民标尺》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智库报告
(来源:新华社,分别发布于2021年2月28日、6月28日、
12月7日)

四、服务责任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做好公益广告刊播,《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等社办报刊和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等多次刊登扶贫公益广告。开展2021年度“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捐款活动,捐款数额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名列前茅。持续做好贵州石阡、河北新河、江西瑞金等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利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省级农业品牌,举办“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建设”论坛,组织全社购买当地农特产品,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图:《新华每日电讯》刊登的扶贫公益广告
(来源:新华社,2021年12月18日)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贴近百姓需求

“民生直通车”栏目推出有关房产证办理、侵占耕地、网上购物、儿童用品等话题的全媒体报道,推动解决事关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围绕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热点,组织《年轻人就业难在哪儿?怎么看?怎么办?》《读懂“双减”背后的教育逻辑》等稿件,及时解疑释惑。围绕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权益保障,播发《男女平等 儿童优先》等报道,回应舆论关切。

图: 《民生直通车·追踪侵占耕地投诉反响》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1年4月30日)

五、人文关怀责任

2.重大灾难事故报道有态度有温度

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及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后,及时派出记者奔赴防汛救灾最前线,推出《风雨揪心 救援同心》《郑州:救援进行中》等一大批来自一线的全媒体报道,#河南我们跟你一起扛#等多个微博话题登上热搜榜,网民评论“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我们万众一心,加油河南!”。围绕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事故、云南漾濞、青海玛多等地地震,快速反应,有力有序组织系列报道。

3.“春运母亲”等报道凸显人文关怀

弘扬新华社“勿忘人民”优良传统,深入基层践行“四力”,推出《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等报道,深挖一张经典照片背后的脱贫攻坚故事,引发全网共鸣。播发“SHU你不易,其实你很‘牛’”等14组精品融合报道,聚焦平凡人一年间的不平凡“数据”,总浏览量超1.2亿。

六、文化责任

1.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播发《新华社评论员:奋进新征程,共筑中国梦》等稿件,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播发《汇聚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辛识平:让文娱领域天清气朗》等评论报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2.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好“听文物讲故事”“听非遗讲故事”专栏报道,推出《致敬中国考古百年求索》等一系列内容权威、角度新颖的报道。推出《四世同堂的中秋节 团圆饭里的家国情》等系列稿件,展现传统节日蕴含的优秀文化。持续做强“中华老字号振兴行动”,举办“中外品牌论坛”“城市品牌建设”等各类活动,传播“中华老字号”信息,推广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图: “听文物讲故事”专栏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2021年5月21日)

六、文化责任

3.着力推动公众提升科学素养

围绕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发射返回等节点,播发《霜染东风,秋揽神舟》《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等报道,普及航天科学知识,激发受众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播发融媒体现场新闻《太空课点燃科学梦》,呈现太空授课现场亮点,彰显载人航天跨越式发展和一代代孩子们心中的航天科学梦。

图:《太空课点燃科学梦》报道截图
(来源:新华社,2021年12月9日)

七、安全责任

守牢新闻报道政治安全、导向安全生命线,制订《关于加强新闻报道政治安全导向安全的规定》等采编业务规程,将政治家办社要求细化到新闻报道全过程、各环节。加强采编关键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着力提升相关人员导向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

八、道德责任

1.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坚持新闻真实性,2021年编制的《新华社采编业务手册》对记者行为准则作出明确规范,包括禁止有偿新闻、禁止抄袭、回避原则、社交媒体活动规范、社会活动规范、记者人身安全等方面具体内容。

2.大力维护社会公德

紧扣时代精神,聚焦社会热点,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推出宣传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报道,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针对网络直播乱象、“饭圈文化”问题、失德艺人、精神传销等,播发系列评论报道,有力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

3.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自觉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从事采访时及时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舆情线索收集机制,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由相关部门认真核实处理举报信息。

九、保障权益责任

1.维护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支持保障采编人员开展合法采编活动,采编人员受到人身侵害、打击报复时,由办公厅、总编室、人事局等相关部门专项处理,及时为采编人员提供保护,为采编人员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保障采编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与采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定期开展合同管理检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事项,保障采编人员劳动权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支付薪酬,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为一线采编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等各项权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新闻记者证管理,做好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证件,对离职、退休或调离采编岗位的持证人员及时回收证件、注销信息,进一步规范采编人员劳动关系和身份意识。加强新闻记者证相关法规宣传解释,细化管理举措,确保政策有序衔接。

九、保障权益责任

4.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开展“敬业精神、职业操守、专业素养”专题培训,举办10期社属媒体企业关键岗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示范班,组织45期“国社微讲堂”、10期“书香新华悦读汇”,吸引超过10万人次线上线下学习,进一步增强了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围绕中央新闻报道、融媒体报道、对外传播、北京冬奥会等主题,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图:“敬业精神、职业操守、专业素养”专题培训海报

十、合法经营责任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高度重视经营工作合法合规,制订完善经营单位决策机制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按照公司法要求,扎实推进清理整顿工作。强化经营业务清单管理,严禁借重大政治活动、庆典纪念活动等开展经营。

2.认真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坚守采编经营“两分开”底线红线,制订推进新华社经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两加强”巩固“两分开”,推动新华社经营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坚决杜绝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制订进一步规范经营单位新媒体账号运营管理措施,以加强广告内容、发布标识和表现形式等关键环节管控为重点,确保新媒体账号发布的广告合法合规,没有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20年度履行社会责任不足,新华社坚持以“铸魂工程”为引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强社”“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推动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迎接建党百年华诞“2190特别行动”成绩斐然,充分发挥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2.不足

2021年履行社会责任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新闻报道质量、媒体深度融合、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3.改进

(1)聚焦主题主线,凝聚团结奋进磅礴力量。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打造更多与“两个确立”相匹配的扛鼎之作。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采写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的优质稿件,充分发挥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用。

(2)锐意改革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全媒化新闻生产体系。构建以内容服务为基础的多元生态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3)讲好中国故事,显著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用好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高端交流平台,不断扩大海外媒体“朋友圈”。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